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00225发布日期:2021-11-25 13:48阅读:70来源:国知局
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环境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环境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物理指标的监测、化学指标的监测和生态系统的监测;
3.现有技术中用于环境监测的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在机器人主体内的蓄尘室内设置有粉尘传感器,利用风机抽入外界待检测环境的空气,利用粉尘传感器来对抽入的空气中的灰尘进行检测;
4.现有技术中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在将外界环境中待监测的空气抽进到蓄尘室内检测后,检测的空气中的灰尘堆积在蓄尘室内,下次使用该检测监测环境质量时,需要对蓄尘室内堆积的灰尘进行清理,操作较为的麻烦,降低了对监测效率。
5.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申请提供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
7.本申请提供的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包括包括机器人主体,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部处的椭圆头,嵌入在椭圆头上的显示屏,所述机器人主体内设置有蓄尘室,所述机器人主体内蓄尘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粉尘传感器,所述机器人主体蓄尘室内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中间处水平穿过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中穿过有螺纹杆,所述移动块的周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刷毛,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外壁上开设开口,所述开口的内壁上开设有蓄尘室连通的通槽,所述开口中设置有挡板,所述机器人主体一侧的下方处设置有风机,所述机器人主体上连接连通蓄尘室的排风管,所述风机通过导风管连接蓄尘室。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环境监测后,可利用螺纹杆在蓄尘室内的转动,利用移动块在螺纹杆上带动凹槽中的刷毛贴紧蓄尘室内壁来回的移动,及时的清理掉蓄尘室内堆积的灰尘,操作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10.优选的,所述开口处的上下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插槽,所述挡板插进插槽中。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挡板在插槽中的移动,可在开口处打开两块挡板,方便将蓄尘室内的灰尘从通槽中扫出。
12.优选的,所述挡板插进插槽中的一侧面上连接弹簧,所述弹簧远离挡板的一端与插槽的槽壁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在打开过程中,挤压弹簧压缩,利用弹簧产生的弹
力,可在插槽中自动推回挡板,方便在开口处关闭挡板。
14.优选的,两块所述挡板相互靠近一侧面的边沿处呈倾斜面,所述移动块靠近挡板的一端呈圆台形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块带动刷毛清扫蓄尘室时,移动块移动到挡板处时,通过对挡板的挤压,可自动的推动两块挡板朝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进而自动打开开口,方便扫出灰尘。
16.优选的,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所述螺纹杆穿过蓄尘室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电机的驱动下,实现自动清扫工作,以及在清扫的过程中,自动打开挡板,扫出灰尘。
18.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器人主体的蓄尘室内设置有移动块,蓄尘室内的粉尘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质量,在检测后,利用螺纹杆在蓄尘室内的转动,移动块带动刷毛在螺纹杆上贴紧蓄尘室内壁移动,进而将蓄尘室内堆积的灰尘及时的从开口处扫出,清理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的机器人主体处的结构剖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1、机器人主体;2、椭圆头;3、显示屏;4、风机;5、排风管;6、开口;7、挡板;8、导风管;9、移动块;10、螺纹套;11、凹槽;12、刷毛;13、电机;14、螺纹杆;15、通槽;16、插槽;1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参照图1

