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10942发布日期:2021-05-04 10:14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属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石墨管是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用于定量测定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配件,现有技术中,通过对石墨管通电,利用石墨管自身电阻和流过石墨管的电流使管壁发热。发热的石墨管管壁将热量辐射到被测物质上,被测物质吸收热量发生原子化过程。

没有平台的石墨管在加热时,被测物质直接与石墨管管壁接触,被测物质接触管壁部分加热快,容易先被加热后进行原子化,后续管壁持续升温,超过原子化温度后,被测物质容易发生再结合。

中国专利文件cn205373489u公开了一种增大加热管内壁传热面积的石墨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管的内壁设有多个以所述石墨管轴心为轴、沿所述石墨管长度方向延伸且均匀阵列分布的用于增大管内壁传热面积的齿状沟槽,所述齿状沟槽是相邻内齿之间形成的截面为类梯形或类三角形的沟槽,所述内齿是由齿尖、齿根和齿高构成,所述石墨管的横截面为内齿轮形或内锯齿形。该石墨管提高了整体的传热能力和传热面积,但并不能解决石墨管内被测物质加热时容易被加热原子化后在结合的问题。

有鉴于此,设计一种带平台结构的石墨管是十分有必要的,在有平台的石墨管中,被测物质不会直接与石墨管管壁接触,被测物质的原子化是在整个石墨管内部都达到原子化温度后进行的,不会发生再结合现象,实现恒温原子化。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实现恒温原子化,保证被测物质不会在石墨管内发生再结合现象,同时,平台与石墨管为分体式,加工难度小,加工精度高,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包括石墨管、支撑架和平台,石墨管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石墨管外侧对称设置支撑架,石墨管内设置平台。

优选的,平台为弧型结构,方便贴合石墨管内壁,平台两端设置弧型挡板,防止被测物质流出。

进一步优选的,平台两侧设置3个支撑脚,2个支撑脚设置于平台一侧,1个支撑脚设置于另一侧,3个支撑脚构成三角形结构,通过三角形结构保证平台在石墨管内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平台与石墨管管壁的直接接触,降低管壁与平台之间的热传导,使得热量主要以热辐射的形式进行传递,消除了石墨管管中心的低温区,使得被测物质受热均匀,被测物质的原子化是在整个石墨管内达到原子化温度后进行的,被测物质原子化后不容易发生再结合。

优选的,平台为热解石墨材料制作。

优选的,石墨管上设有进样孔,方便放入被测物质。

优选的,支撑架为工字型结构。

使用时,将平台放入石墨管内,被测物质放入平台,然后支撑架接通电极,对石墨管进行加热,石墨管内温度达到原子化温度后,被测物质吸收热量发生原子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石墨管内设置平台,实现恒温原子化,保证被测物质不会在石墨管内发生再结合现象,同时,平台与石墨管为分体式,加工难度小,加工精度高,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的平台上设置支撑脚,平台通过支撑脚放置于石墨管内,避免了常规的石墨管内开槽后插入平台的结构,降低了对石墨管的损伤,解决了管壁开槽易碎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平台上设置支撑脚,避免了平台与石墨管管壁的直接接触,降低管壁与平台之间的热传导,使得热量主要以热辐射的形式进行传递,消除了石墨管管中心的低温区,使得被测物质受热均匀,被测物质的原子化是在整个石墨管内达到原子化温度后进行的,被测物质原子化后不容易发生再结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台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架;2、石墨管;3、平台;4、支撑脚;5、进样孔;6、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包括石墨管2、支撑架1和平台3,石墨管2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石墨管2外侧对称设置支撑架1,石墨管2内设置平台3。平台3为弧型结构,方便贴合石墨管2内壁,平台3两端设置弧型挡板6,防止被测物质流出。

平台3两侧设置3个支撑脚4,2个支撑脚4设置于平台3一侧,1个支撑脚4设置于另一侧,3个支撑脚4构成三角形结构,通过三角形结构保证平台在石墨管内的稳定性,同时避免了平台与石墨管管壁的直接接触,降低管壁与平台之间的热传导,使得热量主要以热辐射的形式进行传递,消除了石墨管管中心的低温区,使得被测物质受热均匀,被测物质的原子化是在整个石墨管内达到原子化温度后进行的,被测物质原子化后不容易发生再结合,平台为热解石墨材料制作。

使用时,将平台放入石墨管2内,被测物质放入平台,然后支撑架1接通电极,对石墨管2进行加热,石墨管2内温度达到原子化温度后,被测物质吸收热量发生原子化。

实施例2:

一种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石墨管2上设有进样孔5,方便放入被测物质。

实施例3:

一种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不同之处在于,支撑架1为工字型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石墨管、支撑架和平台,石墨管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石墨管外侧对称设置支撑架,石墨管内设置平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其特征在于,平台为弧型结构,平台两端设置弧型挡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其特征在于,平台两侧设置3个支撑脚,2个支撑脚设置于平台一侧,1个支撑脚设置于另一侧,3个支撑脚构成三角形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其特征在于,平台为热解石墨材料制作。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其特征在于,石墨管上设有进样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其特征在于,支撑架为工字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体式平台结构的石墨管,属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技术领域,结构包括石墨管、支撑架和平台,石墨管为中空圆柱体结构,石墨管外侧对称设置支撑架,石墨管内设置平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石墨管内设置平台,实现恒温原子化,保证被测物质不会在石墨管内发生再结合现象,同时,平台与石墨管为分体式,加工难度小,加工精度高,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刘汝强;王殿春;胡晓静;吴思华;周清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国晶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22
技术公布日:2021.05.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