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人脸识别体温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143098发布日期:2020-09-08 13:4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人脸识别体温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人脸识别体温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人脸识别体温检测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人脸识别作为一种基于人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非接触式识别方法,由于其方便识别和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住宅、学校或办公室的安全管理、公安刑侦、以及自助服务等多个领域中。

现有技术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335212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图像采集设备,其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路主板和二维彩色成像模组。二维彩色成像模组的视场角与红外热成像模组的视场角部分重叠。该设备利用红外热成像摄像头和二维彩色摄像头,同时抓取待识别人脸的表面的温度场图以及二维彩色图像,通过人脸表面的温度场图确定待识别面部图像是否为活人。该系统同时得到身份信息和体温信息,可以在判断被识别者是否具有通行资格,同时观察被识别者是否具有发烧症状,若发现具有发烧症状的患者可进行隔离检查,从而降低在公共场所中发生疾病传染的风险。

这种设备适用于这种场景的闸门或门禁中,但由于热成像镜的敏感性,当热成像镜头暴露于户外场景时,雨水侵袭或阳光直射容易降低测温镜头的测温性能,甚至损坏器件,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目前行业内会设置一个镜头盖。下雨时人工将镜头盖安装在镜头上形成一个防护结构,阻止镜头部分进水或受到阳光直射影响到下次的测温精度;在需要进行检测时将镜头盖取下来,使镜头重新工作。这种人工拆装镜头盖的方式简单直接,在摄影领域里面尤为常见。但由于该设备中的热成像镜头长期安装在一个位置上,工作时间较长,使用者需要时刻观察下雨或停雨的时期,不仅费时费力、难以保证及时完成镜头盖的装拆,而且在手工装拆的镜头的过程中可能会对热成像镜头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人脸识别体温检测设备,围绕热成像镜头设置多个可形成防护结构的防护片,并通过检测周围环境中的光照强度或湿度使其自动开关,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人脸识别体温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图像采集镜头和热成像镜头;所述热成像镜头包括测温镜片和呈筒状且围绕所述测温镜片设置的外壳,所述测温镜片与所述外壳前端之间留有距离形成防护腔;所述防护腔沿其内环设置有用于遮挡所述防护腔的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若干组防护片,各所述防护片与所述防护腔内壁铰接;当各所述防护片向外翻转时,所述防护腔打开处于打开状态;当各所述防护片向内翻转时,所述防护腔关闭处于闭合状态;还包括有用于检测湿度或光照强度并输出检测信号的检测模块、用于接收检测信号并输出执行信号的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接收执行信号并切换所述防护片的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的驱动模块;所述图像采集镜头、所述检测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驱动模块电性连接,当湿度或光照强度高于预设基准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驱动模块输出将所述防护片切换至闭合状态的执行信号;当湿度或光照强度低于预设基准值时,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驱动模块输出将所述防护片切换至打开状态的执行信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检测模块实时对周围环境中的湿度或光照强度进行检测,并在检测数值高于预设基准值时,输出检测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执行信号驱使驱动模块工作,使防护片切换至闭合状态,在测温镜片的前方形成一个遮挡防护腔的罩体,阻止雨水或阳光进入接触测温镜头。当检测模块检测到湿度或光照强度低于预设基准值时,输出检测信号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执行信号驱使驱动模块工作,使防护片切换至打开状态。通过这种方式,防护片在测温镜片有雨水侵袭或阳光直射的威胁时自动闭合,并对测温镜片进行保护;当测温镜片没有雨水侵袭的威胁且没有阳光直射的威胁时自动打开,使测温镜片正常工作,在实现热成像镜头防护的同时,还实现了无接触式实时操作,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或时间成本,还降低了人工开关防护组件导致热成像镜头损坏的风险。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检测模块包括设于所述防护腔的第一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外壳外侧的第二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防护腔内的第一光敏传感器和设于所述外壳外侧的第二光敏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湿度传感器和第二湿度传感器同时进行测温,避免防护片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一湿度传感器检测数据不准导致防护片又重新开启;同理,第一光敏传感器和第二光敏传感器同时进行测温。第一湿度传感器、第二湿度传感器、第一光敏传感器和第二光敏传感器相互配合,从四个方位检测光照强度或湿度进行反馈,减少控制模块的误判。