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6565发布日期:2020-09-08 13:54阅读:72来源:国知局
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久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代生产中,可靠性技术已贯穿于产品的开发研制、设计、制造、实验、使用、运输、保管及维修保养等各个环节。

国内车辆电子发展时间较国外晚,但在开发技术及产品性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再者,除既有后装市场(am)的竞争外,国内在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市场也占有相当比重,但技术仍受限于技术母厂;而气候和阳光辐照是损害汽车电子装置涂料、塑料、油墨及其它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原因,这种损害包括失光、褪色、黄变、开裂、脱皮、脆化、强度降低及分层、即使是室内的光及通过玻璃窗透射的太阳光也都会使一些材料老化,比如引起颜料、染料等褪色或变色等。

因此,对汽车电子产品进行可靠性实验,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汽车旋钮进行的旋转耐久测试,不能精确控制测试的参数,测试结果不准确,同一测试设备只能测试一种规格大小的旋钮,局限性太大,测试效率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

为了实现高效、低成本的测试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台、步进电机、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安装头和被测旋钮,所述测试台的台面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均开有至少一个圆孔,所述第一立板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第一立板上安装的步进电机的螺杆穿过第一立板上的圆孔,所述第二立板的圆孔内安装有被测旋钮,所述步进电机和被测旋钮通过安装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一立板呈直角,所述第二支撑板和第二立板呈直角。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两块第一肋板,所述第一肋板有一直角,所述第一肋板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一支撑板上,所述第一肋板另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一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两块第二肋板,所述第二肋板有一直角,所述第二肋板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肋板另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二立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步进电机和被测旋钮的安装头一端设有夹紧口,另一端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在第一立板上的步进电机的螺杆和连接在第二立板上的被测旋钮位于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相对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在第一立板上的步进电机的螺杆固定在安装头的螺纹孔内,所述连接在第二立板上的被测旋钮的旋钮头部分安装在安装头的夹紧口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板上的圆孔数、第二立板上的圆孔数、步进电机的数目、被测旋钮的数目以及安装头的数目都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立板上的圆孔和第二立板上的圆孔处于同轴位置关系。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备可在经受阳光模拟气候条件下进行旋钮的旋转耐久测试,测试结果精确;步进电机通过安装头连接被测旋钮,步进电机工作的时候,带动安装头对被测旋钮进行旋转可靠性测试,高效精准的控制旋转速度及周期;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右视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后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被测旋钮和安装头的位置关系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头的放大视图;

图中标号:

1、测试台;2、步进电机;3、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5、第一立板;6、第二立板;7、第一肋板;8、第二肋板;9、安装头;10、被测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台1、步进电机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一立板5、第二立板6、安装头9和被测旋钮10,所述测试台1的台面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一立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4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二立板6,所述第一立板5和第二立板6均开有至少一个圆孔,所述第一立板5上安装有步进电机2,所述第一立板5上安装的步进电机2的螺杆穿过第一立板5上的圆孔,所述第二立板6的圆孔内安装有被测旋钮10,所述步进电机2和被测旋钮10通过安装头9相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一立板5呈直角,所述第二支撑板4和第二立板6呈直角。

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设有至少两块第一肋板7,所述第一肋板7有一直角,所述第一肋板7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一支撑板3上,所述第一肋板7另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一立板5上。

所述第二支撑板4上设有至少两块第二肋板8,所述第二肋板8有一直角,所述第二肋板8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二支撑板4上,所述第二肋板8另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二立板6上。

所述连接步进电机2和被测旋钮10的安装头9一端设有夹紧口,另一端设有螺纹孔。

所述连接在第一立板5上的步进电机2的螺杆和连接在第二立板6上的被测旋钮10位于第一立板5和第二立板6相对一侧。

所述连接在第一立板5上的步进电机2的螺杆固定在安装头9的螺纹孔内,所述连接在第二立板6上的被测旋钮10的旋钮头部分安装在安装头9的夹紧口内。

所述第一立板5上的圆孔数、第二立板6上的圆孔数、步进电机2的数目、被测旋钮10的数目以及安装头9的数目都相同。

所述第一立板5上的圆孔和第二立板6上的圆孔处于同轴位置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和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装置在进行旋转可靠性测试的时候,步进电机2工作,带动安装头9转动,从而带动被测旋钮10转动,被测旋钮10转动到一定角度的时候,步进电机2反向转动,从而带动被测旋钮10实现反转,循环上述步骤,即可测出被测旋钮10的旋转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台(1)、步进电机(2)、第一支撑板(3)、第二支撑板(4)、第一立板(5)、第二立板(6)、安装头(9)和被测旋钮(10),所述测试台(1)的台面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一支撑板(3)和第二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一立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4)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二立板(6),所述第一立板(5)和第二立板(6)均开有至少一个圆孔,所述第一立板(5)上安装有步进电机(2),所述第一立板(5)上安装的步进电机(2)的螺杆穿过第一立板(5)上的圆孔,所述第二立板(6)的圆孔内安装有被测旋钮(10),所述步进电机(2)和被测旋钮(10)通过安装头(9)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和第一立板(5)呈直角,所述第二支撑板(4)和第二立板(6)呈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3)上设有至少两块第一肋板(7),所述第一肋板(7)有一直角,所述第一肋板(7)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一支撑板(3)上,所述第一肋板(7)另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一立板(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板(4)上设有至少两块第二肋板(8),所述第二肋板(8)有一直角,所述第二肋板(8)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二支撑板(4)上,所述第二肋板(8)另一直角边通过螺丝连接在第二立板(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步进电机(2)和被测旋钮(10)的安装头(9)一端设有夹紧口,另一端设有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在第一立板(5)上的步进电机(2)的螺杆和连接在第二立板(6)上的被测旋钮(10)位于第一立板(5)和第二立板(6)相对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在第一立板(5)上的步进电机(2)的螺杆固定在安装头(9)的螺纹孔内,所述连接在第二立板(6)上的被测旋钮(10)的旋钮头部分安装在安装头(9)的夹紧口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5)上的圆孔数、第二立板(6)上的圆孔数、步进电机(2)的数目、被测旋钮(10)的数目以及安装头(9)的数目都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板(5)上的圆孔和第二立板(6)上的圆孔处于同轴位置关系。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旋钮旋转耐久测试设备,包括:测试台、步进电机、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一立板、第二立板、安装头和被测旋钮,所述测试台的台面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一立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通过螺丝锁附有第二立板,所述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均开有至少一个圆孔,所述第一立板上安装有步进电机。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可在经受阳光模拟气候条件下进行旋钮的旋转耐久测试,测试结果精确;步进电机通过安装头连接被测旋钮,步进电机工作的时候,带动安装头对被测旋钮进行旋转可靠性测试,高效精准的控制旋转速度及周期;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吉鹏;郑斌;段欣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凯宜特(昆山)检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28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