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50000发布日期:2020-05-08 12:51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工室内实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



背景技术:

土工实验室是对土的各项性能进行检测是实验室。土工实验室主要承担土样制备、土三轴剪切、土的液限、塑限、土的密度、土的含水量、土的压缩、土的剪切、土的渗透、土的击实等试验。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手段从土的基本物理性质、力学、水理等方面对土进行正确的评价。

目前,在静力触探实验中,还没有能够配合气缸对土体施加压力,又能抵抗内部膨胀压力的透水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包括条形槽、筒身、底座、传感器安装槽、法兰和安装孔,所述筒身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座,所述筒身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法兰,所述法兰的表面等间距开有安装孔,所述筒身的表面等间距开有条形槽,所述筒身的内壁一侧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槽。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槽的长度等于筒身的高度,所述条形槽等间距设置有6个。

进一步地,所述条形槽的表面嵌接有透水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设置有六组条形槽,利用条形槽上安装透水石,既能够阻隔筒身内的土体,又能够抵抗土体的压力,还能够使筒身内外水分互换,从而能够实现饱和土静力触探实验,同时,自上而下的六组条形槽设计,能够使得筒身内外水分互换无阻,使得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条形槽;2、筒身;3、底座;4、传感器安装槽;5、法兰;6、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包括条形槽1、筒身2、底座3、传感器安装槽4、法兰5和安装孔6,所述筒身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座3,所述筒身2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法兰5,所述法兰5的表面等间距开有安装孔6,所述筒身2的表面等间距开有条形槽1,所述筒身2的内壁一侧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槽4。

其中,所述条形槽1的长度等于筒身2的高度,所述条形槽1等间距设置有6个。

其中,所述条形槽1的表面嵌接有透水石。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

安装步骤:首先在条形槽1的内部沿筒身2内壁铺设透水石,使透水石紧贴筒身2内壁并铺满正规条形槽1上,然后将筒身2放置在外筒内,外筒为能够储存和转移水分的容器,然后将待检测土体投入筒身2内部,再将气缸安装在法兰5上,并通过安装孔6与筒身2固定连接,气缸下压,对筒身2内部的土体施加压力,最后筒身2内部土壤内的水分通过透水石流出,同时安装在传感器安装槽4上的压力传感器会实时检测筒身2内部的土体压力,压力传感器为市售任意一款,传感器安装槽4的形状能够根据购买到的压力传感器形状调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包括条形槽(1)、筒身(2)、底座(3)、传感器安装槽(4)、法兰(5)和安装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筒身(2)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座(3),所述筒身(2)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法兰(5),所述法兰(5)的表面等间距开有安装孔(6),所述筒身(2)的表面等间距开有条形槽(1),所述筒身(2)的内壁一侧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槽(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1)的长度等于筒身(2)的高度,所述条形槽(1)等间距设置有6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槽(1)的表面嵌接有透水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工室内静力触探专用内筒,包括条形槽、筒身、底座、传感器安装槽、法兰和安装孔,所述筒身的底端一体成型有底座,所述筒身的顶端一体成型有法兰,所述法兰的表面等间距开有安装孔,所述筒身的表面等间距开有条形槽,所述筒身的内壁一侧设置有传感器安装槽。该实用新型装置通过设置有六组条形槽,利用条形槽上安装透水石,既能够阻隔筒身内的土体,又能够抵抗土体的压力,还能够使筒身内外水分互换,从而能够实现饱和土静力触探实验,同时,自上而下的六组条形槽设计,能够使得筒身内外水分互换无阻,使得实验数据更加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汪云龙;赵志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7.05
技术公布日:2020.05.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