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防护腔的上部,所述第一光敏传感器设于所述防护腔的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雨天时雨滴外壳的上方降落到外壳表面,并从上往下流动。第一湿度传感器可及时检测防护腔的上部是否有雨水侵袭的威胁,减少了反应时间,提高防雨性能。第一光敏传感器设于防护腔的下部可减少防护腔腔壁对光线的遮挡,使第一传感器可获得数据的范围更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片通过转动轴与所述防护腔内壁铰接,所述驱动模块包括设于所述防护腔内且通过沿所述转动轴轴向移动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驱动件、以及设于所述防护腔内且用于驱使所述驱动件移动的推动件,所述驱动件周向固定,所述转动轴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呈螺旋状的转动导向槽,所述驱动件设置有与所述转动导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推动轮带动驱动件沿转动轴的轴向移动时,滑块沿着转动导向槽移动。由于驱动件周向固定,滑块不能发生转动,随着滑块在转动导向槽内移动,转动轴会发生转动,进而带动各防护片转动,使防护片切换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动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驱动件端部且用于推动所述驱动件的抵接块,所述驱动件设置有供所述抵接块容纳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两侧槽壁分别贴合于所述抵接块的两侧形成周向限位面,所述限位槽接近所述驱动件几何中心的一侧抵接于所述抵接块形成受力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位于同一推动件上的两个抵接块分别容纳于对应的限位槽中,抵接块的两侧分别贴合于对应的周向限位面,使驱动件不能发生周向转动。当推动件发生转动时,抵接块抵接于受力面并推动驱动件移动,进而驱使防护片转动。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推动件与所述防护腔内壁铰接,所述驱动模块还包括用于带动各所述推动件同步转动的联动环,所述联动环与所述防护腔同轴且与所述防护腔转动连接,所述推动件接近所述联动环的一侧设置有外齿牙,所述联动环设置有与所述外齿牙啮合的齿槽,所述外壳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联动环转动的动力件,所述动力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件驱动联动环发生转动,当联动环转动时,通过外齿牙与齿槽之间的啮合传动使各个推动件同步转动,且动力件可根据输出轴的转动方向控制联动环的转动方向。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件呈筒状且所述转动轴穿设于所述驱动件,所述滑块呈球状,所述驱动件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滑块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连通所述驱动件的内侧,所述驱动件的外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容置槽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封堵所述容置槽的塞块,所述塞块贴合于所述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轴穿设于驱动件,使驱动件与转动轴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防止驱动件脱离转动轴。由于滑块呈球状,当驱动件移动时,滑块可在转动导向槽内滚动,从而减少滑块与转动导向槽之间的摩擦力,使驱动件的移动更加流畅,并提高驱动件的耐用性。使用者在安装滑块时,可先将滑块安装进容置槽中,然后再安装塞块安装进固定槽中从而封堵容置槽,使滑块不能脱离容置槽。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片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在闭合状态时相邻所述防护片之间有重叠的部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各防护片可从多个方向对防护腔进行遮挡,提高防护效果。当防护片处于闭合状态时,相邻防护片之间具有重叠的部分,从而使防护片形成一个具有双层的遮挡结构,增强其挡雨性。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防护片与所述转动轴之间设置有倾斜角,相邻所述防护片之间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打开状态时,由于防护片与转动轴之间具有倾斜角,使防护片交错设置于相邻的两防护片之间,防护片的两侧分别抵接于相邻的防护片并发生弯折,使防护片切换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的动作更加流畅。另一方面,可减少防护片之间占用的空间,减少防护组件整体的体积,提高对不同尺寸镜头模组的适用性。

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根据检测数据对热成像镜头执行保护措施。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控制方法,用于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人脸识别体温检测设备,包括:

s1:接收检测信号并分析检测数据;

s2:判断各组检测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基准值,根据结果执行s31、s32、s33;

s31:防护片保持打开状态,或防护片切换至打开状态;

s32:判断图像采集镜头是否进行人脸识别,根据结果执行s321、s322;

s321:防护片保持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切换至闭合状态,或防护片切换至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切换至闭合状态;

s322:防护片切换至闭合状态,或保持闭合状态;

