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2364发布日期:2021-07-20 16:15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当电力系统中的电力元件(如发电机、线路等)或电力系统本身发生了故障危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时,能够向运行值班人员及时发出警告信号,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这些事件发展的一种自动化措施和设备。实现这种自动化措施的成套设备,一般通称为继电保护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在电网中的运用已经较为普遍,进行继电保护试验时,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将继电保护测试线接入继电保护插针中,然后工作人员用手将插针继直接搭于继电保护设备的端子中,通过插针对二次回路进行测试,工作人员手动插针搭接容易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还存在手指触碰到插针的导电部分,发生工作人员触电的意外,存在安全隐患,不利于继电保护试验的进行,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避免人体直接触碰导电体,降低意外触电的可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包括继电保护插入装置,所述继电保护插入装置前端设有插入端,所述继电保护插入装置右端面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内腔上下贯穿有连接杆,所述连接套前端面纵向设有第一条形孔,所述第一条形孔内腔设有第一螺栓,所述连接杆左右两端设有套筒,所述套筒左右两端贯穿有套杆,所述套杆左端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相对面左端设有辅助定位块,所述推杆前端面横向中心轴线处设有齿条,所述套杆内腔左侧前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上下端面中心处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插入端一侧的连接轴贯穿套杆远离插入端一端面,所述连接轴端面设有安装孔,所述齿条与齿轮相齿合。

优选的,所述套筒与套杆相匹配,且套筒前端面纵向设有第二条形孔,所述第二条形孔内腔设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一端贴合套筒前端面。

优选的,所述套筒和连接套外部分别粘接有第二绝缘套和第一绝缘套,所述第一绝缘套和第二绝缘套均为橡胶绝缘套。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二螺栓的螺帽直径分别大于第一条形孔和第二条形孔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套杆右端设有阻挡,且阻挡板的面积大于套杆右端面的面积。

优选的,所述辅助定位块的夹持面设有防滑绝缘垫,且防滑绝缘垫的表面为波浪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套筒、连接套、第一条形孔、第一螺栓、第二条形孔和第二螺栓,利用第一螺栓固定连接套的位置,第二螺栓均固定两侧套筒的位置,可以将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固定在继电保护设备端子外侧,避免意外滑动发生接触不良的情况。

2、采用齿条、齿轮、推杆和套杆,旋转连接轴带动齿轮旋转,齿轮带动齿条平移保证推杆可以从套杆中伸缩,避免手动插针搭接继电保护端子,避免意外触电的可能,可以提高继电保护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继电保住专用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继电保护插入装置;2、插入端;3、辅助定位块;4、推杆;5、齿条;6、齿轮;7、安装孔;9、套筒;10、套杆;11、连接轴;12、连接杆;13、第一条形孔;14、连接套;15、第一绝缘套;16、第一螺栓;17、第二条形孔;18、第二绝缘套;19、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包括继电保护插入装置1,继电保护插入装置1前端设有插入端2,继电保护插入装置1右端面设有连接套14,连接套14内腔上下贯穿有连接杆12,连接套14前端面纵向设有第一条形孔13,第一条形孔13内腔设有第一螺栓16,练级杆12与连接套14相匹配,且连接杆12可以为圆锥形,也可以为方形状,保证带动继电保护插入装置1顺利上下移动。

请参阅图1,连接杆12左右两端设有套筒9,套筒9左右两端贯穿有套杆10,套杆10左端活动连接有推杆4,推杆4相对面左端设有辅助定位块3,推杆4前端面横向中心轴线处设有齿条5,套杆10内腔左侧前部设有齿轮6,齿轮6上下端面中心处设有连接轴11,连接轴11远离插入端2一侧的连接轴11贯穿套杆10远离插入端2一端面,连接轴11端面设有安装孔7,齿条5与齿轮6相齿合,推杆4与套杆10相匹配,且推杆4上下端面均设有滑槽,且套杆1内腔上下端面设有相匹配的滑条,保证推杆4的稳定性,且套杆10内腔左侧上下端面均设有与连接轴11相匹配凹槽,保证连接轴11能够带动齿轮6正常旋转。

