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47559发布日期:2020-08-07 17:21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水取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锅炉补水等稳定供水。

在海水淡化工程中,需要对海水进行取样检测,现有的取样装置存在搬运不方便,取样不精准,装置结构过于复杂,样品不分类,且取样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搬运方便,取样精准,装置结构简单的海水淡化用取样装置。

因此,发明一种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海水取样装置搬运不方便,取样不精准,样品不分类,且效率低的问题。一种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包括箱体,隔板,第一螺旋导轨,第二螺旋导轨,盛液筒,支撑组件,取水装置,摇柄,导水管和便携扣,所述箱体中部设有容纳腔,该容纳腔通过隔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内设有第一螺旋导轨,下腔体内设有第二螺旋导轨;所述第一螺旋导轨上部滑动设有至少两个盛液筒,该盛液筒上端设有凸缘,且盛液筒沿第一螺旋导轨由上往下滑移;所述第一螺旋导轨下端口处设有支撑组件,该支撑组件下方设有盛液筒的导入口,且导入口开设在隔板的一端;所述箱体的一侧部可拆卸式连接有取水装置,该取水装置的侧部设有摇柄;所述取水装置的侧部往外延伸设有导水管;所述箱体的侧部铰接有便携扣。

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杆,弹性件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箱体的侧壁上,且在支撑杆下端设有弹性件,且通过弹性件使支撑杆保持水平,所述支撑板设在弹性件的底部,且对弹性件进行支撑。

所述支撑杆平行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杆的间距大于盛液筒的直径,且小于盛液筒上端凸缘的直径。

所述弹性件的下端设有弹性调节旋钮,该弹性调节旋钮设在支撑板上。

所述取水装置包括壳体,进水通道,转盘,增速机构和叶轮,所述壳体上部贯通有进水通道,该壳体中部设有转盘,该转盘通过增速机构与叶轮相连,该叶轮设在进水通道上。

所述转盘的边缘处设有连接孔,且通过连接孔与摇柄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第一螺旋导轨,第二螺旋导轨和盛液筒的设置,首先通过隔板将箱体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有利于将空的盛液筒和注水的盛液筒分隔放置,且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一螺旋导轨上放置空的盛液筒,因盛液筒重力作用自动下移,在第一螺旋导轨下端的盛液筒注满海水后,自动落入第二腔体内的第二螺旋导轨内,在落入第二螺旋导轨后,自动下移,且顺序排列放置。

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的设置,第一螺旋导轨最下端的盛液筒因重力作用自动滑入支撑组件上,且通过两个水平设置的支撑杆进行支撑,此时,向此盛液筒内注入海水,当海水注满时,支撑杆底部的弹性件收缩,此时,支撑杆一端向下倾斜,而支撑杆上部的盛液筒自动下落进入第二螺旋导轨内,且可实现分类储存。

3.本实用新型的取水装置,摇柄和导水管的设置,通过摇柄带动取水装置内的转盘旋转,通过增速机构提高转速,并使相连的叶轮快速旋转,进而通过叶轮的旋转运动将侵入海水内的导水管内形成负压,从而将海水引入,并通过进水通道注入到盛液筒内,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隔板,3-第一螺旋导轨,4-第二螺旋导轨,5-盛液筒,6-支撑组件,61-支撑杆,62-弹性件,63-支撑板,7-取水装置,71-壳体,72-进水通道,73-转盘,74-增速机构,75-叶轮,8-摇柄,9-导水管,10-便携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包括箱体1,隔板2,第一螺旋导轨3,第二螺旋导轨4,盛液筒5,支撑组件6,取水装置7,摇柄8,导水管9和便携扣10,所述箱体1中部设有容纳腔,该容纳腔通过隔板2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内设有第一螺旋导轨3,下腔体内设有第二螺旋导轨4;所述第一螺旋导轨3上部滑动设有至少两个盛液筒5,该盛液筒5上端设有凸缘,且盛液筒5沿第一螺旋导轨3由上往下滑移;所述第一螺旋导轨3下端口处设有支撑组件6,该支撑组件6下方设有盛液筒5的导入口,且导入口开设在隔板2的一端;所述箱体1的一侧部可拆卸式连接有取水装置7,该取水装置7的侧部设有摇柄8;所述取水装置7的侧部往外延伸设有导水管9;所述箱体1的侧部铰接有便携扣10。

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支撑杆61,弹性件62和支撑板63,所述支撑杆61的一端铰接在箱体1的侧壁上,且在支撑杆61下端设有弹性件62,且通过弹性件62使支撑杆61保持水平,所述支撑板63设在弹性件62的底部,且对弹性件62进行支撑。

