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隔离舱内负压有效性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9208发布日期:2021-10-30 10:18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隔离舱内负压有效性的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隔离舱的检测技术,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负压隔离舱内负压有效性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负压隔离舱是一种用于检验检疫、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与检测以及对染疫人进行临时隔离的舱体式设备。该类设备可以简便快捷地让病人或疑似患者进入舱内,达到“封闭”传染源及时有效地将传染性患者与易感人群完全隔离的目的。在常规工作环境下,负压隔离舱可以在舱体内部形成负压环境(与舱体外部相对),阻止致病性微生物感染源从舱体内部泄漏到舱外。除隔离感染源外,负压隔离舱内也可以配备相应实验设备,开展诸如核酸检测及试剂分析等工作。
3.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移动式负压隔离舱被广泛地应用于医院发热门诊、人群密集的火车站和机场等地的集中隔离点,移动负压隔离舱的应用范围或场景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无负压隔离室的相邻的区域(诸如机场的海关控制区域),可以适当移动使用,避免重复建设负压隔离室带来资源浪费;二是用于突发的、大量的入境人群采集样本的需求,与固定负压隔离室联合使用,缓解固定负压隔离室承载量不足的问题;三是无负压隔离室的区域,在发现染疫人后,为其提供临时隔离留验区域;四是指定隔离点或其他医疗机构为工作人员或待检人员提供生物安全屏障。
4.因此,负压有效性是负压隔离舱计量、检测以及校准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
5.现有技术中,负压有效性的检测是在通道门或者物流传递舱窗的缝隙处,通过现场产生烟雾对不同区域的气流流向进行示踪,检测人员用肉眼观察气流的流向进而定性判断出压力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发生烟雾的技术方法无统一规定或者推荐,目前主要采用气溶胶发生装置、明火(如燃烧香烟)发烟等。另外,虽然负压隔离舱自身安装有压力表,可以从其读数上掌握负压的数值,然而该压力表的数值是否准确,存在较大的疑问;若检测人员携带作为标准器的压力表接入负压隔离舱的压力系统内进行校验或检测,存在着管路拆装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在穿着隔离服的工作条件下。
6.总之,现有的装置或方法对负压隔离舱负压有效性参数的现场检测存在以下缺陷:
7.1)准确度不可控;
8.2)示踪物体方向不可控、不稳定;
9.3)存在安全隐患且现场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10.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隔离舱内负压有效性的检测装置。
11.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12.一种负压隔离舱内负压有效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13.包括数字压差计、进气管路以及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通过单向进气阀与所述数字压差计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出气管路通过单向出气阀与所述数字压差计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路的中段采用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所述进气管路的中点处内径最小;所述出气管路的中段采用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所述出气管路的中点处内径最小;所述进气管路以及所述出气管路均采用经过硫化的弹性橡胶制成。
14.所述进气管路的长度短于所述出气管路的长度。
15.所述进气管路的长度与所述出气管路的长度之比为1:2。
16.所述进气管路中点处的内径与所述进气管路外端的内径之比为 1:2。
17.所述出气管路中点处的内径与所述出气管路外端的内径之比为 1:2。
1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负压隔离舱内负压有效性的检测装置,能够快速、无损地判定被测舱内环境负压的有效性,定量获得负压的数值大小以及要求负压的建立时间。测试过程简单便捷,提高了检测及校准过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避免使用明火发生烟雾造成的安全风险以及污染检测人员的安全风险。由于采用了单向进气阀和单向出气阀,确保测试压差期间气流的单向流动,进而保证了数字压差计读数的稳定性,能够更精准地计算出有效负压的建立时间。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工况条件下对负压隔离舱的负压有效性指标进行检测,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携带等特点。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1.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负压隔离舱内负压有效性的检测装置,包括数字压差计11、进气管路12以及出气管路13,进气管路通过单向进气阀14与数字压差计的进气口相连通;出气管路通过单向出气阀15与数字压差计的出气口相连通。
22.出气管路13包括出气管路的外段132、出气管路的中段131以及出气管路的内段133,出气管路的外段132以及出气管路的内段133均为直通管道且两者内径相同,出气管路的中段131采用两端大中间小的凹陷结构,出气管路的中段133中最小内径处即出气管路13的中点位置。
23.进气管路12包括进气管路的外段122、进气管路的中段121以及进气管路的内段123,进气管路的外段122以及进气管路的内段123均为直通管道且两者内径相同,进气管路的中段121采用两端大中间小的凹陷结构,进气管路的中段123中最小内径处即进气管路12的中点位置。
24.进气管路以及出气管路均采用经过硫化的弹性橡胶制成,橡胶通常具有良好的形变能力,经过硫化的橡胶不易受潮进而避免吸附污垢,因此,在检测工作中采用橡胶材料作为主体结构可以确保管道内不堵塞、不对数字压差计造成污染。
25.特别是,当进气管路的长度与出气管路的长度之比为1:2,进气管路中点处的内径与进气管路外端的内径之比为1:2,出气管路中点处的内径与出气管路外端的内径之比为
1:2,此时,在现场工况条件下数字压差计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响应工作,示数变化稳定,测试结果准确可靠且重复性良好,同时便于操作、易于携带。
26.使用时,关闭待测试的负压隔离舱舱体内所有门窗,打开数字压差计的电源,进行压力示数的校零,即确保此时读数为零。将进气管路的弧形凹陷放置在负压隔离舱待测压差区域相邻的门或传递窗的底部缝隙中,并确保凹陷处与门或窗的缝隙相贴合,进气管路的外端置于负压隔离舱的舱体外;出气管路与数字压差计在待测试舱内。开启待测试隔离舱的全部通风装置(若有排风时,应将排风开到最大)。开启数字压差计的读数与计时功能,待压力读数达到预设的技术标准要求值后停止计时,再记录若干组压力读数来评估负压隔离舱内负压的稳定度。
27.检测工作结束后,可以将进气管路、出气管路以及数字压差计之间的连接断除,将数字压差计的数值归零。可使用洗耳球挤压,使干洁空气依次经过单向进气管、数字压差计和单向出气管,起到对装置内部清洁、消毒作用。
28.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用于测试正压环境的有效性。
29.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而并非用作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负压隔离舱内负压有效性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数字压差计、进气管路以及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通过单向进气阀与所述数字压差计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出气管路通过单向出气阀与所述数字压差计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路的中段采用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所述进气管路的中点处内径最小;所述出气管路的中段采用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所述出气管路的中点处内径最小;所述进气管路以及所述出气管路均采用经过硫化的弹性橡胶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的长度短于所述出气管路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的长度与所述出气管路的长度之比为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中点处的内径与所述进气管路外端的内径之比为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路中点处的内径与所述出气管路外端的内径之比为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隔离舱内负压有效性的检测装置,包括数字压差计、进气管路以及出气管路,所述进气管路通过单向进气阀与所述数字压差计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出气管路通过单向出气阀与所述数字压差计的出气口相连通;所述进气管路的中段采用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所述出气管路的中段采用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所述进气管路以及所述出气管路均采用经过硫化的弹性橡胶制成。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无损地判定被测舱内环境负压的有效性,定量获得负压的数值大小以及要求负压的建立时间。测试过程简单便捷,提高了检测及校准过程的准确度和稳定性,避免使用明火发生烟雾造成的安全风险以及污染检测人员的安全风险。风险以及污染检测人员的安全风险。风险以及污染检测人员的安全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施禅臻 陈启悦 王莉 张爱亮 刘悦 丁臻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1.03.17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