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31631发布日期:2021-07-20 16:14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有害气体是指对人或动物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或者说对入和动物的健康虽无影响,但使人或动物感到不舒服,影响人或动物舒适度的气体。如nh3、h2s和co等。气体检测仪是一种气体泄露浓度检测的仪器仪表工具,其中包括:便携式气体检测仪、手持式气体检测仪、固定式气体检测仪、在线式气体检测仪等。主要利用气体传感器来检测环境中存在的气体种类,气体传感器是用来检测气体的成份和含量的传感器。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到作业场所空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不仅直接影响作业者的安全与健康,而且污染周边环境。特别是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生产过程,有毒气体危害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企业生产过程中急性中毒事故时有发生,许多作业场所有毒气体浓度大大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严重威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控制有毒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毒气体的危害,必须首先对作业场所空气中,以及排放到大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的组成、性质、数量等进行检测、分析,根据气体检测仪分析结果,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治理,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

然而,目前在进行有害气体检测时,通常需要进行长时间检测才能得到准确数据,但是长时间在此环境下检测对工作人员安全容易造成巨大影响;其次,在对有害气体检测过程中常有污染物进行检测室,不仅影响检测结果,还极易损坏检测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旨在解决检测环境不适合工作人员长时间工作且检测装置容易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前壳体、后壳体电化学传感器、报警器和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设置于所述后壳体上,所述前壳体正面设置有垫片,所述前壳体侧面边缘设置有四个凹槽,所述后壳体下方设置有所述电化学传感器,所述后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后壳体上方设置有电源杆,所述电源杆上设置有直角连接板,所述电源杆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源杆左端设置有第一螺母,所述电源杆右端设置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报警器,所述后壳体后端面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三角设置有三个通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直角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电化学传感器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下方设置有脚架底座,所述脚架底座通过第一铰链与下连杆活动连接,所述下连杆通过第二铰链与上连杆活动连接,所述电化学传感器和所述报警器与所述控制器和电池电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

更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内部设置有超高亮led发光二极管,所述超高亮led发光二极管外部设置有灯罩。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化学传感器下方与所述上连杆螺纹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后端面涂有磁铁涂层。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螺纹连接,所述后壳体与所述连接板焊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电池采用锂聚合物电池,开路电压为3.6v。

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通孔、支架和连接板,使得操作人员仅需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检测环境下,待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保证了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垫片和凹槽,便于针对不同检测环境在前壳体外设置保护罩,不仅使得检测结果更为准确,还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隐藏支架后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支架后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隐藏支架后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5电化学传感器2、报警器4和支架8,其特征在于:前壳体1设置于后壳体5上,前壳体1正面设置有垫片11,前壳体1侧面边缘设置有四个凹槽12,后壳体5下方设置有电化学传感器2,后壳体5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后壳体5上方设置有电源杆3,电源杆3上设置有直角连接板7,电源杆3内部设置有电池,电源杆3左端设置有第一螺母32,电源杆3右端设置有第二螺母31,第二螺母31右端固定连接有报警器4,后壳体5后端面设置有连接板6,连接板6三角设置有三个通孔61,连接板6与直角连接板7固定连接,电化学传感器2下方设置有支架8,支架8下方设置有脚架底座81,脚架底座81通过第一铰链82与下连杆83活动连接,下连杆83通过第二铰链84与上连杆85活动连接,电化学传感器2和报警器4与控制器和电池电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

报警器4内部设置有超高亮led发光二极管,超高亮led发光二极管外部设置有灯罩41,多角度清晰可见,能有效警示操作人员。

电化学传感器2下方与上连杆85螺纹连接,将支架8与电化学传感器2连接起来且方便拆卸。

连接板6后端面涂有磁铁涂层,便于固定于工厂或车间大型设备上进行测量。

前壳体1和后壳体5螺纹连接,便于拆卸及时维修,后壳体5与连接板6焊接,固定紧密。

电池采用锂聚合物电池,开路电压为3.6v,在满足工作电压的前提下用聚合物电解质,比离子电池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进行气体检测前,首先将支架8的上连杆85与电化学传感器2下方螺纹连接,根据不同检测环境的不同污染物选择相对的保护罩通过凹槽12固定于垫片11上,然后打开本实用新型并将其置于待检测环境中;进行检测时,控制器控制电源杆3内的电池供电,气体通过保护罩进入前壳体1,电化学传感器2经过一段时间后即可准确测出对应有害气体浓度并将对应信号传递至控制器,当待测气体浓度低于规定浓度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4正常亮度,当待测气体浓度高于或等于规定浓度时,控制器控制报警器4中的超高亮led发光二极管开始最大功率工作,进行警报。

关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首先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通孔61、支架8和连接板6,使得操作人员仅需将本实用新型置于检测环境下,待一段时间后即可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保证了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其次,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垫片11和凹槽12,便于针对不同检测环境在前壳体1外设置保护罩,不仅使得检测结果更为准确,还延长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前壳体(1)、后壳体(5)电化学传感器(2)、报警器(4)和支架(8),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设置于所述后壳体(5)上,所述前壳体(1)正面设置有垫片(11),所述前壳体(1)侧面边缘设置有四个凹槽(12),所述后壳体(5)下方设置有所述电化学传感器(2),所述后壳体(5)内部设置有控制器,所述后壳体(5)上方设置有电源杆(3),所述电源杆(3)上设置有直角连接板(7),所述电源杆(3)内部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源杆(3)左端设置有第一螺母(32),所述电源杆(3)右端设置有第二螺母(31),所述第二螺母(31)右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报警器(4),所述后壳体(5)后端面设置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三角设置有三个通孔(61),所述连接板(6)与所述直角连接板(7)固定连接,所述电化学传感器(2)下方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下方设置有脚架底座(81),所述脚架底座(81)通过第一铰链(82)与下连杆(83)活动连接,所述下连杆(83)通过第二铰链(84)与上连杆(85)活动连接,所述电化学传感器(2)和所述报警器(4)与所述控制器和电池电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器(4)内部设置有超高亮led发光二极管,所述超高亮led发光二极管外部设置有灯罩(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传感器(2)下方与所述上连杆(85)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6)后端面涂有磁铁涂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体(1)和所述后壳体(5)螺纹连接,所述后壳体(5)与所述连接板(6)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采用锂聚合物电池,开路电压为3.6v。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环境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环境检测用有害气体检测装置,包括前壳体、后壳体电化学传感器、报警器和支架,前壳体设置于后壳体上,前壳体正面设置有垫片,前壳体侧面边缘设置有四个凹槽,后壳体下方设置有电化学传感器,后壳体内部设置有控制器,后壳体上方设置有电源杆,电源杆上设置有直角连接板,后壳体后端面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三角设置有三个通孔,电化学传感器下方设置有支架,支架下方设置有脚架底座,脚架底座通过第一铰链与下连杆活动连接,下连杆通过第二铰链与上连杆活动连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设置,保证了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不仅使得检测结果更为准确,还延长了检测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沈镔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恒信环保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9
技术公布日:2021.07.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