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98248发布日期:2020-08-11 20:49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尤其是电缆建设投入的增大,电缆故障导致的配电网事故屡屡发生。其中,局部放电是电缆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电缆终端绝缘结构复杂,影响其绝缘性能的原因很多,而且通常在现场由于制作工艺不良容易遗留故障隐患,故障率远高于电缆本体。所以对电缆终端进行局放检测是电缆状态检测的重点。

目前中压电缆局放检测往往通过对开关柜的检测来间接进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外界强电磁场干扰源很多;2.检测到的电缆局放信号很弱,无法准确判断电缆局放情况;3.对电缆局放检测未完全开展,存在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能有效克服电磁干扰,在不停电的情况下进行测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包括操作杆、连接组件和传导声波信号的玻璃纤维杆,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操作杆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玻璃纤维杆相连,所述玻璃纤维杆的一端设有与电缆终端绝缘外板接触的接触头,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与玻璃纤维杆相连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上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操作杆内设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分别与传感器、微处理器相连。

优选的,所述接触头与玻璃纤维杆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套筒、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所述第一内套管、第二内套管均设置在外套筒的内侧壁上,且第一内套管的水平轴线与第二内套管的水平轴线不重合,所述第一内套管与玻璃纤维杆相连,所述第二内套管与操作杆相连。

优选的,所述外套筒内设有固定传感器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之间,且微处理器设置在线路板上。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上还设有与微处理器相连的显示器。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上设有固定供电电源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上设有盖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玻璃纤维杆的接触头与电缆终端绝缘外部接触,使电缆内部的局部放电的状态通过绝缘层经玻璃纤维杆传递至传感器内,传感器将接收的信号传递至微处理器分析处理,由于玻璃纤维杆既能够保证足够的绝缘强度,又可以将超声波的超声信号传递过来,从而达到了对配网电缆终端的带电检测,既保证可以准确测试出中压电缆终端存在的局放量,也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在调试验收过程中得到可靠的质量保证,需达到预期目标,其次,通过连接组件将操作杆和玻璃纤维杆进行连接,能使玻璃纤维杆检测过程中,能保证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距离,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能,供电电源的设置,能实现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的稳定供电,确保了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的连续性工作,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操作杆、11固定槽、12盖板、13水平横板、2连接组件、21外套筒、22第一内套管、23第二内套管、24线路板、3玻璃纤维杆、31接触头、4传感器、5微处理器、6供电电源、7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包括操作杆1、连接组件2和传导声波信号的玻璃纤维杆3,所述连接组件2的一端与操作杆1相连,所述连接组件2的另一端与玻璃纤维杆3相连,所述玻璃纤维杆3的一端设有与电缆终端绝缘外板接触的接触头31,所述连接组件2上设有与玻璃纤维杆3相连的传感器4,所述传感器4上连接有微处理器5,所述操作杆1内设有供电电源6,所述供电电源6分别与传感器4、微处理器5相连。

通过玻璃纤维杆3的接触头31与电缆终端绝缘外部接触,使电缆内部的局部放电的状态通过绝缘层经玻璃纤维杆3传递至传感器4内,传感器4将接收的信号传递至微处理器5分析处理,由于玻璃纤维杆3既能够保证足够的绝缘强度,又可以将超声波的超声信号传递过来,从而达到了对配网电缆终端的带电检测,既保证可以准确测试出中压电缆终端存在的局放量,也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在调试验收过程中得到可靠的质量保证,需达到预期目标,其次,通过连接组件2将操作杆1和玻璃纤维杆3进行连接,能使玻璃纤维杆3检测过程中,能保证操作人员的操作安全距离,提高了检测的安全性能,供电电源6的设置,能实现传感器4和微处理器5的稳定供电,确保了传感器4与微处理器5的连续性工作,操作简单。

所述接触头31与玻璃纤维杆3为一体式结构,能简化接触头31与玻璃纤维杆3的安装工艺,提高了接触头31与玻璃纤维杆3的连接强度,避免检测过程中接触头31的脱落,提高了检测质量。

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外套筒21、第一内套管22和第二内套管23,所述第一内套管22、第二内套管23均设置在外套筒21的内侧壁上,且第一内套管22的水平轴线与第二内套管23的水平轴线不重合,所述第一内套管22与玻璃纤维杆3相连,所述第二内套管23与操作杆1相连,能使玻璃纤维杆3与操作杆1设置在不同的水平轴线上,提高了操作时的灵活性,所述外套筒21内设有固定传感器4的线路板24,所述线路板24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套管22和第二内套管23之间,且微处理器5设置在线路板24上,能减少线路板24的损坏,避免线路板24暴露在空气中,提高线路板24的使用寿命,而且能简化传感器4与玻璃纤维杆3的连接结构。

所述操作杆1上还设有与微处理器5相连的显示器7,显示器7的设置,能将测量结果显示在操作人员面前,便于操作人员读取测量结果,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显示器7的平稳性,所述显示器7通过水平横板13安装在操作杆1上,所述操作杆1上设有固定供电电源6的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上设有盖板12,固定槽11的设置,有利于供电电源6的安装固定,且便于供电电源6的更换,本实施例中的供电电源6为干电池,盖板12的设置,能将供电电源6密封在操作杆1上,减少了供电电源6的脱落。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连接组件和传导声波信号的玻璃纤维杆,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与操作杆相连,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与玻璃纤维杆相连,所述玻璃纤维杆的一端设有与电缆终端绝缘外板接触的接触头,所述连接组件上设有与玻璃纤维杆相连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上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操作杆内设有供电电源,所述供电电源分别与传感器、微处理器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头与玻璃纤维杆为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外套筒、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所述第一内套管、第二内套管均设置在外套筒的内侧壁上,且第一内套管的水平轴线与第二内套管的水平轴线不重合,所述第一内套管与玻璃纤维杆相连,所述第二内套管与操作杆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内设有固定传感器的线路板,所述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内套管和第二内套管之间,且微处理器设置在线路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上还设有与微处理器相连的显示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上设有固定供电电源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上设有盖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压电缆局部放电检测装置,包括操作杆、连接组件和玻璃纤维杆,玻璃纤维杆的一端设有接触头,连接组件上设有传感器,传感器上连接有微处理器,操作杆内设有供电电源;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玻璃纤维杆的接触头与电缆终端绝缘外部接触,使电缆内部的局部放电的状态通过绝缘层经玻璃纤维杆传递至传感器内,传感器将接收的信号传递至微处理器分析处理,由于玻璃纤维杆既能够保证足够的绝缘强度,又可以将超声波的超声信号传递过来,从而达到了对配网电缆终端的带电检测,既保证可以准确测试出中压电缆终端存在的局放量,也不影响线路正常运行;在调试验收过程中得到可靠的质量保证。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波;汪慧斌;陈植;谷雨;王林海;宋浩;李泾;潘益敏;蔡禹;徐逢斌;李嘉昱;陈泓颖;项羽伟;郑克强;黄强强;黄欢;金喆;林新赞;潘祎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温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