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9130发布日期:2020-09-23 00:47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开口闪点、闭口闪点实验均为人工操作、观察,是否闪火完全依靠人眼进行观察,而随着科技的的发展以及行业的不断成熟进步,原本繁琐且耗时的手动实验装置再也无法满足行业的需求,而一款全自动且能精准检测出闪点的仪器正是大家都需要的也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然而,现有的开口、闭口闪点检测仪虽然集成了升温速率自动调整、自动检火这些功能,大程度的简化了实验过程和操作实验的门槛,但是否闪火仍然需要人眼观察判断,依旧存在“离不开人”和“人眼观察遗漏”等问题;

为此,提出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该装置结构能够自动检火,并通过检火环检测闪火并记录温度,有效的提高装置检测效果的精准度,较为实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升降臂与检火环支撑杆,且检火环支撑杆位于升降臂的一侧,所述检火环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检火环,所述升降臂的外表面靠近检火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检火环的正下方设置有油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结构能够自动检火,并通过检火环检测闪火并记录温度,有效的提高装置检测效果的精准度,较为实用。

优选的,所述检火环经过特殊设计的金属镂空圆环,圆环为3mm不锈钢板经线切割加工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检火环检测油杯闪火。

优选的,所述检火环、检火环支撑杆与升降平台相互绝缘并通过屏蔽线与控制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一共2根线,一根连接检火环,另一根连接油杯,火焰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电离现象,致使金属试样杯与检火环间产生一个微弱的电信号,通过屏蔽线传至控制器内。

优选的,所述检火环的直径小于油杯开口直径,工作时检火环降入油杯内,不与所述油杯内任何一处杯壁接触,即二者相互分离不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臂会下降至油杯上方,检火环也将一同下降进入油杯口内,检火环上平面与杯口沿平行。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穿过检火环上预留的孔位安装,且温度传感器不与检火环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油杯内温度数值。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检火环、温度传感器、油杯以及检火环支撑杆等一系列结构部件,该装置在工作时,检火环在升降臂的带动下落入油杯内,随即加热炉开始控温,温度到达指定要求,进行扫火实验,同时对检火环状态进行扫描,检查是否闪火,检测到闪火,实验结束,并记录温度,该装置结构能够自动检火,通过检火环检测闪火并记录温度,有效的提高装置检测效果的精准度,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升降平台;2、检火环支撑杆;3、温度传感器;4、检火环;5、油杯;6、升降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包括升降平台1,所述升降平台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升降臂6与检火环支撑杆2,且检火环支撑杆2位于升降臂6的一侧,所述检火环支撑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检火环4,所述检火环4经过特殊设计的金属镂空圆环,圆环为3mm不锈钢板经线切割加工而成,利用检火环4检测油杯5闪火,所述升降臂6的外表面靠近检火环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检火环4的正下方设置有油杯5,所述检火环支撑杆2与检火环4为一体制造,通过折弯90度实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装置结构能够自动检火,并通过检火环4检测闪火并记录温度,有效的提高装置检测效果的精准度,较为实用。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检火环4经过特殊设计的金属镂空圆环,圆环为3mm不锈钢板经线切割加工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检火环4检测油杯5闪火。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检火环4、检火环支撑杆2与升降平台1相互绝缘并通过屏蔽线与控制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一共2根线,一根连接检火环4,另一根连接油杯5,火焰燃烧时会产生一种电离现象,致使金属试样杯与检火环4间产生一个微弱的电信号,通过屏蔽线传至控制器内。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检火环4的直径小于油杯5开口直径,工作时检火环4降入油杯5内,不与所述油杯5内任何一处杯壁接触,即二者相互分离不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臂6会下降至油杯5上方,检火环4也将一同下降进入油杯5口内,检火环4上平面与杯口沿平行。

具体的,如图1所示,所述温度传感器3穿过检火环4上预留的孔位安装,且温度传感器3不与检火环4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3用于检测油杯5内温度数值。

工作原理:通过在该装置中添加检火环4、温度传感器3、油杯5以及检火环支撑杆2等一系列结构部件,该装置在工作时,检火环4在升降臂6的带动下落入油杯5内,随即加热炉开始控温,温度到达指定要求,进行扫火实验,同时对检火环4状态进行扫描,检查是否闪火,检测到闪火,实验结束,并记录温度,该装置结构能够自动检火,通过检火环4检测闪火并记录温度,有效的提高装置检测效果的精准度,较为实用。

使用方法:使用者升降机构运行,并通过升降臂6带动检火环4与检火环支撑杆2向下移动,检火环4在升降臂6的带动下落入油杯5内,随即加热炉开始控温,温度到达指定要求,进行扫火实验,同时对检火环4状态进行扫描,检查是否闪火,检测到闪火,实验结束,并记录温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包括升降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升降臂(6)与检火环支撑杆(2),且检火环支撑杆(2)位于升降臂(6)的一侧,所述检火环支撑杆(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检火环(4),所述升降臂(6)的外表面靠近检火环(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检火环(4)的正下方设置有油杯(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火环(4)为金属镂空圆环,圆环为3mm不锈钢板经线切割加工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火环(4)、检火环支撑杆(2)与升降平台(1)相互绝缘并通过屏蔽线与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火环(4)的直径小于油杯(5)开口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3)穿过检火环(4)上预留的孔位安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全自动开口、闭口闪点测定仪检火装置,包括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升降臂与检火环支撑杆,且检火环支撑杆位于升降臂的一侧,所述检火环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检火环,所述检火环经过特殊设计的金属镂空圆环,圆环为3mm不锈钢板经线切割加工而成,利用检火环检测油杯闪火,所述升降臂的外表面靠近检火环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检火环的正下方设置有油杯,所述检火环支撑杆与检火环为一体制造,通过折弯90度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能够自动检火,并通过检火环检测闪火并记录温度,有效的提高装置检测效果的精准度,较为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翁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万慕仪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1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