所述支撑杆61平行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杆61的间距大于盛液筒5的直径,且小于盛液筒5上端凸缘的直径,有利于通过两个支撑杆61对盛液筒5进行支撑。

所述弹性件62的下端设有弹性调节旋钮,该弹性调节旋钮设在支撑板63上,该弹性件62采用压簧,并根据盛液筒5盛水的重量进行调节其支撑弹力大小,在盛液筒5满水状态时,压簧收缩,支撑杆61发生倾斜,从而使上端的盛液筒5下落。

所述取水装置7包括壳体71,进水通道72,转盘73,增速机构74和叶轮75,所述壳体71上部贯通有进水通道72,该壳体71中部设有转盘73,该转盘73通过增速机构74与叶轮75相连,该叶轮75设在进水通道72上。

所述转盘73的边缘处设有连接孔,且通过连接孔与摇柄8相连,有利于通过摇动摇柄8旋转,从而带动转盘73一起做旋转运动,进而为取水提供动力支持。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通过摇柄8带动取水装置7内的转盘旋转,通过增速机构74提高转速,并使相连的叶轮75快速旋转,进而通过叶轮75的旋转运动将侵入海水内的导水管9内形成负压,从而将海水引入,并通过进水通道72注入到盛液筒5内,工作效率高;处于第一螺旋导轨3最下端的盛液筒5因重力作用自动滑入支撑组件6上,且通过两个水平设置的支撑杆61进行支撑,此时,向此盛液筒5内注入海水,当海水注满时,支撑杆61底部的弹性件62收缩,此时,支撑杆61一端向下倾斜,而支撑杆61上部的盛液筒5自动下落进入第二螺旋导轨4内,且可实现分类储存;通过在便携扣10上穿设有背带,从而可实现取样装置的便携性。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隔板(2),第一螺旋导轨(3),第二螺旋导轨(4),盛液筒(5),支撑组件(6),取水装置(7),摇柄(8),导水管(9)和便携扣(10),所述箱体(1)中部设有容纳腔,该容纳腔通过隔板(2)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内设有第一螺旋导轨(3),下腔体内设有第二螺旋导轨(4);所述第一螺旋导轨(3)上部滑动设有至少两个盛液筒(5),该盛液筒(5)上端设有凸缘,且盛液筒(5)沿第一螺旋导轨(3)由上往下滑移;所述第一螺旋导轨(3)下端口处设有支撑组件(6),该支撑组件(6)下方设有盛液筒(5)的导入口,且导入口开设在隔板(2)的一端;所述箱体(1)的一侧部可拆卸式连接有取水装置(7),该取水装置(7)的侧部设有摇柄(8);所述取水装置(7)的侧部往外延伸设有导水管(9);所述箱体(1)的侧部铰接有便携扣(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6)包括支撑杆(61),弹性件(62)和支撑板(63),所述支撑杆(61)的一端铰接在箱体(1)的侧壁上,且在支撑杆(61)下端设有弹性件(62),且通过弹性件(62)使支撑杆(61)保持水平,所述支撑板(63)设在弹性件(62)的底部,且对弹性件(62)进行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61)平行设有两个,且两个支撑杆(61)的间距大于盛液筒(5)的直径,且小于盛液筒(5)上端凸缘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62)的下端设有弹性调节旋钮,该弹性调节旋钮设在支撑板(63)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装置(7)包括壳体(71),进水通道(72),转盘(73),增速机构(74)和叶轮(75),所述壳体(71)上部贯通有进水通道(72),该壳体(71)中部设有转盘(73),该转盘(73)通过增速机构(74)与叶轮(75)相连,该叶轮(75)设在进水通道(72)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73)的边缘处设有连接孔,且通过连接孔与摇柄(8)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式海水取样装置,包括箱体,隔板,第一螺旋导轨,第二螺旋导轨,盛液筒,支撑组件,取水装置,摇柄,导水管和便携扣,所述箱体中部设有容纳腔,该容纳腔通过隔板分隔为上腔体和下腔体,其中,上腔体内设有第一螺旋导轨,下腔体内设有第二螺旋导轨。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组件的设置,第一螺旋导轨最下端的盛液筒因重力作用自动滑入支撑组件上,且通过两个水平设置的支撑杆进行支撑,此时,向此盛液筒内注入海水,当海水注满时,支撑杆底部的弹性件收缩,此时,支撑杆一端向下倾斜,而支撑杆上部的盛液筒自动下落进入第二螺旋导轨内,且可实现分类储存。

技术研发人员:高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晴
技术研发日:2019.08.19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