s33:防护片切换至闭合状态,或保持闭合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四组检测数据均小于预设安全值时,防护片若处于打开状态则保持打开状态,否则切换至打开状态;当四组检测数据中任意数据大于预设安全值且小于预设极限值时,防护片若处于打开状态则切换至闭合状态,否则保持闭合状态;且当图像采集镜头工作时,防护片会在打开一段时间后切换至闭合状态;当四组检测数据中任意数据大于预设极限值时,防护片若处于打开状态则切换至闭合状态,否则保持闭合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当雨水侵袭或光照强度对热成像镜头威胁较小时,控制模块会根据图像采集镜头是否进行人脸识别判断是否有人需要进行测温,并短暂地开启防护片进行测温。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防护片在测温镜片有雨水侵袭或阳光直射的威胁时自动闭合,并对测温镜片进行保护;当测温镜片没有雨水侵袭的威胁且没有阳光直射的威胁时自动打开,使测温镜片正常工作,在实现热成像镜头防护的同时,还实现了无接触式实时操作,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或时间成本,还降低了人工开关防护组件导致热成像镜头损坏的风险;

2.减少防护片之间占用的空间,减少防护组件整体的体积,提高对不同尺寸镜头模组的适用性;

3.各防护片可从多个方向对防护腔进行遮挡,提高防护效果,当防护片处于闭合状态时,相邻防护片之间具有重叠的部分,从而使防护片形成一个具有双层的遮挡结构,增强其挡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人脸识别体温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测温镜头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一种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人脸识别体温检测设备的工作流程图;

图5是防护片从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防护片和驱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摆动杆、连接轴和防护片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图8是图6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遮挡罩与承托板之间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闸机主体;11、数据采集箱;12、图像采集镜头;13、微控制器;14、警示灯;15、扬声器;2、热成像镜头;21、测温镜片;22、测温感应ic;23、外壳;231、承托板;232、遮挡罩;24、防护腔;241、固定夹;2411、夹持部;25、控制腔;26、盖板;263、让位部;2631、连通槽;3、防护组件;31、防护片;41、第一湿度传感器;42、第二湿度传感器;43、第一光敏传感器;44、第二光敏传感器;5、驱动模块;51、驱动件;511、滑块;512、容置槽;513、固定槽;514、塞块;515、限位槽;5151、周向限位面;5152、受力面;516、加固部;52、推动件;521、抵接块;522、外齿牙;53、联动环;531、支撑片;532、齿槽;54、动力件;541、锥齿轮;542、斜齿牙;6、转动轴;61、第一连接件;62、第二连接件;63、凹槽部;64、转动导向槽;7、防护盖;8、控制模块;9、中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人脸识别体温检测设备,包括有数据采集箱11、图像采集镜头12和热成像镜头2。图像采集镜头12和热成像镜头2分别安装在数据采集箱11上,数据采集箱11的内部还设置有分别与图像采集镜头12和热成像镜头2电性连接的微控制器13。在本实施例中,图像采集镜头可选用但不局限于双目摄像头。

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数据采集箱11安装于闸机主体1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数据采集箱11也可以连接在门禁设备上。闸机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闸门,闸门可选用3辊旋转门、移动摆门或平移门中的一种。闸机主体1上还连接有警示灯14和扬声器15。微控制器13可选用单片机或可编程阵列,用于接收图像采集镜头12得到的人脸识别数据和热成像镜头2得到的体温数据,并根据人脸识别数据的匹配结果和热成像镜头2的检测结果控制闸门开关。若人脸识别匹配成功且体温数据未达到预设基准值,微控制器13控制打开闸门;若人脸识别失败或体温数据已达到预设基准值,微控制器13控制关闭闸门并控制警示灯14或扬声器15发出警示。

参照图2和图3,为防止雨水侵袭或阳光直射影响热成像镜头2的工作性能,热成像镜头2设置有可打闭的防护组件3、可检测湿度或光照强度的检测模块和用于驱动防护组件3开闭的驱动模块5。防护组件3包括敞开防护腔24的打开状态和遮挡防护腔24的闭合状态。

参照图2和图3,热成像镜头2包括有测温镜片21、用于反应人体红外温度的测温感应ic22和围绕测温镜片21设置且呈筒状的外壳23,测温镜片21固定连接于外壳23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外壳23的重量与成本,外壳23采用塑料材料制成。为了提供防护组件3安装的空间,测温镜片21与外壳23前端之间留有距离,使外壳23的前端形成防护腔24,另一端形成控制腔25。防护组件3和驱动模块5分别安装于防护腔24内。测温感应ic22和控制模块8分别设置于控制腔25内,控制模块8可选用但不局限于单片机。检测模块设置于外壳23的外侧,检测模块、控制模块8和驱动模块5依次电性连接。检测模块可输出检测信号,控制模块8接收到检测信号后输出执行信号,驱动模块5接收到执行信号后控制防护组件3打开或关闭。

