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心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2094发布日期:2020-10-09 18:26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岩心清洗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心清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岩心清洗器。



背景技术:

岩心是研究和了解地下地质和矿产情况的重要实物地质资料,在项目地质勘查工作或工程的需要,使用环状岩心钻头及其他取心工具,从钻孔内取出的圆柱状岩石样品,钻探工程取出的岩心表面,大部分含有泥浆冲洗液及泥皮,现阶段岩心取出后钻机人员使用水桶的等容器进行人工清洗,这种方式使得岩心清洗不彻底、不干净,影响地质人员观察、编录,同时为了避免岩心成分污染,一桶水只能用一次,造成了大量的废水。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岩心清洗器,通过电动机圆筒转动,圆筒内部毛滚刷对岩心进行清洗,解决了传统人工清洗不彻底、不干净,影响地质人员观察、编录,清洗时产生大量的废水等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岩心清洗器包括底座、轴承a、轴承b、圆筒、包裹体、外齿圈、支杆、电机、齿轮、岩心架;所述的底座两端上方安装轴承a和轴承b;所述的轴承a、轴承b采用防水密封轴承;圆筒穿过轴承a和轴承b并与两个轴承的内侧固定,圆筒的一端从轴承a一侧伸出,伸出部位设置外齿圈,外齿圈与齿轮咬合,齿轮与电机连接,电机机身与底座固定;所述的轴承a和轴承b外侧设置包裹体,包裹体与圆筒外侧形成横截面为环形的空腔,空腔上设置有进水口用于向环形空腔注水;空腔下方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置手阀;所述的圆筒处于包裹体内的筒身上环形设置多个注水孔,圆筒内侧设置毛刷构成清洗腔;所述的轴承a和轴承b外侧中部沿圆筒两端固定四根支杆,四根支杆端部向圆筒筒口延伸出边沿构成托架用于托住岩心架;所述的岩心架是通过两个弧形条及弧形条之间的多个连接条构成的槽形结构,槽形结构槽边上设置外沿,外沿向槽形结构两端的槽口伸出。

优选的,所述的圆筒带有外齿圈的一端的筒口向内弯折形成环形隔档。

优选的,所述的岩心架向槽形结构槽口伸出的外沿端部连接形成拉手。

优选的,所述的电机采用减速电机,圆筒的滚动速度控制在60r/min-80r/min。

优选的,所述的圆筒长度为50cm,圆筒内径为6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清洗器整体体积小,方便运输,将喷射水冲洗和旋转毛刷刷洗结合,与相比于人工清洗,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清洗效率,节约了水资源,清洗的更加干净、彻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岩心清洗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岩心清洗器的清洗腔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岩心清洗器的岩心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轴承a2、轴承b3、圆筒4、包裹体5、进水口6、外齿圈7、支杆8、电机9、齿轮10、岩心架11、连接条12、拉手13、外沿14、弧形条15、排污口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及使用方式请参阅图1,一种岩心清洗器包括底座1、轴承a2、轴承b3、圆筒4、包裹体5、外齿圈7、支杆8、电机9、齿轮10、岩心架11;所述的底座1两端上方安装轴承a2和轴承b3;圆筒4穿过轴承a2和轴承b3并与两个轴承的内侧固定,圆筒4的一端从轴承a2一侧伸出,伸出部位设置外齿圈7,外齿圈7与齿轮10咬合,齿轮10与电机9连接,电机9机身与底座1固定;开动电机9,通过齿轮10和外齿圈7可带动圆筒4在底座1上滚动;所述的轴承a2和轴承b3外侧设置包裹体5,包裹体5与圆筒4外侧形成横截面为环形的空腔,空腔上设置有进水口6用于向环形空腔注水;空腔下方设置有排污口16,排污口16上设置手阀,清洗时若有泥沙进入空腔,带清洗完成后打开手阀通过排污口16排出;所述的圆筒4处于包裹体5内的筒身上环形设置多个注水孔,圆筒4内侧设置毛刷构成清洗腔;所述的轴承a2和轴承b3外侧中部沿圆筒4两端固定四根支杆8,四根支杆8端部向圆筒4筒口延伸出边沿构成托架用于托住岩心架11;所述的岩心架11是通过两个弧形条15及弧形条15之间的多个连接条12构成的槽形结构,槽形结构槽边上设置外沿14,外沿14向槽形结构两端的槽口伸出;使用时,关闭排污口16上的手阀,岩心架11内部放置岩心,岩心架11外沿14搭在支杆8构成的托架上,使得岩心架11不与圆筒4内侧接触,清洗时,圆筒4滚动,其内部毛刷对岩心进行刷洗,同时从进水口6注入高压水,水从圆筒4上的注水孔喷出,射在岩心体上,具体操作时,用手将岩心架11上的岩心从左边进口送入转动的圆筒4内至右边取出,完整的一边清洗工作完成,完成后将岩心按顺序放入岩性箱,同时打开排污口16上的手阀对注水空腔内泥沙排干净。

