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8553297发布日期:2022-01-19 15:51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属于白刚玉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2.白刚玉是人造磨料的一种,三氧化二铝(al2o3)含量在97.5%以上,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钠等成分,呈白色。白刚玉具有纯度高、自锐性好、耐酸碱腐蚀、耐高温、热态性能稳定的特点,应用广泛。正常的白刚玉价格较昂贵,且均有一定的组成、密度、包装等要求。白刚玉在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回收料,由于经过使用后性能已经丧失,无法按照原有用途使用,已变成固体废弃物,如要对其回收利用则需进行酸洗,此过程会消耗大量的酸,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如过进口的白刚玉是废弃的回收料,不仅企业将遭受经济方面的损失,也会给我国带来环境污染的巨大风险,为此对白刚玉回收料的真伪鉴别非常重要。
3.当前对白刚玉的产品已有明确的要求,包括型号、成分、粒度、磁性物、密度、包装等。但对于回收料的鉴别方法却没有规范、易于操作的方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
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6.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感官检验:
8.观察样品是否有明显可见的夹杂物;
9.(2)磁性吸附处理:
10.利用磁性物质对样品进行吸附,观察是否有可见的物质被吸出;
11.(3)粒度测试:
12.对样品的密度及粒度分布进行测试;
13.(4)烧失量测定:
14.对样品进行烧失量测试;
15.(5)检测判定:
16.根据上述步骤(1)-(4)的检测结果,判定被检样品是否为白刚玉回收料。
17.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观察样品采用的是肉眼或显微镜方式进行观察。
18.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的磁性物质为磁铁。
19.进一步的,步骤(4)中所述的烧失量测试时所用的温度为500-1000℃。
20.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的判定标准是将检测结果与gb/t2479-2008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判定是否为白刚玉回收料。
21.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2.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此方法能够根据白刚玉的自身
特性,对样品进行有效的鉴别,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易于推广应用,对白刚玉回收料的真伪鉴别及市场规范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鲜明,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进一步详细说明。这应当理解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适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是用于限定本发明。
24.实施例1
25.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6.(1)感官检验:
27.观察样品是否有明显可见的夹杂物;
28.(2)磁性吸附处理:
29.利用磁性物质对样品进行吸附,观察是否有可见的物质被吸出;
30.(3)粒度测试:
31.对样品的密度及粒度分布进行测试;
32.(4)烧失量测定:
33.对样品进行烧失量测试;
34.(5)检测判定:
35.根据上述步骤(1)-(4)的检测结果,判定被检样品是否为白刚玉回收料。
36.步骤(1)中的观察样品采用的是肉眼或显微镜方式进行观察。
37.步骤(2)中的磁性物质为磁铁。
38.步骤(4)中的烧失量测试时所用的温度为1000℃。
39.步骤(5)中的判定标准是将检测结果与gb/t2479-2008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判定是否为白刚玉回收料。
40.本实施例1对一批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样品检测结果为:高夹杂、高含量磁性物质的吸出、比正常产品宽的粒度分布、负烧失量,从而判定样品为白刚玉回收料。
41.实施例2
42.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3.(1)感官检验:
44.观察样品是否有明显可见的夹杂物;
45.(2)磁性吸附处理:
46.利用磁性物质对样品进行吸附,观察是否有可见的物质被吸出;
47.(3)粒度测试:
48.对样品的密度及粒度分布进行测试;
49.(4)烧失量测定:
50.对样品进行烧失量测试;
51.(5)检测判定:
52.根据上述步骤(1)-(4)的检测结果,判定被检样品是否为白刚玉回收料。
53.步骤(1)中的观察样品采用的是肉眼或显微镜方式进行观察。
54.步骤(2)中的磁性物质为磁铁。
55.步骤(4)中的烧失量测试时所用的温度为500、1000℃。
56.步骤(5)中的判定标准是将检测结果与gb/t2479-2008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判定是否为白刚玉回收料。
57.本实施例2对一批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样品检测结果为:低夹杂、低含量磁性物质的吸出、正常粒度分布、零烧失,从而判定样品为白刚玉正常产品。
58.实施例3
59.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0.(1)感官检验:
61.观察样品是否有明显可见的夹杂物;
62.(2)磁性吸附处理:
63.利用磁性物质对样品进行吸附,观察是否有可见的物质被吸出;
64.(3)粒度测试:
65.对样品的密度及粒度分布进行测试;
66.(4)烧失量测定:
67.对样品进行烧失量测试;
68.(5)检测判定:
69.根据上述步骤(1)-(4)的检测结果,判定被检样品是否为白刚玉回收料。
70.步骤(1)中的观察样品采用的是肉眼或显微镜方式进行观察。
71.步骤(2)中的磁性物质为磁铁。
72.步骤(4)中的烧失量测试时所用的温度为500℃。
73.步骤(5)中的判定标准是将检测结果与gb/t2479-2008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判定是否为白刚玉回收料。
74.本实施例3对一批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样品检测结果为:低夹杂、零含量磁性物质的吸出、和正常产品类似的粒度分布、高烧失(烧失量为正值,大于0.1%),从而判定样品为白刚玉回收料。
75.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对是否是白刚玉回收料的鉴别有重要的意义。
76.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感官检验:观察样品是否有明显可见的夹杂物;(2)磁性吸附处理:利用磁性物质对样品进行吸附,观察是否有可见的物质被吸出;(3)粒度测试:对样品的密度及粒度分布进行测试;(4)烧失量测定:对样品进行烧失量测试;(5)检测判定:根据上述步骤(1)-(4)的检测结果,判定被检样品是否为白刚玉回收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观察样品采用的是肉眼或显微镜方式进行观察。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磁性物质为磁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烧失量测试时所用的温度为500-10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的判定标准是将检测结果与gb/t2479-2008的标准数据进行比对,从而判定是否为白刚玉回收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属于白刚玉测试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感官检验、(2)磁性吸附处理、(3)粒度测试、(4)烧失量测定、(5)检测判定。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鉴别白刚玉回收料的方法,此方法能够根据白刚玉的自身特性,对样品进行有效的鉴别,本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易于推广应用,对白刚玉回收料的真伪鉴别及市场规范有重要的意义。的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余淑媛 杨左军 李勇 冯均利 廖文忠 杨俊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10.15
技术公布日:2022/1/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