参照图2和图3,防护腔2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安装检测模块的盖板26,盖板26呈环状沿防护腔24的内壁分布。检测模块包括有湿度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其中湿度传感器包括固定于盖板26的第一湿度传感器41和固定于控制腔25外侧顶部的第二湿度传感器42;光敏传感器包括固定于盖板26的第一光敏传感器43和固定于控制腔25外侧顶部的第二光敏传感器44。第一湿度传感器41、第二湿度传感器42、第一光敏传感器43和第二光敏传感器44均与控制模块8电性连接。

参照图2和图3,第一湿度传感器41、第二湿度传感器42、第一光敏传感器43和第二光敏传感器44一方面可从多个方位进行湿度或光照强度检测;另一方面,当防护组件3关闭时,第一湿度传感器41和第一光敏传感器43位于防护腔24内,难以检测防护腔24外侧的湿度或光照强度,第二湿度传感器42和第二光敏传感器44可对外壳23外侧的环境持续进行检测,避免发生误判。由于下雨时雨滴从外壳23的上方降落到外壳23表面,并从上往下流动,为了第一湿度传感器41可及时检测到是否有雨水侵袭的威胁,减少了反应时间,第一湿度传感器41设于盖板26的上方;为了减少防护腔24腔壁或防护组件3遮挡光线影响第一光敏传感器43的检测,第一光敏传感器43设于盖板26的下方。

参照图5和图6,防护组件3包括有六片沿防护腔24内壁呈圆周分布的防护片31。防护片31由tpe高弹性材料制成,从多个方向对防护腔24进行保护。考虑到成本和尺寸设计,本实施例中设置六组防护片31,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护片31的数量也可大于3。

参照图5和图6,各防护片31分别通过转动轴6与防护腔24的内壁铰接,防护片31呈梯形且铰接侧的边长小于自由侧的边长。六条转动轴6之间形成一个正六边形,防护片31与转动轴6之间设置有倾斜角,倾斜角的角度为5°。

参照图5和图6,定义一连接防护片31铰接侧中心点与防护片31自由侧中心点的直线为中线9,且中线9的长度与防护腔24的半径相匹配。

参照图5和图6,当防护片31处于打开状态时,中线9垂直于盖板26,各防护片31之间交错设置,各防护片31接近防护腔24腔壁的一面抵接于相邻防护片31远离防护腔24腔壁的一面并发生弯折。当防护片31处于闭合状态时,中线9平行于盖板26,相邻防护片31位于中线9两侧的部分呈一上一下分布,使相邻的防护片31之间有重叠的部分,形成一个具有双层的罩体结构。

参照图5和图6,当防护片31从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时,防护片31以接近防护腔24的方向向内翻转;当防护片31从闭合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时,防护片31以远离防护腔24的方向向外翻转。

参照图6和图7,转动轴6的一端粘接有第一连接件61,另一端粘接有第二连接件62,第一连接件61和第二连接件62分别与防护片31接近转动轴6的一侧粘接,使防护片31与转动轴6相对固定。第一连接件61的长度大于第二连接件62的长度,使防护片31整体与转动轴6之间形成倾斜角。倾斜角的设置可防止相邻防护片31在打开状态时由于位置干涉被卡住,使各防护片31切换状态时的动作更加流畅。

参照图6和图7,防护腔24的内壁一体成型有十二个用于安装各个转动轴6的固定夹241,其中每一条转动轴6的两端分别配置有两个固定夹241。固定夹241接近转动轴6的一端呈c形,形成用于夹持转动轴6的夹持部2411,且夹持部2411内侧的半径小于转动轴6。转动轴6的两端设置有两个与夹持部2411相适配的凹槽部63,凹槽部63由转动轴6的周侧侧壁向内凹陷形成。凹槽部63卡接于对应的夹持部2411内,使转动轴6与防护腔24内壁转动连接。使用者在安装转动轴6时,可将凹槽部63抵接于夹持部2411的缺口处,并对转动轴6施力使夹持部2411发生形变,将凹槽部63卡进夹持部2411中完成安装。