具体的,所述的轴承a2、轴承b3采用防水密封轴承,保持内部密封条件,保证内部压力。

具体的,所述的圆筒4带有外齿圈7的一端的筒口向内弯折形成环形隔档,避免清洗后的泥水从圆筒4带有外齿圈7的一端大量流流出,污染外齿圈7,出现故障。

具体的,所述的岩心架11向槽形结构槽口伸出的外沿14端部连接形成拉手13,拉手13方便岩心架11支杆8构成的托架上拖拉。

具体的,所述的电机9采用减速电机,圆筒4的滚动速度控制在60r/min-80r/min;速度过快影响注水孔出水,速度过慢则出现毛刷对岩心刷洗不干净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的圆筒4长度为50cm,圆筒4内径为65mm,体积小,方便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岩心清洗器,包括:底座、轴承a、轴承b、圆筒、包裹体、外齿圈、支杆、电机、齿轮、岩心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两端上方安装轴承a和轴承b;所述的轴承a、轴承b采用防水密封轴承;圆筒穿过轴承a和轴承b并与两个轴承的内侧固定,圆筒的一端从轴承a一侧伸出,伸出部位设置外齿圈,外齿圈与齿轮咬合,齿轮与电机连接,电机机身与底座固定;所述的轴承a和轴承b外侧设置包裹体,包裹体与圆筒外侧形成横截面为环形的空腔,空腔上设置有进水口用于向环形空腔注水;空腔下方设置有排污口,排污口上设置手阀;所述的圆筒处于包裹体内的筒身上环形设置多个注水孔,圆筒内侧设置毛刷构成清洗腔;所述的轴承a和轴承b外侧中部沿圆筒两端固定四根支杆,四根支杆端部向圆筒筒口延伸出边沿构成托架用于托住岩心架;所述的岩心架是通过两个弧形条及弧形条之间的多个连接条构成的槽形结构,槽形结构槽边上设置外沿,外沿向槽形结构两端的槽口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带有外齿圈的一端的筒口向内弯折形成环形隔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岩心架向槽形结构槽口伸出的外沿端部连接形成拉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采用减速电机,圆筒的滚动速度控制在60r/min-8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岩心清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筒长度为50cm,圆筒内径为6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心清洗器,包括底座、轴承A、轴承B、圆筒、包裹体、外齿圈、支杆、电机、齿轮、岩心架;底座两端上方安装轴承A和轴承B;圆筒穿过轴承A和轴承B并与两个轴承的内侧固定,圆筒的一端设置外齿圈,外齿圈与齿轮咬合,齿轮与电机连接;轴承A和轴承B外侧设置包裹体,包裹体与圆筒外侧形成横截面为环形的空腔,空腔上设置进水口和排污口;圆筒处于包裹体内的筒身上环形设置多个注水孔,圆筒内侧设置毛刷构成清洗腔;轴承A和轴承B外侧中部沿圆筒两端固定四根支杆构成托架用于托住岩心架;清洗器通过电动机圆筒转动,圆筒内部毛滚刷对岩心进行清洗相比于人工清洗,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清洗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文;费得亮;牛索安;党孝锋;史久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海煤炭地质一0五勘探队
技术研发日:2020.01.10
技术公布日:2020.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