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60248发布日期:2021-06-15 20:06阅读:290来源:国知局
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感应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发生器就是利用正压气源产生负压的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经济和小型的真空元器件,这使得在有压缩空气的地方,或在一个气动系统中同时需要正负压的地方获得负压变得十分容易和方便。真空发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中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塑料及机器人等领域。

在真空发生器使用过程中,希望能自动控制其正压气源的输送,因此压力感应装置被有效的用于真空发生器中。但是现有的压力感应装置通常与真空发生器相互独立,压力感应装置外置在真空发生器外,通过信号线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造成压力感应装置的稳定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外置式压力感应装置应用于真空发生器造成稳定性较低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

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真空发生器正压气体的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一传感器壳体,所述传感器壳体固定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阀体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内置在所述传感器壳体内,所述传感器壳体上设有通气口,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联通所述通气口;

所述传感器壳体上设有通线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穿过所述通线孔并通过所述阀体内部线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控制端有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真空发生器的阀体设置有与真空接头连接的气路,传感器壳体固定在阀体上时,通气口与气路联通,则通气口与真空接头联通,最终实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与真空接头联通,以使压力传感器实时感应真空接头处流经的压力值,当真空发生器为保持型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值来控制真空发生器的控制端,如真空阀和破空阀等电磁阀,实现稳定的闭环控制及负压的保持功能。本实用新型将传感器壳体直接固定于真空发生器的阀体上,实现一种一体化内置结构,控制线直接走阀体内部预先挖设的线路,控制线不会暴露于外部环境,大大避免了其损坏问题,由于一体化内置结构,也大大减少了压力传感器损坏问题,相对于外置结构,稳定性更加高。

所述传感器壳体上设有销孔,所述传感器壳体通过开口销穿过销孔后固定于真空发生器的阀体上。

所述传感器壳体位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电磁阀下方,所述销孔位于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外侧;

所述传感器壳体位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接头上方。将传感器壳体固定时,传感器壳体的外侧通过开口销固定在阀体上,传感器壳体的内侧直接通过电磁阀下压固定,致使传感器壳体位于电磁阀和真空接头之间的阀体上。

所述通气口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贴紧所述通气口并与所述通气口联通。

所述传感器壳体内可拆卸的设置有钢珠。

所述传感器壳体内还设有用于显示压力值的线路板,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线路板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线路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壳体外。本实用新型分为带压力表和不带压力表两种结构,压力表的设置可以将压力感应器感应的压力值实时的进行显示。当不需要压力表时,将传感器壳体内的线路板取出,压力表拆除,将钢珠压在传感器壳体内即可。

所述传感器壳体上设有信号孔,所述压力表通过信号线穿过所述信号孔与所述线路板有线连接。

所述通线孔处和所述信号孔处均设有密封结构密封。密封结构如密封垫圈等。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内置结构的压力感应装置相对于外置结构稳定性更好,可根据需要选择带压力表和不带压力表的结构,应用于保持型真空发生器中,可闭环控制真空发生器的电磁阀,实现负压保持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至图3,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包括传感器壳体1,传感器壳体1固定于真空发生器的阀体2上。传感器壳体1上设有销孔,传感器壳体1通过开口销3穿过销孔后固定于阀体2上。优选的,传感器壳体1位于真空发生器的电磁阀4下方,销孔位于传感器壳体1的外侧,传感器壳体1位于真空发生器的真空接头5上方。如图3中所示,销孔位于左侧。将传感器壳体1固定时,传感器壳体1的外侧通过开口销3固定在阀体2上,传感器壳体1的内侧直接通过电磁阀4下压固定,致使传感器壳体1位于电磁阀4和真空接头5之间的阀体2上。通过上述设计后的传感器壳体1相对于真空发生器而言形成了一体化内置结构。

传感器壳体1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用于显示压力值的线路板,线路板为可选项。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真空发生器正压气体。传感器壳体1上设有通气口,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联通通气口。优选的,通气口设置在传感器壳体1的底部,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贴紧通气口并与通气口联通。传感器壳体1上设有通线孔,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穿过通线孔并通过阀体2内部线路与真空发生器的控制端有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真空发生器的阀体2设置有与真空接头5连接的气路,传感器壳体1固定在阀体2上时,通气口与气路联通,则通气口与真空接头5联通,最终实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与真空接头5联通,以使压力传感器实时感应真空接头5处流经的压力值,当真空发生器为保持型时,通过压力传感器感应的压力值来控制真空发生器的控制端,如真空阀和破空阀等电磁阀,实现稳定的闭环控制及负压的保持功能。

本实用新型将传感器壳体1直接固定于真空发生器的阀体2上,实现一种一体化内置结构,控制线直接走阀体2内部预先挖设的线路,控制线不会暴露于外部环境,大大避免了其损坏问题,由于一体化内置结构,也大大减少了压力传感器损坏问题,相对于外置结构,稳定性更加高。

传感器壳体1内可拆卸的设置有钢珠。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线路板的信号输入端,线路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压力表,压力表可拆卸的设置在传感器壳体1外。传感器壳体1上设有信号孔,压力表通过信号线穿过信号孔与线路板有线连接。通线孔处和信号孔处均设有密封结构密封。密封结构如密封垫圈等。

本实用新型分为带压力表和不带压力表两种结构,压力表的设置可以将压力感应器感应的压力值实时的进行显示。当不需要压力表时,将传感器壳体1内的线路板取出,压力表拆除,将钢珠压在传感器壳体1内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包括用于检测真空发生器正压气体的压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传感器壳体,所述传感器壳体固定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阀体上;

所述压力传感器内置在所述传感器壳体内,所述传感器壳体上设有通气口,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联通所述通气口;

所述传感器壳体上设有通线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穿过所述通线孔并通过所述阀体内部线路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控制端有线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壳体上设有销孔,所述传感器壳体通过开口销穿过销孔后固定于真空发生器的阀体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壳体位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电磁阀下方,所述销孔位于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外侧;

所述传感器壳体位于所述真空发生器的真空接头上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口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壳体的底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贴紧所述通气口并与所述通气口联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壳体内可拆卸的设置有钢珠。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壳体内还设有用于显示压力值的线路板,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线路板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线路板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压力表,所述压力表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传感器壳体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壳体上设有信号孔,所述压力表通过信号线穿过所述信号孔与所述线路板有线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线孔处设有密封结构密封。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孔处设有密封结构密封。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结构为密封垫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力感应装置。真空发生器用压力感应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还包括传感器壳体,传感器壳体固定于真空发生器的阀体上;压力传感器内置在传感器壳体内,传感器壳体上设有通气口,压力传感器的感应端联通通气口;传感器壳体上设有通线孔,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线穿过通线孔并通过阀体内部线路与真空发生器的控制端有线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体化内置结构的压力感应装置相对于外置结构稳定性更好,应用于保持型真空发生器中,可闭环控制真空发生器的电磁阀,实现负压保持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曾愉深;彭乾帅;芦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行益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27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