参照图6和图7,为了驱使各个防护片31发生转动,驱动模块5包括有六个驱动件51、六个推动件52、以及一个联动环53。联动环53通过转动方式带动各推动件52同步转动;推动件52通过转动方式带动各驱动件51移动;驱动件51通过移动方式带动各转动轴6转动。

参照图6和图7,驱动件51位于转动轴6的中部。驱动件51呈筒状,且其内径与转动轴6的直径一致,转动轴6穿设于驱动件51并与驱动件51滑动连接。驱动件51周向固定,驱动件51的内侧设置有滑块511,滑块511使驱动件51的内壁向内凸出形成一个凸起结构。当驱动件51沿转动轴6进行滑移时,滑块511同步移动。

参照图6和图7,为了使滑块511在移动时带动转动轴6转动,转动轴6的周侧侧壁开设有呈螺旋状的转动导向槽64。滑块511远离驱动件51内壁的一端容纳于转动导向槽64中并与转动导向槽64滑动连接。当滑块511沿转动轴6的轴向移动时,由于滑块511不能发生转动,且转动轴6在夹持部2411的限位作用下不能沿轴向发生移动,从而使转动轴6周向转动。

参照图7,为了减少滑块511与转动导向槽64在移动时产生的摩擦,滑块511整体呈球状。驱动件51的内壁沿其径向开设有与转动导向槽连通64的容置槽512,容置槽512的内径与滑块511的直径相匹配。转动导向槽64的截面呈半圆形且直径与滑块511的直径一致,滑块511容纳于容置槽512中并与驱动件51滚动连接。当驱动件51移动时,滑块511可与转动导向槽64发生滚动,从而使驱动件51的移动更加流畅。

参照图7,为了防止滑块511在移动过程中脱离容置槽512,驱动件51的外侧沿径向开设有与容置槽512连通的固定槽513,固定槽513的内部设置有封堵固定槽513的塞块514,塞块514贴合于滑块511。使用者安装滑块511时,可将滑块511从固定槽513的槽口放置进容置槽512中,使滑块511抵接于转动轴6,再拧动转动轴6时滑块511嵌入转动导向槽64中。在本实施例中,塞块514的周侧侧壁与固定槽513的槽壁螺纹连接,且塞块514远离滑块511的一面开设有呈“十”字形的凹槽,使用者可使用螺丝刀进行安装或拆卸;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使滑块511的安装更加牢固,塞块514可通过焊接或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固定槽513内。

参照图7,推动件52由塑料材料制成,其整体呈圆环形。推动件52通过连接轴与防护腔24内壁铰接。推动件52接近驱动件5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两个用于推动驱动件51的抵接块521。两抵接块521沿推动件52的径向以远离推动件52的方向延伸,且以推动件52的中心轴对称设置。驱动件51的两端外侧开设有两个限位槽515,两限位槽515分别与两抵接块521相匹配。两抵接块521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驱动件51的长度,使抵接块521嵌进对应的限位槽515中。

参照图7,限位槽515的两侧槽壁分别贴合于抵接块521的两侧形成两个周向限位面5151,限制驱动件51的周向转动;且为了增强其限位效果,驱动件51的两端沿周向限位面5151以接近抵接块521的方向延伸形成加固部516。

参照图6和图7,限位槽515接近驱动件51几何中心的一侧抵接于抵接块521形成受力面5152,两抵接块521通过对受力面5152施力使驱动件51移动。当推动件52转动时,每一个推动件52上至少有一个抵接块521抵接于受力面5152。当推动件52正向转动时,两抵接块521推动驱动件51从第一连接件61到第二连接件62的方向移动,使防护片31从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当推动件52反向转动时,两抵接块521推动驱动件51从第二连接件62到第一连接件61的方向移动,使防护片31从闭合状态切换至打开状态。

参照图6,联动环53的外径与防护腔24的内径相匹配,使联动环53的外侧贴合于防护腔24的内壁;联动环53的内侧以其径向向内延伸形成有支撑片531,支撑片531贴合于盖板26接近推动件52的一面,支撑片531配合各个推动件52使联动环53不能完全脱离防护腔24,从而使联动环53与防护腔24内壁转动连接。

参照图6,为了使联动环53与各个推动件52之间实现同步传动,推动件52接近联动环53的一侧沿其表面连续分布有外齿牙522,联动环53接近推动件52的一侧开设有沿其轮廓连续分布的齿槽532,外齿牙522与齿槽532啮合传动。当联动环53顺时针转动时,各推动件52正向转动;当联动环53逆时针转动时,各推动件52反向转动。

