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25647发布日期:2020-07-04 00:49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连杆螺栓是指螺栓头部和螺杆连接在一起的紧固件,是需要配合螺母一起使用的一种机械零部件,在连杆螺栓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抗拉能力进行检测,以判断其是否符合标准,但是现有的拉力试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其不方便进行连续性测定,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以方便对连杆螺栓进行连续性测定,提高实用性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包括底座、左固定板、右固定板、两组左限位板、两组右限位板、推拉板、多组固定螺母、升降板、顶板、两组支撑架、拉杆、限位弹簧和两组直角固定架,所述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分别安装在底座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所述两组左限位板和两组右限位板分别安装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半区域,所述推拉板左右两端分别插入至两组左限位板和两组右限位板之间,并在推拉板上设置有多组固定孔,所述多组固定螺母分别安装在多组固定孔处,所述两组支撑架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座连接,所述限位弹簧两端分别与顶板底部和升降板顶部连接,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底端穿过通孔并与升降板顶部连接,所述两组直角固定架分别安装在升降板底部左右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所述推拉板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定位板和后定位板,并在前定位板和后定位板上分别设置有前拉动把手和后拉动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还包括多组滚珠,所述两组左限位板和两组右限位板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弧形槽,所述多组滚珠分别位于多组弧形槽中,并且多组滚珠分别与推拉板顶部和底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还包括两组支撑杆和两组支撑块,所述两组支撑杆底端分别与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连接,并且两组支撑杆顶端分别与两组支撑块连接,所述两组支撑块分别与两组直角固定架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还包括两组缓冲垫,所述两组缓冲垫分别安装在两组直角固定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还包括防滑垫,所述防滑垫安装在通孔内壁上,并且防滑垫与拉杆外壁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还包括两组压板和多组固定螺钉,所述两组压板分别安装在推拉板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并且两组压板均与多组固定螺母顶部接触,所述多组固定螺钉分别螺装通过两组压板,并且多组固定螺钉均螺装至推拉板中。

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还包括多组防滑座,所述多组防滑座均安装在底座底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将推拉杆向前拉动,并将所需要进行拉力试验的连杆螺栓依次螺装至多组固定螺母上,通过两组左限位板和两组右限位板对推拉板的位置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使固定后的连杆螺栓的螺栓头部依次卡装至两组直角固定架上,此时停止推动推拉板,并通过外部驱动装置拉动拉杆向上运动,使升降板带动两组直角固定架上升并压缩限位弹簧,从而对连杆螺栓施加一定的压力,并通过外加拉力传感器对连杆螺栓拉动过程中产生损坏等情况时的拉力进行测量并记录,当对一个连杆螺栓进行试验完成后,放松拉杆使其复位,并继续推动推拉板对下移连杆螺栓进行试验,将试验完成后的连杆螺栓取下,并更换未检测的连杆螺栓,从而可以方便对连杆螺栓进行连续性测定,提高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1、底座;2、左固定板;3、右固定板;4、左限位板;5、右限位板;6、推拉板;7、固定螺母;8、升降板;9、顶板;10、支撑架;11、拉杆;12、限位弹簧;13、直角固定架;14、前定位板;15、后定位板;16、前拉动把手;17、后拉动把手;18、滚珠;19、支撑杆;20、支撑块;21、缓冲垫;22、防滑垫;23、压板;24、固定螺钉;25、防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首先将其移动至指定位置,通过多组防滑座25增强底座1与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减少底座1的位移,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其在工作时,可以通过两组压板23对多组固定螺母7的位置起到一定的固定作用,可以将推拉杆11向前拉动,并将所需要进行拉力试验的连杆螺栓依次螺装至多组固定螺母7上,通过两组左限位板4和两组右限位板5对推拉板6的位置