2,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1,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上部处的椭圆头2,嵌入在椭圆头2上的显示屏3,机器人主体1内设置有蓄尘室,机器人主体1内蓄尘室的内壁上嵌入有粉尘传感器,机器人主体1蓄尘室内设置有移动块9,移动块9的中间处水平穿过有螺纹套10,螺纹套10中穿过有螺纹杆14,移动块9的周侧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中设置有刷毛12,机器人主体1的外壁上开设开口6,开口6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蓄尘室连通的通槽15,开口6中设置有挡板7,开口6处的上下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插槽16,挡板7活动的插进插槽16中,利用挡板7在插槽16中的移动,可在开口6处打开两块挡板7,方便将蓄尘室内的灰尘从通槽15中扫出,挡板7插进插槽16中的一侧面上连接弹簧17,弹簧17远离挡板7的一端与插槽16的槽壁连接,挡板在打开过程中,挤压弹簧17压缩,利用弹簧17产生的弹力,可在插槽16中自动推回挡板7,方便在开口处关闭挡板7,两块挡板7相互靠近一侧面的边沿处呈倾斜面,移动块9靠近挡板7的一端呈圆台形状,移动块带动刷毛12清扫蓄尘室时,移动块9移动到挡板7处时,通过对挡板7的挤压,可自动的推动两块挡板7朝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进而自动开放开口6,方
便扫出灰尘,机器人主体1一侧的下方处设置有风机4,机器人主体1上连接连通蓄尘室的排风管5,风机4通过导风管8连接蓄尘室,机器人主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13,螺纹杆14穿过蓄尘室的一端与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在电机13的驱动下,实现自动清扫工作,以及在清扫的过程中,自动打开挡板,扫出灰尘,粉尘传感器、电机和显示屏3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5.本申请实施例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的实施原理为:监测时,利用风机4将待检测环境中的空气通过导风管8抽进到蓄尘室内,蓄尘室的粉尘传感器对抽进的空气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构显示到显示屏3上,监测结束后,启动电机13,带动螺纹杆14在蓄尘室内转动,移动块9带动凹槽11中的刷毛12贴紧蓄尘室内壁移动,对堆积的灰尘进行清理,移动块9一端接触到挡板7上的倾斜面时,挤压两块挡板7在插槽16中朝相互远离的一侧移动,挤压弹簧17压缩,从而自动打开两块挡板7,方便将灰尘从开口6处扫出,这样既可及时的实现清理工作。
26.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包括机器人主体(1),设置在机器人主体(1)上部处的椭圆头(2),嵌入在椭圆头(2)上的显示屏(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内设置有蓄尘室,所述机器人主体(1)内蓄尘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粉尘传感器,所述机器人主体(1)蓄尘室内设置有移动块(9),所述移动块(9)的中间处水平穿过有螺纹套(10),所述螺纹套(10)中穿过有螺纹杆(14),所述移动块(9)的周侧开设有凹槽(11),所述凹槽(11)中设置有刷毛(12),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外壁上开设开口(6),所述开口(6)的内壁上开设有蓄尘室连通的通槽(15),所述开口(6)中设置有挡板(7),所述机器人主体(1)一侧的下方处设置有风机(4),所述机器人主体(1)上连接连通蓄尘室的排风管(5),所述风机(4)通过导风管(8)连接蓄尘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6)处的上下两侧内壁上开设有插槽(16),所述挡板(7)插进插槽(16)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7)插进插槽(16)中的一侧面上连接弹簧(17),所述弹簧(17)远离挡板(7)的一端与插槽(16)的槽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挡板(7)相互靠近一侧面的边沿处呈倾斜面,所述移动块(9)靠近挡板(7)的一端呈圆台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外壁上安装有电机(13),所述螺纹杆(14)穿过蓄尘室的一端与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基于机器人技术的环境监测装置,其包括包括机器人主体,设置在机器人主体上部处的椭圆头,嵌入在椭圆头上的显示屏,所述机器人主体内设置有蓄尘室,所述机器人主体内蓄尘室的内壁上设置有粉尘传感器,所述机器人主体蓄尘室内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中间处水平穿过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中穿过有螺纹杆,所述移动块的周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置有刷毛;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器人主体的蓄尘室内设置有移动块,蓄尘室内的粉尘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质量,在检测后,利用螺纹杆在蓄尘室内的转动,移动块带动刷毛在螺纹杆上贴紧蓄尘室内壁移动,进而将蓄尘室内堆积的灰尘及时的从开口处扫出,清理简单、方便,提高工作效率。率。率。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权 李会杰 孙翊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黑龙江亿臻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26
技术公布日:2021/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