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及插拔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31627发布日期:2020-05-20 03:4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及插拔力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及插拔力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电器盒(学称: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是汽车上的关键安全件和功能件,在其主体上插有继电器、熔断器(保险丝/片)和线束插接件等。由于安装方式中存在负角度情形,即向下倾斜,如架舱仪表台电器盒,加上继电器自身具有一定的重量,而汽车行驶中又有较大的颠簸和振动,为了防止松脱或掉落、保证电气及机械连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汽车行业推荐标准qc/t707-2004《车用中央电气接线盒技术条件》中做出了相关插入力和拔出力测试规定。

现有的插拔力测试装置一般使用夹头,而能够夹持继电器的夹头体积较大、质量也较重;并且为两侧调节夹紧,不仅占用空间大,更不易调正被保险片与插拔力测试装置拉杆的轴线重合夹持,花费时间较多,也影响测试结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线束与端子之间拉拔力时,夹具的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及插拔力测试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包括将端子稳定夹持的夹持部件、与插拔力测试装置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件以及连接夹持部件和连接部件的主体部;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与主体部固接;所述第二夹臂与主体部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二夹臂可沿滑动方向而产生相对第一夹臂的相近及相离动作;本测试治具还包括用于适时固定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之间位置状态的连接件。

作为优选的,所述主体部的底部设有导向滑轨,所述第二夹臂有所述导向滑轨配合的凹槽或凸块。

作为优选的,所述凹槽或凸块的截面为燕尾形、t形或圆形,以适配所述导向滑轨。

作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均为一体式弯折件;所述第一夹臂包括第一直臂与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位于第一直臂的底部并与第一直臂垂直;所述第二夹臂包括第二直臂与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位于第二直臂的底部并与第二直臂垂直;所述第一直臂与第二直臂臂长方向为铅垂方向,第一直臂与第二直臂的底端均彼此相向延伸从而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顶端设有第一定位凹槽从而固定于主体部处导向滑轨处。

所述第一固定部与第二固定部之间间距小于等于3mm。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件为紧固螺钉;所述连接件包括紧固螺钉,第一直臂与第二直臂上水平贯穿且同轴的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紧固螺钉依次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后与固定螺母间形成螺纹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件包括轴头、与轴头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所述轴头与插拔力测试装置的连杆通过插销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作为优选的,所述治具的高度不大于115mm,宽度不大于54mm,厚度不大于38mm。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插拔力测试装置,包括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适用于体积较小的接线端子;第一夹臂与主体部连接固定;第二夹臂与主体部相互滑接,可以用于调整其两夹臂底部用于夹被测端子的间距,两夹臂的直臂间设有连接的紧固螺钉,可以根据不同的被测端子调整间距,再用紧固螺钉固定,用于夹紧被测端子,防止测试中出现松落。

为了应用于尺寸较小大的端子,本实用新型治具的夹持空间的间距较小,虽然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并不是关于治具轴向对称,但是因为为偏差尺寸较小,因而轴度偏差也是小于1.5%的,低于原有夹头两侧调节产生的平均影响,也是可以保证测的数据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治具具有结构精巧、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宽、不损伤被测试样件、测试影响小,实用性强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11-第一夹臂;111-第一直臂;112-第一固定部;12-第二夹臂;121-第二直臂;122-第二固定部;2-连接部件;3-主体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包括将端子稳定夹持的夹持部件、与插拔力测试装置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件2以及连接夹持部件和连接部件2的主体部3;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臂11与第二夹臂12;所述第一夹臂11与主体部3固接;所述第二夹臂12与主体部3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二夹臂12可沿滑动方向而产生相对第一夹臂11的相近及相离动作;本测试治具还包括用于适时固定第一夹臂11与第二夹臂12之间位置状态的连接件。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主体部3的底部设有导向滑轨,所述第二夹臂12有所述导向滑轨配合的凹槽或凸块,所述凹槽或凸块的截面为燕尾形、t形或圆形,以适配所述导向滑轨。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夹臂11与第二夹臂12均为一体式弯折件;所述第一夹臂11包括第一直臂111与第一固定部112,所述第一固定部112位于第一直臂111的底部并与第一直臂111垂直;所述第二夹臂12包括第二直臂121与第二固定部122,所述第二固定部122位于第二直臂121的底部并与第二直臂121垂直;所述第一直臂111与第二直臂121臂长方向为铅垂方向,第一直臂111与第二直臂121的底端均彼此相向延伸从而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112与第二固定部122;所述第一固定部112顶端设有第一定位凹槽从而固定于主体部3处导向滑轨处。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固定部112与第二固定部122之间间距小于等于3mm。

所述连接件为紧固螺钉;所述连接件包括紧固螺钉,第一直臂111与第二直臂121上水平贯穿且同轴的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紧固螺钉依次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后与固定螺母间形成螺纹配合。

所述连接部件2包括轴头、与轴头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所述轴头与插拔力测试装置的连杆通过插销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部112与第二固定部12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所述夹持空间的间距小于等于3mm。

所述治具的高度不大于115mm,宽度不大于54mm,厚度不大于38mm。

实施例5

一种插拔力测试装置,包括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端子稳定夹持的夹持部件、与插拔力测试装置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件(2)以及连接夹持部件和连接部件(2)的主体部(3);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臂(11)与第二夹臂(12);所述第一夹臂(11)与主体部(3)固接;所述第二夹臂(12)与主体部(3)滑动连接,以使得第二夹臂(12)可沿滑动方向而产生相对第一夹臂(11)的相近及相离动作;本测试治具还包括用于适时固定第一夹臂(11)与第二夹臂(12)之间位置状态的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3)的底部设有导向滑轨,所述第二夹臂(12)有所述导向滑轨配合的凹槽或凸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或凸块的截面为燕尾形、t形或圆形,以适配所述导向滑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臂(11)与第二夹臂(12)均为一体式弯折件;所述第一夹臂(11)包括第一直臂(111)与第一固定部(112),所述第一固定部(112)位于第一直臂(111)的底部并与第一直臂(111)垂直;所述第二夹臂(12)包括第二直臂(121)与第二固定部(122),所述第二固定部(122)位于第二直臂(121)的底部并与第二直臂(121)垂直;所述第一直臂(111)与第二直臂(121)臂长方向为铅垂方向,第一直臂(111)与第二直臂(121)的底端均彼此相向延伸从而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固定部(112)与第二固定部(122);所述第一固定部(112)顶端设有第一定位凹槽从而固定于主体部(3)处导向滑轨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112)与第二固定部(122)之间间距小于等于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紧固螺钉;所述连接件包括紧固螺钉,第一直臂(111)与第二直臂(121)上水平贯穿且同轴的设有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所述紧固螺钉依次穿过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后与固定螺母间形成螺纹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2)包括轴头、与轴头螺纹连接的锁紧螺母;所述轴头与插拔力测试装置的连杆通过插销连接,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

8.一种插拔力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钳式端子压接拉力测试治具及插拔力测试装置,属于测试装置的技术领域,包括将端子稳定夹持的夹持部件,与插拔力测试装置固定连接的连接部件,连接夹持部件和连接部件的主体部;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与主体部固接或是限位连接;所述第二夹臂与主体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夹臂与第二夹臂的底部设有连接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第二夹臂的调整,实现对不同端子进行测量,且具有结构精巧、操作简单、适用范围宽、不损伤被测试样件、测试影响小,实用性强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关绍文;翟阿蕾;肖春华;董昌民;周建军;张君君;李洪吉;胡青侠;崔泽宇;张爱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得润电子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