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使固定后的连杆螺栓的螺栓头部依次卡装至两组直角固定架13上,可以通过两组缓冲垫21减少螺栓头部与两组直角固定架13之间产生磨损,此时停止推动推拉板6,并通过外部驱动装置拉动拉杆11向上运动,使升降板8带动两组直角固定架13上升并压缩限位弹簧12,从而对连杆螺栓施加一定的压力,并通过外加拉力传感器对连杆螺栓拉动过程中产生损坏等情况时的拉力进行测量并记录,当对一个连杆螺栓进行试验完成后,放松拉杆11使其复位,可以通过支撑杆19和支撑块20对两组直角限位架下降的最大程度进行限定,并继续推动推拉板6对下移连杆螺栓进行试验,将试验完成后的连杆螺栓取下,并更换未检测的连杆螺栓,从而可以方便对连杆螺栓进行连续性测定,提高实用性,当推拉板6前后移动时,可以通过前定位板14和后定位板15对推拉板6前后移动的最大程度起到一定的限定作用,避免推拉板6与两组左限位板4和两组右限位板5的分离,并且当推拉板6前后移动时,可以通过多组滚珠18的滚动减小推拉板6与两组左限位板4和两组右限位板5之间的摩擦力,方便推拉板6的前后移动,并且可以通过拉动前拉动把手16和后拉动把手17方便拉动推拉板6前后移动,当拉杆11上下移动时,可以通过防滑垫22提高拉杆11与通孔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方便提高拉杆11上下移动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左固定板(2)、右固定板(3)、两组左限位板(4)、两组右限位板(5)、推拉板(6)、多组固定螺母(7)、升降板(8)、顶板(9)、两组支撑架(10)、拉杆(11)、限位弹簧(12)和两组直角固定架(13),所述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分别安装在底座(1)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所述两组左限位板(4)和两组右限位板(5)分别安装在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上半区域,所述推拉板(6)左右两端分别插入至两组左限位板(4)和两组右限位板(5)之间,并在推拉板(6)上设置有多组固定孔,所述多组固定螺母(7)分别安装在多组固定孔处,所述两组支撑架(10)两端分别与顶板(9)和底座(1)连接,所述限位弹簧(12)两端分别与顶板(9)底部和升降板(8)顶部连接,所述顶板(9)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11)底端穿过通孔并与升降板(8)顶部连接,所述两组直角固定架(13)分别安装在升降板(8)底部左右两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拉板(6)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前定位板(14)和后定位板(15),并在前定位板(14)和后定位板(15)上分别设置有前拉动把手(16)和后拉动把手(1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滚珠(18),所述两组左限位板(4)和两组右限位板(5)上分别设置有多组弧形槽,所述多组滚珠(18)分别位于多组弧形槽中,并且多组滚珠(18)分别与推拉板(6)顶部和底部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支撑杆(19)和两组支撑块(20),所述两组支撑杆(19)底端分别与左固定板(2)和右固定板(3)连接,并且两组支撑杆(19)顶端分别与两组支撑块(20)连接,所述两组支撑块(20)分别与两组直角固定架(13)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缓冲垫(21),所述两组缓冲垫(21)分别安装在两组直角固定架(13)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滑垫(22),所述防滑垫(22)安装在通孔内壁上,并且防滑垫(22)与拉杆(11)外壁接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压板(23)和多组固定螺钉(24),所述两组压板(23)分别安装在推拉板(6)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并且两组压板(23)均与多组固定螺母(7)顶部接触,所述多组固定螺钉(24)分别螺装通过两组压板(23),并且多组固定螺钉(24)均螺装至推拉板(6)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防滑座(25),所述多组防滑座(25)均安装在底座(1)底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连杆螺栓拉力试验装置,其可以方便对连杆螺栓进行连续性测定,提高实用性;包括底座、左固定板、右固定板、两组左限位板、两组右限位板、推拉板、多组固定螺母、升降板、顶板、两组支撑架、拉杆、限位弹簧和两组直角固定架,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分别安装在底座顶部左半区域和右半区域,两组左限位板和两组右限位板分别安装在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上半区域,推拉板左右两端分别插入至两组左限位板和两组右限位板之间,并在推拉板上设置有多组固定孔,多组固定螺母分别安装在多组固定孔处,两组支撑架两端分别与顶板和底座连接,限位弹簧两端分别与顶板底部和升降板顶部连接,顶板上设置有通孔。

技术研发人员:田宝贵;荣嘉庆;潘现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高强紧固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3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