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32959发布日期:2021-06-25 16:39阅读: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



背景技术: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如何准确鉴定一个人的身份、保护信息安全,已成为一个必须解决的关键社会问题。传统的身份认证由于极易伪造和丢失,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目前最为便捷与安全的解决方案无疑就是生物识别技术。它不但简洁快速,而且利用它进行身份的认定;如今人像识别技术已经日趋完善,数据分析技术高速进步,但用于数据采集的终端设备却受到设备定位的限制,无法跨高度采集位于不同高度的信息,现有监控设备无法才加高度高于监控设备的数据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来满足有特殊人群的用板需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底座、支柱、装配柱、装配环、转杆、转动座和摄像头,底座和装配柱分别装配于支柱的两端,装配环套接于装配柱的外部,转杆与装配环转动连接,转动座固定安装于转杆的末端,摄像头转动安装于转动座的上侧,所述支柱的外侧一体成型有装配槽,所述装配槽内嵌入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装配柱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限位槽;

进一步,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齿槽,所述装配环的外部均匀安装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装配有与齿槽相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所述装配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

进一步,所述支柱的后侧设有接线管;

进一步,所述转杆与装配环的转动连接处由电机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的电动组件均通过线路连接到外部控制设施,工作人员通过外部控制设施来控制转杆转动可调整摄像头采集数据的高度,通过控制电动机能够驱动齿轮转动,带动装配环沿装配柱上下移动,通过控制转动座的电机能够控制摄像头转动,从而达到扩大数据采集范围的效果,该设备上设置两个摄像头的目的是在下侧摄像头正常数据采集工作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另一个摄像头可以进行特异性数据采集,提高设备的推广价值,底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够识别从设备下穿行的人或动物,从而判断前方被识别对象是否通过了该区域。将采集的数据与被识别人实现存储的习惯信息进行数据比对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支柱、3装配柱、4装配环、5转杆、6转动座、7摄像头、8顶盖、9限位槽、10齿槽、11电动机、12装配槽、1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4接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在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参见图1-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包括底座1、支柱2、装配柱3、装配环4、转杆5、转动座6和摄像头7,底座1和装配柱3分别装配于支柱2的两端,装配环4套接于装配柱3的外部,转杆5与装配环4转动连接,转动座6固定安装于转杆5的末端,摄像头7转动安装于转动座6的上侧,支柱2的外侧一体成型有装配槽12,装配槽12内嵌入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

装配柱3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限位槽9;

限位槽9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齿槽10,装配环4的外部均匀安装有电动机11,电动机11的输出端装配有与齿槽10相啮合的齿轮;

装配柱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8;

支柱2的后侧设有接线管14;

转杆5与装配环4的转动连接处由电机控制。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该设备的电动组件均通过线路连接到外部控制设施,工作人员通过外部控制设施来控制转杆5转动可调整摄像头7采集数据的高度,通过控制电动机11能够驱动齿轮转动,带动装配环4沿装配柱3上下移动,通过控制转动座6的电机能够控制摄像头7转动,从而达到扩大数据采集范围的效果,该设备上设置两个摄像头7的目的是在下侧摄像头正常数据采集工作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另一个摄像头7可以进行特异性数据采集,提高设备的推广价值,底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能够识别从设备下穿行的人或动物,从而判断前方被识别对象是否通过了该区域。将采集的数据与被识别人实现存储的习惯信息进行数据比对分析。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包括底座(1)、支柱(2)、装配柱(3)、装配环(4)、转杆(5)、转动座(6)和摄像头(7),底座(1)和装配柱(3)分别装配于支柱(2)的两端,装配环(4)套接于装配柱(3)的外部,转杆(5)与装配环(4)转动连接,转动座(6)固定安装于转杆(5)的末端,摄像头(7)转动安装于转动座(6)的上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的外侧一体成型有装配槽(12),所述装配槽(12)内嵌入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柱(3)的外表面均匀开设有限位槽(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9)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齿槽(10),所述装配环(4)的外部均匀安装有电动机(11),所述电动机(11)的输出端装配有与齿槽(10)相啮合的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柱(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2)的后侧设有接线管(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5)与装配环(4)的转动连接处由电机控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人体习惯的无感智能操作装置,包括底座、支柱、装配柱、装配环、转杆、转动座和摄像头,底座和装配柱分别装配于支柱的两端,装配环套接于装配柱的外部,转杆与装配环转动连接,转动座固定安装于转杆的末端,摄像头转动安装于转动座的上侧,通过控制转动座的电机能够控制摄像头转动,该设备上设置两个摄像头的目的是在下侧摄像头正常数据采集工作不受干扰的前提下,另一个摄像头可以进行特异性数据采集,提高设备的推广价值,底部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能够识别从设备下穿行的人或动物,从而判断前方被识别对象是否通过了该区域。将采集的数据与被识别人实现存储的习惯信息进行数据比对分析。

技术研发人员:杨厚鑫;梁聪;葛飞;李洋;朱晓龙;王其锋;刘树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优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30
技术公布日:2021.06.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