请参阅图1,套筒9与套杆10相匹配,且套筒9前端面纵向设有第二条形孔17,第二条形孔17内腔设有第二螺栓19,第二螺栓19一端贴合套筒9前端面,保证套筒9能够稳定固定在套杆10的外端面,且套杆10方形状,保证齿条5能够更好的与齿轮6齿合。

请参阅图1,套筒9和连接套14外部分别粘接有第二绝缘套18和第一绝缘套15,第一绝缘套15和第二绝缘套18均为橡胶绝缘套,套筒9和连接套14外部均设有树脂粘接剂,保证橡胶能够与金属完全粘接,保证在移动套筒9和连接套14的时候,手部不会触电。

请参阅图1,套杆10右端设有阻挡,且阻挡板的面积大于套杆10右端面的面积,保证继电保护插入装置1需要需要插入口时,套筒9向右移动,避免套筒9脱离套杆10外部。

请参阅图1,辅助定位块3的夹持面设有防滑绝缘垫,且防滑绝缘垫的表面为波浪型结构,可以在夹持端子或者其他固定物的时候增加摩擦力,使得夹持更加稳固。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了六边形螺帽,请参阅图1,第一螺栓16与第二螺栓19的螺帽直径分别大于第一条形孔13和第二条形孔17的宽度,拧松第一螺栓16与第二螺栓19,可以保证调节连接套14与套筒9的位置,保证插入端2能够完全插入端子排或者继电器的两端,六边形螺帽可以锁紧连接套14和套筒9,保证定位结构稳定,避免滑动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

相对于实施例1增加了六边形螺帽,可以保证调节连接套14与套筒9的位置,保证插入端2能够完全插入端子排或者继电器的两端,六边形螺帽可以锁紧连接套14和套筒9,保证定位结构稳定,避免滑动造成接触不良的情况,可以提高继电保护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包括继电保护插入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保护插入装置(1)前端设有插入端(2),所述继电保护插入装置(1)右端面设有连接套(14),所述连接套(14)内腔上下贯穿有连接杆(12),所述连接套(14)前端面纵向设有第一条形孔(13),所述第一条形孔(13)内腔设有第一螺栓(16),所述连接杆(12)左右两端设有套筒(9),所述套筒(9)左右两端贯穿有套杆(10),所述套杆(10)左端活动连接有推杆(4),所述推杆(4)相对面左端设有辅助定位块(3),所述推杆(4)前端面横向中心轴线处设有齿条(5),所述套杆(10)内腔左侧前部设有齿轮(6),所述齿轮(6)上下端面中心处设有连接轴(11),所述连接轴(11)远离插入端(2)一侧的连接轴(11)贯穿套杆(10)远离插入端(2)一端面,所述连接轴(11)端面设有安装孔(7),所述齿条(5)与齿轮(6)相齿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9)与套杆(10)相匹配,且套筒(9)前端面纵向设有第二条形孔(17),所述第二条形孔(17)内腔设有第二螺栓(19),所述第二螺栓(19)一端贴合套筒(9)前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9)和连接套(14)外部分别粘接有第二绝缘套(18)和第一绝缘套(15),所述第一绝缘套(15)和第二绝缘套(18)均为橡胶绝缘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栓(16)与第二螺栓(19)的螺帽直径分别大于第一条形孔(13)和第二条形孔(17)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10)右端设有阻挡,且阻挡板的面积大于套杆(10)右端面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定位块(3)的夹持面设有防滑绝缘垫,且防滑绝缘垫的表面为波浪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继电保护专用连接装置,包括继电保护插入装置,继电保护装置前端设有插入端,继电保护装置右端面设有连接套,连接套内腔上下贯穿有连接杆,连接套前端面纵向设有第一条形孔,第一条形孔内腔设有第一螺栓,连接杆左右两端设有套筒,套筒左右两端贯穿有套杆,套杆左端活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相对面左端设有辅助定位块,推杆前端面横向中心轴线处设有齿条,套杆内腔左侧前部设有齿轮,齿轮上下端面中心处设有连接轴,连接轴远离插入端一侧的连接轴贯穿套杆远离插入端一端面,连接轴端面设有安装孔,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避免手动插针搭接继电保护端子,避免意外触电的可能,可以提高继电保护实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诺
技术研发日:2020.09.26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