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7141发布日期:2020-09-08 13:57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遥感定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



背景技术:

定标是将遥感器所得的测量值变换为绝对亮度或变换为与地表反射率、表面温度等物理量有关的相对值的处理过程。或者说,遥感器定标就是建立遥感器每个探测器输出值与该探测器对应的实际地物辐射亮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而现在大部分的定标装置都是固定在某处,受地区以及自身的影响,无法对多方位的信号进行收集,受到很大的局限性,而遥感器输出的无线波可能是在多个方位,而目前很多的卫星遥感器在定标过程中无法精确的对无线波进行收集反射,导致在定标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四个角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底座的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卫星遥感器本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推管。

所述调节机构主要结构有第一轴和活动杆,所述第一轴的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后端啮合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轴的下端轴承连接在箱体的下端内壁上,所述第一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后端啮合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的外表面,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传动齿轮的前方,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卫星遥感器的下端。

所述调节机构主要结构有转套,所述转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前端啮合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转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转套的外表面转轴承连接在固定套的内壁上。

所述第一轴的外表面套接在转套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杆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的内部。

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且第一电机的高度同样高于第二电机的高度。

所述第二转杆、第二齿轮和第一转杆、第二齿轮结构相同且齿轮参数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二转杆的转动,而第二转杆将带动第二齿轮的转动,第二齿轮将控制转套的转动,来实现对连接座的度的方向调节,通过齿轮的传动来控制活动杆的转动,而活动杆转动将控制连接杆的转动,而连接杆绕活动杆的中心转动,而第一轴的转动通过齿轮的传动来对活动杆的x轴角度控制从而可以控制卫星遥感器本体y轴的多方位角度调节,对接收信号的多方位接收,使定标过程中遥感器反射的信号,可以接收的准确,使定标数据更加的准确。

2、通过人工推动推管,经过四个移动轮的作用,之后可以对整个设备的快速移动,从而实现了对遥感器定标的多个地区的移动,使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同时操作简单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的整体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的调节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的转向机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下端四个角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2,底座1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箱体9,底座1的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1,底座1的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垫板8,垫板8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0,箱体9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5,固定套5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架4,连接架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1的上端,固定套5的内部设置有转向机构6,转向机构6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7,调节机构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卫星遥感器本体12,底座1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推管3。

调节机构7主要结构有第一轴73和活动杆76,第一轴73的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2,第一齿轮72的后端啮合有第一转杆71,第一转杆7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11的输出轴上,第一轴73的下端轴承连接在箱体9的下端内壁上,第一轴7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74,主动齿轮74的后端啮合有传动齿轮75,传动齿轮75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活动杆76的外表面,活动杆76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7,连接杆77位于传动齿轮75的前方,连接杆7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卫星遥感器12的下端,通过齿轮的传动来控制连接杆77的角度位置,来适应不同地段的遥感器反射信号;调节机构6主要结构有转套63,转套6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62,第二齿轮62的前端啮合有第二转杆61,第二转杆61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10的输出轴上,转套6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64,转套63的外表面转轴承连接在固定套5的内壁上;第一轴73的外表面套接在转套63的内壁上,活动杆76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64的内部;第二齿轮62位于第一齿轮72的上方,且第一电机10的高度同样高于第二电机11的高度;第二转杆61、第二齿轮62和第一转杆71、第二齿轮72结构相同且齿轮参数相同,通过蜗杆涡轮传动的方式,可以对所调节的位置进行自动固定,确保在位置调节过程中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通过控制第一电机10的转动带动第二转杆61的转动,而第二转杆61将带动第二齿轮62的转动,第二齿轮62将控制转套63的转动,来实现对连接座64的360度的方向调节,而再经过对第二电机11的转动来带动第一齿轮72的转动,然后转动第一轴73来控制主动齿轮74的转动,通过齿轮的传动来控制活动杆76的转动,而活动杆76转动将控制连接杆77的转动,来控制卫星遥感器本体12的多方位的角度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下端四个角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底座的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三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底座的上端,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卫星遥感器本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右部固定连接有推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主要结构有第一轴和活动杆,所述第一轴的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后端啮合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轴的下端轴承连接在箱体的下端内壁上,所述第一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后端啮合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在活动杆的外表面,所述活动杆的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传动齿轮的前方,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卫星遥感器的下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主要结构有转套,所述转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前端啮合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左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转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转套的外表面转轴承连接在固定套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的外表面套接在转套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杆的前后两端转动连接在连接座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轮位于第一齿轮的上方,且第一电机的高度同样高于第二电机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杆、第二齿轮和第一转杆、第二齿轮结构相同且齿轮参数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下端四个角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底座的上端后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底座的上端前部固定连接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固定套的内部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的内部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卫星遥感器本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卫星遥感器反射定标装置,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二转杆的转动,来实现对连接座的度的方向调节,从而可以控制卫星遥感器本体多方位角度调节,对接收信号的多方位接收,使定标过程中遥感器反射的信号,可以接收的准确,使定标数据更加的准确。

技术研发人员:张豫;郝永河;陈燕奎;张鹏飞;陈志云;李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应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