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篮安全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887486发布日期:2022-02-12 12:5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吊篮安全检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吊篮安全性检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吊篮安全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2.吊篮是一种能够替代传统脚手架,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并能够重复使用的新型高处作业设备。建筑吊篮的使用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在高层多层高建筑的外墙施工、幕墙安装、保温施工和维修清洗外墙等高处作业中得到广泛认可,同时可用于大型罐体、桥梁和大坝等工程的作业,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3.目前市场上的吊篮仅凭肉眼观察预留的安全观察弧来判断安全钢丝绳是否松动,精准度有限,小位移不易察觉,容易存留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篮安全检查装置。
5.其技术方案为,包括在固定吊篮的钢丝绳端部搭接的弧形的安全观察弧以及设置在所述安全观察弧内的警报机构,所述警报机构包括密封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压阻式传感器、电源以及警报器,所述压阻式传感器中部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触杆,所述电源和警报器均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压阻式传感器的两端与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触杆的顶部与所述外壳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当外壳受到挤压时,压力触杆的底部接触压阻式传感器的上表面。警报机构整体为直径4cm、高8cm的圆柱体,在安装钢丝绳时放入安全观察弧内。
6.所述钢丝绳与所述外壳的外壁恰好接触。以便提高检察精度。
7.所述压阻式传感器包括半导体膜片和设置在半导体膜片内的扩散电阻,扩散电阻在半导体膜片内接成电桥形式;
8.当压力触杆的底部接触半导体膜片的上表面时,所述压力触杆、压阻式传感器、警报器和电源构成通电回路。
9.所述安全观察弧由端部的所述钢丝绳弯折而成,弯折后的钢丝绳通过若干个固定卡件固定,固定后的两段钢丝绳贴合,设置有所述安全观察弧的两段钢丝绳其中一段的长度大于另一段的长度,较长的所述钢丝绳的弯折部分形成安全观察弧。
10.所述外壳设置为圆弧形,所述压力触杆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外壳采用防水材料制作密封,外壳内填充有绝缘物质。避免阴雨大风天气对内部电气元件造成损坏。及时对警报机构的电源进行更换,或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充当电源。
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钢丝绳松动时会发生收缩的现象,在安全观察弧内设置警报机构,钢丝绳松动发生收缩时,对警报机构产生压力而发出警报,告知施工人员吊篮存在问题禁止施工,提高观察精度,从而使危险系数大大降
低;与每天由值班人员定时肉眼观察安全观察弧变化相比,本发明对吊篮安全钢丝绳状态能够实时进行观察,检查精度更高,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警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其中,附图标记为:1、钢丝绳;2、安全观察弧;3、警报机构;4、固定卡件;5、外壳;6、半导体膜片;7、电源;8、警报器;9、压力触杆。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7.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18.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19.实施例1
20.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篮安全检查装置,包括在固定吊篮的钢丝绳1端部搭接的弧形的安全观察弧2以及设置在安全观察弧2内的警报机构3,警报机构3包括密封的外壳5、设置在外壳5内部的压阻式传感器、电源7以及警报器8,压阻式传感器中部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触杆9,电源7和警报器8均固定在外壳5的内壁上,压阻式传感器的两端与外壳5的内壁固定连接,压力触杆9的顶部与外壳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当外壳5受到挤压时,压力触杆9的底部接触压阻式传感器的上表面。警报机构3整体为直径4cm、高8cm的圆柱体,在安装钢丝绳1时放入安全观察弧2内。
21.钢丝绳1与外壳5的外壁恰好接触。以便提高检察精度。
22.压阻式传感器包括半导体膜片6和设置在半导体膜片6内的扩散电阻,扩散电阻在半导体膜片6内接成电桥形式;
23.当压力触杆9的底部接触半导体膜片6的上表面时,压力触杆9、压阻式传感器、警报器8和电源7构成通电回路。
24.安全观察弧2由端部的钢丝绳1弯折而成,弯折后的钢丝绳1通过若干个固定卡件4固定,固定后的两段钢丝绳1贴合,设置有安全观察弧2的两段钢丝绳1其中一段的长度大于另一段的长度,较长的钢丝绳1的弯折部分形成安全观察弧2。
25.外壳5设置为圆弧形,压力触杆9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外壳5采用防水材料制作密封,外壳5内填充有绝缘物质。避免阴雨大风天气对内部电气元件造成损坏。及时对警报机构3的电源7进行更换,或采用太阳能电池板充当电源。
26.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钢丝绳1端部的固定卡件4松动时,钢丝绳1上预留的安全观察弧2受拉收缩,对警报机构3的外壳5施加压力,外壳变形,压力触杆9的底部接触半导体膜片6的上表面,电路接通,压力触杆9、压阻式传感器、警报器8和电源7构成通电回路,警报器8发出报警声。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吊篮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固定吊篮的钢丝绳(1)端部搭接的弧形的安全观察弧(2)以及设置在所述安全观察弧(2)内的警报机构(3),所述警报机构(3)包括密封的外壳(5)、设置在外壳(5)内部的压阻式传感器、电源(7)以及警报器(8),所述压阻式传感器中部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触杆(9),所述电源(7)和警报器(8)均固定在所述外壳(5)的内壁上,所述压阻式传感器的两端与所述外壳(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压力触杆(9)的顶部与所述外壳(5)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当外壳(5)受到挤压时,压力触杆(9)的底部接触压阻式传感器的上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绳(1)与所述外壳(5)的外壁恰好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阻式传感器包括半导体膜片(6)和设置在半导体膜片(6)内的扩散电阻,扩散电阻在半导体膜片(6)内接成电桥形式;当压力触杆(9)的底部接触半导体膜片(6)的上表面时,所述压力触杆(9)、压阻式传感器、警报器(8)和电源(7)构成通电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观察弧(2)由端部的所述钢丝绳(1)弯折而成,弯折后的钢丝绳(1)通过若干个固定卡件(4)固定,固定后的两段钢丝绳(1)贴合,设置有所述安全观察弧(2)的两段钢丝绳(1)其中一段的长度大于另一段的长度,较长的所述钢丝绳(1)的弯折部分形成安全观察弧(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吊篮安全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设置为圆弧形,所述压力触杆(9)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外壳(5)采用防水材料制作密封,外壳(5)内填充有绝缘物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吊篮安全检查装置,涉及建筑施工吊篮安全性检查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为,包括在固定吊篮的钢丝绳端部搭接的弧形的安全观察弧以及设置在安全观察弧内的警报机构,警报机构包括密封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压阻式传感器、电源以及警报器,压阻式传感器中部的上方设置有压力触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安全观察弧内设置警报机构,钢丝绳松动发生收缩时,对警报机构产生压力而发出警报,告知施工人员吊篮存在问题禁止施工,提高观察精度,从而使危险系数大大降低;与每天由值班人员定时肉眼观察安全观察弧变化相比,本发明对吊篮安全钢丝绳状态能够实时进行观察,检查精度更高。检查精度更高。检查精度更高。


技术研发人员:王腾飞 张占羽 陈前钟 乔元亮 徐斌 袁恒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2/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