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温包的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45273发布日期:2020-05-07 00:0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感温包的固定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感温包的固定件。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535122u于2015年08月05日公开了一种感温包固定扣,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横截面形成为弧形,所述本体具有插入端和限位端,感温包适于设在所述本体的内表面上;远端限位块和近端限位块,所述远端限位块和所述近端限位块分别沿轴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本体的内表面上,所述远端限位块位于所述插入端,所述近端限位块上设置有适于通过感温包的线体的过线孔;第一插入限位块,所述第一插入限位块从所述限位端的外周壁沿径向向外延伸;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本体的外周壁上。这种感温包固定扣体积比较大,且难于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易操作的感温包的固定件,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感温包的固定件,包括用于固定感温包的弧形固定部,其结构特征是所述弧形固定部左右两侧分别与弧形夹片的一侧相接,所述弧形夹片的轴线与弧形固定部的轴线平行设置,弧形夹片的最小内径比弧形固定部的最大内径大。

进一步,所述弧形夹片的另一侧设置有翻边。

进一步,所述翻边的中间设置有朝外弯折的折弯边。

进一步,所述翻边的中间还设置有卡槽,折弯边位于卡槽中且紧贴在弧形夹片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翻边呈弧形、梯形或v形设置。

进一步,所述弧形固定部与弧形夹片之间通过弧形连接部光滑过渡设置。

进一步,所述弧形固定部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所述弧形固定部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突起,凹槽与其对应设置。

进一步,所述弧形固定部的一端外壁上还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的一端与述弧形固定部的内侧相连通,通孔的另一端与凹槽相连通。

进一步,所述弧形固定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定位突筋,该定位突筋沿弧形固定部的轴线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的弧形固定部左右两侧分别与弧形夹片的一侧相接,所述弧形夹片的轴线与弧形固定部的轴线平行设置,弧形夹片的最小内径比弧形固定部的最大内径大;使用时,通过弧形固定部卡紧感温包,弧形夹片将换热管进行夹紧,从而实现快速连接;翻边呈弧形、梯形或v形设置,使得翻边可以快速的插入各种不同大小规格的双热交换管之间,提高了本产品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的弧形夹片的另一侧设置有翻边,通过翻边可以将本产品快速的插入并列在一起的两根热交换管之间,从而实现快速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的所述翻边的中间还设置有卡槽,折弯边位于卡槽中且紧贴在弧形夹片的外壁上,卡槽便于感温包连接线的布置,提高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的弧形固定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定位突起;或者,弧形固定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定位突筋,该定位突筋沿弧形固定部的轴线方向设置;通过定位突起或定位突筋能够加强弧形固定部与感温包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感温包相对弧形固定部产生松动或滑动,提高了本产品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为一体式结构,整体强度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易操作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主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31为弧形固定部,310为定位突起,32为弧形夹片,321为弧形连接部,33为折弯边,34为翻边,341为卡槽,35为凹槽,36为凸起,37为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3,本感温包的固定件,包括用于固定感温包的弧形固定部31,所述弧形固定部31左右两侧分别与弧形夹片32的一侧相接,所述弧形夹片32的轴线与弧形固定部31的轴线平行设置,弧形夹片32的最小内径比弧形固定部31的最大内径大。

所述弧形夹片32的另一侧设置有翻边34。

所述翻边34的中间设置有朝外弯折的折弯边33。

所述翻边34的中间还设置有卡槽341,折弯边33位于卡槽341中且紧贴在弧形夹片32的外壁上。

所述翻边34呈弧形、梯形或v形设置。

所述弧形固定部31与弧形夹片32之间通过弧形连接部321光滑过渡设置。

所述弧形固定部31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凹槽35。

所述弧形固定部31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突起310,凹槽35与其对应设置。

所述弧形固定部31的一端外壁上还设置有通孔37,该通孔37的一端与述弧形固定部31的内侧相连通,通孔37的另一端与凹槽35相连通。

所述弧形固定部31的内壁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定位突筋,该定位突筋沿弧形固定部31的轴线方向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感温包的固定件,包括用于固定感温包的弧形固定部(31),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固定部(31)左右两侧分别与弧形夹片(32)的一侧相接,所述弧形夹片(32)的轴线与弧形固定部(31)的轴线平行设置,弧形夹片(32)的最小内径比弧形固定部(31)的最大内径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的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夹片(32)的另一侧设置有翻边(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包的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翻边(34)的中间设置有朝外弯折的折弯边(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感温包的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翻边(34)的中间还设置有卡槽(341),折弯边(33)位于卡槽(341)中且紧贴在弧形夹片(32)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感温包的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翻边(34)呈弧形、梯形或v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的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固定部(31)与弧形夹片(32)之间通过弧形连接部(321)光滑过渡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温包的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固定部(31)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凹槽(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感温包的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固定部(31)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突起(310),凹槽(35)与其对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感温包的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固定部(31)的一端外壁上还设置有通孔(37),该通孔(37)的一端与述弧形固定部(31)的内侧相连通,通孔(37)的另一端与凹槽(35)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感温包的固定件,其特征是所述弧形固定部(31)的内壁上设置有二个以上的定位突筋,该定位突筋沿弧形固定部(31)的轴线方向设置。


技术总结
一种感温包的固定件,包括用于固定感温包的弧形固定部,所述弧形固定部左右两侧分别与弧形夹片的一侧相接,所述弧形夹片的轴线与弧形固定部的轴线平行设置,弧形夹片的最小内径比弧形固定部的最大内径大。所述弧形夹片的另一侧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的中间设置有朝外弯折的折弯边。所述翻边的中间还设置有卡槽,折弯边位于卡槽中且紧贴在弧形夹片的外壁上。所述翻边呈弧形、梯形或V形设置。所述弧形固定部与弧形夹片之间通过弧形连接部光滑过渡设置。所述弧形固定部的一端外壁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弧形固定部的一端内壁上设置有定位突起,凹槽与其对应设置。所述弧形固定部的一端外壁上还设置有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易操作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袁刘静;秦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锐义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9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