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成品液压螺母的打压试验,解决成品打压存在技术难题的液压螺母打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大型拉杆及普通螺母中,因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不断进步普通螺母已经不能满足要求,需要制作新型液压螺母并对液压螺母进行压力试验。在现有技术中将制作好的成品液压螺母装配到已加工成品拉杆上进行打压,而且每次打压需要装配两个液压螺母相互配合才能完成打压试验,结果在试验过程中不仅造成拉杆螺纹损伤而且部分螺母螺纹因打压造成螺纹损坏而报废需重新制作,为了避免此类情况的重复发生故需要设计一种打压装置来避免因装配打压造成拉杆与螺母螺纹的损伤或损坏,同时可以有效缩短打压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避免拉杆及螺母螺纹的损伤或者报废情况发生,有效的提高打压效率的液压螺母打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螺母打压装置,包括放置于液压螺母之上的上压板、放置于液压螺母之下的下压板,下压板的底面带有凹槽,在下压板的凹槽中放置有带有螺纹内孔的下压帽,在上压板上设置有带有螺纹内孔的上压帽,在上压板、上压帽、液压螺母、下压板、下压帽之间穿有拉紧螺栓,通过拉紧螺栓及上压帽和下压帽将上压板、液压螺母和下压板固定锁紧,液压螺母的环形腔入口通过液压螺母转换接头与高压软管的一端相接通,高压软管的另一端通过手压泵转换接头与手压泵相接通,在液压螺母的环形腔出口处塞有堵头。
拉紧螺栓及上压帽和下压帽之间采用梯形螺纹进行连接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一种液压螺母打压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液压螺母上下两侧的两块压板,使用时将拉紧螺栓穿过液压螺母及上下压板通过上下两端的两个压帽将整套打压装置锁紧固定,拉紧螺栓与压帽之间采用梯形螺纹连接,因为梯形螺纹比其他螺纹具有更好的耐磨性而且对中性更好,间隙可调,工艺性能好,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本实用新型解决此类产品因打压造成的不必要损伤或损坏,完成液压螺母的打压试验,试验过程安全可靠,试验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液压螺母打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为:1、上压帽;2、上压板;3、液压螺母;4、下压板;5、拉紧螺栓;6、下压帽;7、堵头;8、液压螺母转换接头;9、手压泵转换接头;10、手压泵;11、高压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液压螺母打压装置,包括放置于液压螺母3之上的上压板2、放置于液压螺母3之下的下压板4,其特征在于:下压板4的底面带有凹槽,在下压板4的凹槽中放置有带有螺纹内孔的下压帽6,在上压板2上设置有带有螺纹内孔的上压帽1,在上压板2、上压帽1、液压螺母3、下压板4、下压帽6之间穿有拉紧螺栓5,通过拉紧螺栓5及上压帽1和下压帽6将液压螺母3固定锁紧,液压螺母3的环形腔入口通过液压螺母转换接头8与高压软管11的一端相接通,高压软管11的另一端通过手压泵转换接头9与手压泵10相接通,在液压螺母3的环形腔出口处塞有堵头7。
拉紧螺栓5及上压帽1和下压帽6之间采用梯形螺纹进行连接紧固。
液压螺母打压装置,使用时将下压帽6放置于下压板4的凹槽中,然后将液压螺母3吊装至上压板上放置平稳牢固,将拉紧螺栓5吊装穿过液压螺母3与下压板4拧入下压帽6中,将上压板2吊装至液压螺母3上放置平稳牢固,然后将上压帽1拧入拉紧螺栓5上端的螺纹中,将上压帽1拧紧使整套装置锁死固定。
组装完毕后先将液压螺母内的环形腔内打入液压油,并将滞留在环形腔内部的空气排净,待压力测试用液压油温度与环形腔温度相同达到5°~30°时塞上堵头7,通过液压螺母转换接头8、手压泵转换接头9使高压软管11一端连接到液压螺母3打压入口,另一端连接到手摇泵11上,组装合格后开始打压试验,试验时缓慢加压直至设计压力,设计压力为100mpa,达到设计压力后保压2个小时,两小时后目测观察,手摇泵11上压力表压力无下降,液压螺母环形腔内液压油无渗漏,液压螺母无可见变形,试验过程中无异常的响声为试验合格。
1.一种液压螺母打压装置,包括放置于液压螺母(3)之上的上压板(2)、放置于液压螺母(3)之下的下压板(4),其特征在于:下压板(4)的底面带有凹槽,在下压板(4)的凹槽中放置有带有螺纹内孔的下压帽(6),在上压板(2)上设置有带有螺纹内孔的上压帽(1),在上压板(2)、上压帽(1)、液压螺母(3)、下压板(4)、下压帽(6)之间穿有拉紧螺栓(5),通过拉紧螺栓(5)及上压帽(1)和下压帽(6)将液压螺母(3)固定锁紧,液压螺母(3)的环形腔入口通过液压螺母转换接头(8)与高压软管(11)的一端相接通,高压软管(11)的另一端通过手压泵转换接头(9)与手压泵(10)相接通,在液压螺母(3)的环形腔出口处塞有堵头(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螺母打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紧螺栓(5)及上压帽(1)和下压帽(6)之间采用梯形螺纹进行连接紧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