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肝脏原位癌诊断标记物。
背景技术:
肿瘤(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
吲哚菁绿(icg)主要用于诊断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炎,对职业和药物中毒性肝病的诊断极有价值。也可用于循环系统功能(心输出量、平均循环时间或异常血流量)的检查测定。
原位癌又称bowen氏病,好发于角结膜交界处,肿瘤与邻近正常组织有明显界限。上皮的恶性肿瘤局限在了皮肤或粘膜内,还没有通过皮肤或粘膜下面的基底膜侵犯到真皮组织,更没有发生浸润和远处转移的状态。因此,原位癌有时也被称为“浸润前癌”或“0期癌”。因此对于原位癌的诊断可以有效的预防原位癌发展成为浸润癌,在原位癌时期对其进行治疗,防止其发展为浸润癌后发生转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诊断标记物,以解决肝脏原位癌诊断难度高,不易发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肿瘤诊断标记物,包括活性成分icg。
其中,所述肿瘤为肝脏原位癌。
本发明公开了icg的一种新用途,通过细胞及动物实验验证,发现icg对肝脏原位癌具有检测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正常裸鼠icg注射18h后活体成像;
图2为图1中正常裸鼠活体成像结束裸鼠解剖图;
图3为肝脏原位癌裸鼠icg注射18h后活体成像;
图4为图3中肝脏原位癌裸鼠活体成像结束裸鼠解剖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复苏hep3b细胞并扩增,收集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采用pkh26染液对hep3b细胞进行标记。
(2)裸鼠(6只)采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进行麻醉,右上腹切口1-2cm,逐层分离暴露右肝叶,注入pkh26标记的hep3b细胞100μl(细胞数目约为5×106个),随后逐层缝合备用。
(3)饲养30d,经尾静脉注射icg(0.5mg/kg),注射0.5h、1h、2h、4h、8h、24h、48h、72h、1w、2w、3w后进行活体成像检测。
活体成像结果显示,正常裸鼠在icg注射18h后在肝脏已经看不到荧光,说明icg已经从肝脏完全代谢。肝脏原位癌模型的裸鼠在icg注射18h后,可以在肝脏的位置看到点状荧光,荧光面积较小,说明icg仍然在部分肝脏组织中残留。将裸鼠解剖看到肝脏位置有一黄豆大小的肿瘤,为发出荧光的位置。因此,我们认为icg在肝脏原位癌的代谢速度较正常肝脏慢,icg可以作为肝脏原位癌诊断的标志物。
1.一种肿瘤诊断标记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活性成分icg。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诊断标记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肿瘤为肝脏原位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