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1521发布日期:2021-12-29 16:32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


背景技术:

2.流量测量变换器是用来计量液体(比如:油)流量的设备,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缸中设有活塞组件,现有活塞组件含有前盘、皮碗和后盘,前盘、皮碗和后盘这三个零件是分散的,在往活塞缸中安装这三个零件时,需要依次装配后盘、皮碗和前盘,装配繁琐、易装错位,造成活塞组件的工作稳定性差,使流量测量变换器超差。
3.因此,采用现有活塞组件生产流量测量变换器时的工艺性不好,装配时间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难度低﹑装配时间短,且结构稳定﹑密封性好的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含有前盘、皮碗和后盘,前盘、皮碗和后盘的中心线重合,皮碗设置在前盘和后盘之间,皮碗的外径大于前盘和后盘的外径,前盘的后表面中部设有一个第一凹坑,第一凹坑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第一凹坑的中心线和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均与前盘的中心线重合;皮碗的中部设有一个定位通孔,定位通孔的中心线与皮碗的中心线重合;后盘的前表面中部设有一个凸台,凸台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凸台的中心线和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均与后盘的中心线重合;第一凹坑的内径﹑定位通孔的内径和凸台的外径相等,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和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的内径相等,前盘的后表面与皮碗的前表面连接,皮碗的后表面与后盘的前表面连接,凸台穿过定位通孔后安装在第一凹坑中。
7.前盘和后盘均为圆形盘,皮碗为圆形皮碗,第一凹坑为圆形凹坑,凸台为圆形凸台,定位通孔﹑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和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均为圆形通孔。
8.前盘的盘沿向前翻,皮碗的碗沿也向前翻,后盘为平板形盘;后盘的外径大于前盘的外径。
9.第一凹坑的坑底中部设有一个第二凹坑,第二凹坑的中心线与前盘的中心线重合,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设在第二凹坑的中部;后盘的后表面中部设有一个第三凹坑,第三凹坑的中心线与后盘的中心线重合。
10.第二凹坑和第三凹坑均为圆形凹坑,第一凹坑的深度大于第二凹坑和第三凹坑的深度。
1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12.1. 本实用新型的前盘的后表面中部设有一个第一凹坑,后盘的前表面中部设有一个凸台,皮碗的中部设有一个定位通孔,凸台穿过定位通孔后安装在第一凹坑中,从而使前盘、皮碗和后盘连接在一起,这样,在活塞组件装入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缸之前,就可
先将三个部件装配组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大大降低装配难度,而且缩短了装配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13.2. 本实用新型的前盘、皮碗和后盘组装在一起时,三个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不变,整个组件结构稳定﹑密封性好,可提高整个流量测量变换器的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14.图1为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后盘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图1中皮碗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图1中前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申请如涉及“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非是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1.实施例: 参见图1~图5,图中,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含有前盘1、皮碗2和后盘3,前盘1、皮碗2和后盘3的中心线重合,皮碗2设置在前盘1和后盘3之间,皮碗2的外径大于前盘1和后盘3的外径,前盘1的后表面中部设有一个第一凹坑4,第一凹坑4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5,第一凹坑4的中心线和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5的中心线均与前盘1的中心线重合;皮碗2的中部设有一个定位通孔7,定位通孔7的中心线与皮碗2的中心线重合;后盘3的前表面中部设有一个凸台8,凸台8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9,凸台8的中心线和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9的中心线均与后盘3的中心线重合;第一凹坑4的内径﹑定位通孔7的内径和凸台8的外径相等,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5和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9的内径相等,前盘1的后表面与2皮碗的前表面连接,皮碗2的后表面与后盘3的前表面连接,凸台8穿过定位通孔7后安装在第一凹坑4中。
22.前盘1和后盘3均为圆形盘,皮碗2为圆形皮碗,第一凹坑4为圆形凹坑,凸台8为圆形凸台,定位通孔7﹑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5和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9均为圆形通孔。
23.前盘1的盘沿向前翻,皮碗2的碗沿也向前翻,后盘3为平板形盘,没有盘沿;后盘3的外径大于前盘1的外径。
24.第一凹坑4的坑底中部设有一个第二凹坑6,第二凹坑6的中心线与前盘1的中心线重合,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5设在第二凹坑6的中部;后盘3的后表面中部设有一个第三凹坑10,第三凹坑10的中心线与后盘3的中心线重合。
25.第二凹坑6和第三凹坑10均为圆形凹坑,第一凹坑4的深度大于第二凹坑6和第三凹坑10的深度。
26.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的说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具体参数进行变更,或者对相关部件、结构及材料进行等同替代,从而形成多个具体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常见变化范围,在此不再详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含有前盘、皮碗和后盘,所述前盘、皮碗和后盘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皮碗设置在前盘和后盘之间,且所述皮碗的外径大于前盘和后盘的外径,其特征是:所述前盘的后表面中部设有一个第一凹坑,在该第一凹坑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且第一凹坑的中心线和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均与前盘的中心线重合;在所述皮碗的中部设有一个定位通孔,该定位通孔的中心线与皮碗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后盘的前表面中部设有一个凸台,该凸台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所述凸台的中心线和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均与后盘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凹坑的内径﹑定位通孔的内径和凸台的外径相等,所述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和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的内径相等,所述前盘的后表面与皮碗的前表面连接,所述皮碗的后表面与后盘的前表面连接,所述凸台穿过定位通孔后安装在第一凹坑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前盘和后盘均为圆形盘,所述皮碗为圆形皮碗,所述第一凹坑为圆形凹坑,所述凸台为圆形凸台,所述定位通孔﹑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和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均为圆形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前盘的盘沿向前翻,所述皮碗的碗沿也向前翻,所述后盘为平板形盘,且后盘的外径大于前盘的外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凹坑的坑底中部设有一个第二凹坑,该第二凹坑的中心线与前盘的中心线重合,所述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设在第二凹坑的中部;所述后盘的后表面中部设有一个第三凹坑,且该第三凹坑的中心线与后盘的中心线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凹坑和第三凹坑均为圆形凹坑,所述第一凹坑的深度大于第二凹坑和第三凹坑的深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流量测量变换器的活塞组件,该活塞组件含有中心线重合的前盘、皮碗和后盘,皮碗设置在前盘和后盘之间,前盘的后表面中部设有一个第一凹坑,第一凹坑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第一凹坑的中心线和第一活塞杆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均与前盘的中心线重合;皮碗的中部设有一个定位通孔,定位通孔的中心线与皮碗的中心线重合;后盘的前表面中部设有一个凸台,凸台的中部设有一个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凸台的中心线和第二活塞杆安装通孔的中心线均与后盘的中心线重合;第一凹坑的内径﹑定位通孔的内径和凸台的外径相等,凸台穿过定位通孔后安装在第一凹坑中。本实用新型的装配难度低﹑装配时间短,且结构稳定﹑密封性好。密封性好。密封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群 张磊 何建新 赵威 马春喜 崔晓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3
技术公布日:2021/12/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