参照图6和图7,联动环53转动时带动各推动件52同步转动,而各推动件52带动对应的驱动件51移动,同时各驱动件51带动对应的转动轴6转动,从而完成防护片的翻转,实现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的切换。

参照图8和图9,为了驱动联动环53转动,防护腔24的外侧设置有动力件54,动力件54与控制模块8(参照图2)电性连接。动力件54可选用但不局限于微型马达,外壳23的外侧一体成型有用于承托动力件54的承托板231,动力件54栓接在承托板231上,且承托板231栓接有用于挡雨的遮挡罩232。动力件54的输出轴穿设于外壳23进入防护腔24的内部且同轴连接有锥齿轮541。联动环53接近锥齿轮541的一侧一体成型有斜齿牙542,斜齿牙542与锥齿轮541啮合传动。盖板26沿其边缘轮廓以远离斜齿牙542的方向呈弧形凸出形成让位部263,让位部263为斜齿牙542提供一定的让位空间,防止发生位置干涉。让位部263接近锥齿轮541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槽2631,锥齿轮541通过穿设于连通槽2361与斜齿牙542啮合。

参照图3,为了扩大防护腔24保护的范围,防护腔24的外侧还设置有呈喇叭状防护盖7。防护盖7可在防护片31处于闭合状态时遮挡防护片31与外壳23之间的间隙,进一步提升防护效果。在本实施例中,防护盖7套设于外壳23的外侧并与外壳23通过螺纹连接,使用者可通过旋拧防护盖7进行安装或拆卸。

参照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8通过第一湿度传感器41、第二湿度传感器42、第一光敏传感器43和第二光敏传感器44检测得到的数据分别与预设的安全值和极限值比较,并驱使防护片31切换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控制模块8的具体控制流程为:

s1、接收接收来自第一湿度传感器41、第二湿度传感器42、第一光敏传感器43和第二光敏传感器44的检测信号并分析检测数据;

s2、判断四组检测数据是否大于预设基准值,

若各组检测数据均小于或等于安全值,则执行s31;

若各组检测数据中任意一项大于安全值,且小于或等于极限值,则执行s32;

若各组检测数据中任意一项大于极限值,则执行s33;

s31、若防护片31处于打开状态,则使防护片31保持打开状态;

若防护片31处于闭合状态,则使防护片31切换至打开状态;

s32、判断图像采集镜头12是否进行人脸识别,

若图像采集镜头12处于人脸识别状态,则执行s321;

若图像采集镜头12未处于人脸识别状态,则执行s322;

s321、若防护片31处于打开状态,则在图像采集镜头12获取人脸信息5秒后,使防护片31切换至闭合状态;

若防护片31处于闭合状态,则切换至打开状态,并在图像采集镜头12获取人脸信息5秒后,使防护片31切换至闭合状态;

s33、若防护片31处于打开状态,则执行使防护片31切换至闭合状态;

若防护片31处于闭合状态,则使防护片31保持闭合状态。

通过这种方式,该设备可实现针对不同的天气条件自动切换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在减少人工操作的同时,也减少了测温镜头的误报和损毁的可能,并且可以及时处理传感器的信号并作出判断,增加了热成像镜头2的使用效率。

参照图4和图5,当检测湿度和检测光照强度都小于预设安全值时,防护片31打开,不遮挡防护腔24;当检测湿度和检测光照强度任一数据大于预设安全值且小于预设极限值时,防护片31可在人脸识别时暂时开启,通道接到指令后,超过5秒防护片31自动关闭;当检测湿度和检测光照强度任一数据大于预设极限值时,防护片31处于闭合,此时人脸识别的结果作为唯一开启通道的数据判断标准。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检测模块检测到雨水或光照强度高于预设基准值时,输出检测信号给控制模块8,控制模块8输出执行信号驱使驱动模块5工作,使防护片31切换至闭合状态。此时外壳23通过防护片31形成一个遮挡防护腔24的罩体,从而防止雨水或阳光进入防护腔24的内部,进而达到防护效果。当检测模块检测到雨水或光照强度低于预设基准值时,输出检测信号给控制模块8,控制模块8输出执行信号驱使驱动模块5工作,使防护片31切换至打开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各防护片31可从多个方向自动对镜头进行保护,达到更好的防护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

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