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15424发布日期:2021-11-03 15:37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涉及硬度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


背景技术:

2.硬度计一般运用在工业检测上,主要是通过测量工件的硬度,来判断工件是否达到硬度标准,而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硬度计往往比较笨重不方便携带,技术便携式的硬度计也是有一节很长的线然后再连接探头,就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使探头和硬度计一体方便携带和使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包括硬度计本体、第一冲击体和第二冲击体,所述硬度计本体包括第一竖直内腔和第二竖直内腔,所述第二竖直内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竖直内腔和外界,所述第一竖直内腔和第二竖直内腔分别与所述第一冲击体和第二冲击体相适配,所述第二竖直内腔内壁设有包裹所述竖直内腔的线圈,所述线圈连接所述硬度计本体,所述第一竖直内腔上端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能吸附所述第一冲击体,所述第一冲击体与所述第二冲击体之间连接连接杆,所述第二冲击体具有冲击装置,所述第一冲击体始终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内,冲击过程中所述第一冲击体始终不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下端底面接触。
5.进一步,所述电磁铁设有通孔,所述硬度计本体设有第三竖直内腔,所述第三竖直内腔上壁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连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三竖直内腔相适配,所述限位板连接凸起,所述凸起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第一竖直内腔内。
6.进一步,所述硬度计本体上设有显示器、按键区和打印区,所述硬度计本体连接所述显示器、按键区和打印区。
7.进一步,所述显示器位于所述按键区上方,所述打印区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侧面,所述打印区位于所述按键区下方。
8.进一步,所述线圈距离第二竖直内腔底部1cm~2cm处。
9.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属第一冲击体和第二冲击体通过所述连接杆一体成型,并通过所述第一冲击体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内使具有冲击装置的所述第二冲击体不离开所述硬度计本体,使用时先对所述电磁铁通电使其产生磁性吸附所述第一冲击体从而使所述第二冲击体悬空,测试时,再对所述电磁铁断电,所述第一冲击体和所述第二冲击体在重力的重用下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冲击体从所述第二竖直内腔穿出通过设置的冲击装置撞击测试件表面,回弹后经过位于所述第二竖直内腔的线圈后被采集速度,最后被所述硬度计本体记录并测算出结果。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1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包括硬度计本体1、第一冲击体2和第二冲击体3,所述硬度计本体1包括第一竖直内腔4和第二竖直内腔12,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和第二竖直内腔12纵向连通并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二竖直内腔12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和外界,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和第二竖直内腔12分别与所述第一冲击体2和第二冲击体3相适配,所述第二竖直内腔12内壁设有包裹所述竖直内腔12的线圈5,所述线圈5连接所述硬度计本体1,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上端设有电磁铁6,所述电磁铁6通电时能吸附所述第一冲击体2,所述第一冲击体2上表面设有能被所述电磁铁6吸附的铁块,所述第一冲击体2与所述第二冲击体3之间连接连接杆11,所述第二冲击体3具有冲击装置,所述冲击装置为现有技术,所述冲击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冲击体3内的永久磁铁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冲击体3下端的硬质合金球,所述第一冲击体2始终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内,所述第一冲击体2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的内径,所述第二竖直内腔12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冲击体3的外径,冲击过程中所述第一冲击体2始终不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下端底面接触,所述线圈5为磁感应线圈,所述第二冲击体3内设有永久磁铁,所述第一冲击体3经过所述磁感应线圈时位于所述第二冲击体3内的永久磁铁与所述磁感应线圈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被所述硬度计本体1记录,所述硬度计本体1内设有现有技术中的硬度计系统,当所述第一冲击体2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底部时所述第二冲击体3穿出所述第二竖直内腔12。
