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光杠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63777发布日期:2020-06-02 21:00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型光杠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理实验仪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良型光杠杆装置。



背景技术:

物理实验中,常需要测量物体的微小长度变化。例如,金属杨氏弹性模量测量实验中测量金属丝受拉力后的微小伸长量等。常用的测量方法是将物体的微小长度变化通过光杠杆放大后进行测量。光杠杆一般由基座、设于基座上方的平面镜、与基座联结的支撑杆构成。由于光杠杆的重量主要集中在平面镜一端,形成了头重脚轻的不稳定结构,实验过程中光杠杆很容易向平面镜一端倾倒而掉落,这既影响实验的进行,又可能造成光杠杆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改良现有光杠杆,有效防止光杠杆倾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良型光杠杆装置,包括基座、固定于基座上的平面镜支架、可转动设于平面镜支架上的平面镜、与基座连结的支撑杆,所述基座下方设有光杠杆的前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t”字形,由横杆、后撑脚、限位杆组成,所述后撑脚与限位杆分别垂直横杆固定于横杆尾端下部和上部;还包括限位环和限位环支架,所述限位环为圆环形,限位环水平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限位杆位于限位环中心轴上,限位环通过连杆与限位环支架联结固定。

本实用新型利用限位杆与限位环的组合,限制光杠杆的活动范围,有效避免光杠杆向平面镜一端倾倒掉落。限位杆的设置有利于光杠杆重心的后移,提高光杠杆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有利于光杠杆的改良和防止仪器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成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平面镜支架,3.平面镜,4.支撑杆,41.横杆,42.后撑脚,43.限位杆,5.前撑脚,6.限位环,7.限位环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平面镜支架2固定于基座1上,平面镜3可转动设于平面镜支架2上,基座1下方设有前撑脚5。支撑杆4为“t”字形,由横杆41、后撑脚42、限位杆43组成,后撑脚42与限位杆43呈一直线、垂直横杆41分别固定于横杆41尾端下部和上部,横杆41头端与基座1联结固定。限位环6为圆环形,限位环6水平设于支撑杆4尾端上方,限位杆43自下而上插设于限位环6中心。限位环6通过连杆与限位环支架7联结固定。

本实用新型用于拉伸法测量金属杨氏弹性模量实验时,也可直接将限位环6固定在杨氏模量测量仪的立杆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限位环6也可为长方形、椭圆形、菱形等其他适用形状,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良型光杠杆装置,包括基座、固定于基座上的平面镜支架、可转动设于平面镜支架上的平面镜、与基座连结的支撑杆;基座下方设有光杠杆的前撑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t”字形,由横杆、后撑脚、限位杆组成,所述后撑脚与限位杆分别垂直横杆固定于横杆尾端下部和上部;还包括限位环和限位环支架,所述限位环为圆环形,限位环水平套设于所述限位杆上,限位环通过连杆与限位环支架联结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光杠杆装置,包括基座、平面镜支架、平面镜、支撑杆,支撑杆为“T”字形,由横杆、后撑脚、限位杆组成,还包括限位环和限位环支架。本实用新型利用限位杆与限位环的组合,有效避免光杠杆向平面镜一端倾倒掉落,其结构简单,实用方便,有利于提高光杠杆的稳定性及防止仪器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虞钟亿;陈壮;周锡生;朱纯;陈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0.12
技术公布日:2020.06.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