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视觉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5099发布日期:2020-10-28 11:44阅读:86来源:国知局
机器视觉检测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机器视觉检测平台。



背景技术:

产品在组装完成后,各个部件在进行组装的过程中,组装的位置会有所偏差,在一些位置需要高度精确的产品中,各个部件组装的位置就需要十分的准确;此外,很多产品需要进行产品的尺寸以及其他缺陷的检测。现在一般通过人工进行检测,检测的准确度较低,并且人工检测效率也较低,亦会产生漏检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机器视觉检测平台,用于提高检测效率和精确度,并且避免漏检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内设置有检测平台,所述检测平台上设置有用于调整产品放置位置的调整组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偏差的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位于所述调整组件上方,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摄像头和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带动所述摄像头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设置有显示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组件包括若干个挡板,所述挡板之间形成矩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整组件还包括若干个气缸,所述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块,所述挡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推块一一对应,所述推块穿过所述开口带动产品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移动组件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与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滑轨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滑轨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在两根所述第一滑轨之间,所述第三滑轨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上,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三滑轨上分别设置有电缸,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三滑轨通过所述电缸带动所述摄像头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摄像头通过所述电缸沿着所述第三滑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摄像头与所述第三滑轨之间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所述圆环位于所述摄像头下方,所述圆环的中心轴与所述摄像头的中心轴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滑轨上固定连接有激光打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产品放置在挡块之间,通过气缸带动推块的移动,使得推块推动产品移动,准确的定位产品进行检测前的初始位置,然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通过电缸带动摄像头移动,通过摄像头对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进行捕捉检测,无需通过人工对产品中各部件进行检测,增加了检测效率,也确保了检测的准确率,避免人工检测出现失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检测组件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检测组件;111、摄像头;12、移动组件;121、第一滑轨;122、第二滑轨;123、第三滑轨;124、电缸;2、检测平台;21、调整组件;211、挡板;212、气缸;3、显示器;4、推块;41、开口;5、连接块;51、圆环;6、激光打标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机器视觉检测平台2,包括机架1,机架1内设置有检测平台2,检测平台2上设置有用于调整产品放置位置的调整组件21,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偏差的检测组件11,检测组件11位于调整组件21上方,检测组件11包括摄像头111和移动组件12,移动组件12带动摄像头111移动。机架1上设置有显示器3,显示器3能够在检测组件11对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偏差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显示出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偏差的数值。第三滑轨123上固定连接有激光打标机6,在摄像头111对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进行检测后,每检测一个部件,激光打标机6都会在部件上做上标记,以表示部件安装位置是否准确。

参照图1所示,调整组件21包括若干个挡板211,挡板211之间形成矩形结构,矩形结构更好的适应产品的形状,便于产品放置。调整组件21还包括若干个气缸212,气缸212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气缸2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块4,挡板211上设置有开口41,开口41与推块4一一对应,推块4穿过开口41带动产品在水平方向上移动,通过气缸212带动推块4移动,使得推块4推动产品移动,准确的定位产品进行检测前的初始位置。

参照图1和图2所示,移动组件12包括第一滑轨121、第二滑轨122与第三滑轨123,第一滑轨121设置有两根,两根第一滑轨121平行设置,第二滑轨122滑动连接在两根第一滑轨121之间,第三滑轨123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122上,第一滑轨121、第二滑轨122与第三滑轨123上分别设置有电缸124,第二滑轨122与第三滑轨123通过电缸124带动摄像头11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摄像头111通过电缸124沿着第三滑轨12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使得第一滑轨121、第二滑轨122和第三滑轨123通过电缸124带动摄像头111移动,通过摄像头111对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进行捕捉检测。

参照图1和图2所示,摄像头111与第三滑轨123之间通过连接块5固定连接,连接块5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51,圆环51位于摄像头111下方,圆环51的中心轴与摄像头111的中心轴重合,圆环51用于保护摄像头111在移动过程中不与产品发生碰撞,造成摄像头111的损坏,也利于摄像头111的拍摄。

工作原理:将产品放置在挡块之间,通过气缸212带动推块4的移动,使得推块4推动产品移动,准确的定位产品进行检测前的初始位置,然后第一滑轨121、第二滑轨122和第三滑轨123通过电缸124带动摄像头111移动,通过摄像头111对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进行捕捉检测,检测出的数据显示在显示器3上,并且激光打标机6在各个部件上做上标记,以表示各个部件安装位置是否准确。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内设置有检测平台(2),所述检测平台(2)上设置有用于调整产品放置位置的调整组件(2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偏差的检测组件(11),所述检测组件(11)位于所述调整组件(21)上方,所述检测组件(11)包括摄像头(111)和移动组件(12),所述移动组件(12)带动所述摄像头(111)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显示器(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21)包括若干个挡板(211),所述挡板(211)之间形成矩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组件(21)还包括若干个气缸(212),所述气缸(212)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气缸(21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推块(4),所述挡板(211)上设置有开口(41),所述开口(41)与所述推块(4)一一对应,所述推块(4)穿过所述开口(41)带动产品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12)包括第一滑轨(121)、第二滑轨(122)与第三滑轨(123),所述第一滑轨(121)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第一滑轨(121)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滑轨(122)滑动连接在两根所述第一滑轨(121)之间,所述第三滑轨(123)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滑轨(122)上,所述第一滑轨(121)、所述第二滑轨(122)与所述第三滑轨(123)上分别设置有电缸(124),所述第二滑轨(122)与所述第三滑轨(123)通过所述电缸(124)带动所述摄像头(11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摄像头(111)通过所述电缸(124)沿着所述第三滑轨(123)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111)与所述第三滑轨(123)之间通过连接块(5)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5)底部固定连接有圆环(51),所述圆环(51)位于所述摄像头(111)下方,所述圆环(51)的中心轴与所述摄像头(111)的中心轴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滑轨(123)上固定连接有激光打标机(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机器视觉检测平台,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机架,机架内设置有检测平台,检测平台上设置有用于调整产品放置位置的调整组件,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偏差的检测组件,检测组件位于调整组件上方,检测组件包括摄像头和移动组件,将产品放置在挡块之间,通过气缸带动推块的移动,使得推块推动产品移动,准确的定位产品进行检测前的初始位置,然后第一滑轨、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通过电缸带动摄像头移动,通过摄像头对产品中各部件安装位置进行捕捉检测,无需通过人工对产品中各部件进行检测,增加了检测效率,也确保了检测的准确率,避免人工检测出现失误。

技术研发人员:徐志鹏;曹松晓;蒋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中久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16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