13.为了增加所述第二冲击体3冲击被测试件的冲击力度,所述电磁铁6设有通孔,所述硬度计本体1设有第三竖直内腔9,所述第三竖直内腔9上壁连接弹簧10,所述连接弹簧10连接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与所述第三竖直内腔9相适配,所述限位板8连接凸起7,所述凸起7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内,当所述电磁铁6通道吸附所述第一冲击体2后所述第一冲击体2接触所述电磁铁6下表面同时压缩所述弹簧10,所述凸起7的外径等于所述通孔内径,所述限位板8的外径等于所述第三竖直内腔9内径。
14.所述硬度计本体1具有控制所述电磁铁6通电和断电的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
15.为了满足硬度计需求,所述硬度计本体1上设有显示器14、按键区13和打印区15,所述硬度计本体1连接所述显示器14、按键区13和打印区15。
16.为了方便打印、按键以及观察,所述显示器14位于所述按键区13上方,所述打印区15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侧面,所述打印区15位于所述按键区13下方。
17.所述线圈5距离第二竖直内腔12底部1cm~2cm处,通过设置所述线圈5的位置使述第一冲击体3经过所述磁感应线圈时位于所述第二冲击体3内的永久磁铁与所述磁感应线圈相对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被所述硬度计本体1记录。
18.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时先对所述电磁铁6通电使其产生磁性吸附所述第一冲击体2从而使所述第二冲击体3悬空,测试时,再对所述电磁铁6断电,所述第一冲击体2和所述第二冲击体3在重力的重用下向下移动,所述第二冲击体3从所述第二竖直内腔12穿出通过设
置的冲击装置撞击测试件表面,回弹后经过位于所述第二竖直内腔12的线圈5后被采集速度,最后被所述硬度计本体1记录并测算出结果。
1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硬度计本体(1)、第一冲击体(2)和第二冲击体(3),所述硬度计本体(1)包括第一竖直内腔(4)和第二竖直内腔(12),所述第二竖直内腔(12)分别连通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和外界,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和第二竖直内腔(12)分别与所述第一冲击体(2)和第二冲击体(3)相适配,所述第二竖直内腔(12)内壁设有包裹所述竖直内腔(12)的线圈(5),所述线圈(5)连接所述硬度计本体(1),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上端设有电磁铁(6),所述电磁铁(6)通电时能吸附所述第一冲击体(2),所述第一冲击体(2)与所述第二冲击体(3)之间连接连接杆(11),所述第二冲击体(3)具有冲击装置,所述第一冲击体(2)始终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内,冲击过程中所述第一冲击体(2)始终不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下端底面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铁(6)设有通孔,所述硬度计本体(1)设有第三竖直内腔(9),所述第三竖直内腔(9)上壁连接弹簧(10),所述连接弹簧(10)连接限位板(8),所述限位板(8)与所述第三竖直内腔(9)相适配,所述限位板(8)连接凸起(7),所述凸起(7)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度计本体(1)上设有显示器(14)、按键区(13)和打印区(15),所述硬度计本体(1)连接所述显示器(14)、按键区(13)和打印区(1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14)位于所述按键区(13)上方,所述打印区(15)位于所述第一竖直内腔(4)侧面,所述打印区(15)位于所述按键区(13)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5)距离第二竖直内腔(12)底部1cm~2cm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硬度检测的硬度计,包括硬度计本体、第一冲击体和第二冲击体,第二竖直内腔分别连通第一竖直内腔和外界,第二竖直内腔内壁设有包裹竖直内腔的线圈,线圈连接硬度计本体,第一竖直内腔上端设有电磁铁,电磁铁通电时能吸附第一冲击体,第二冲击体具有冲击装置,第一冲击体始终位于第一竖直内腔内,冲击过程中第一冲击体始终不与第一竖直内腔下端底面接触。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对电磁铁通电使其产生磁性吸附第一冲击体从而使第二冲击体悬空,测试时,第一冲击体和第二冲击体在重力的重用下向下移动,第二冲击体从第二竖直内腔穿出通过设置的冲击装置撞击测试件表面,最后被硬度计本体记录并测算出结果。结果。结果。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龙 冯学芳 孙树渝 杨莉 廖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里博新仪精密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2
技术公布日:2021/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