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的试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98955发布日期:2022-10-14 18:1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的试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室内微裂试验的成型试模,属于道路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因具有承载能力强、耐久性好、稳定性能高等突出优点,多年来一直是我国路面结构基层的主要类型。虽然路面结构材料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在规定的设计使用期内,在规定的交通和环境条件下不能够发生破坏,但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往往会由于干缩而产生裂缝。裂缝的存在与扩展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强度、刚度下降或使用寿命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3.目前局部应用的预裂技术是减轻或避免水泥稳定基层反射裂缝新思路。微裂是指在基层的养护初期,使用特定设备对其进行碾压,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细微裂缝网格,用以预防较宽裂缝的产生。国内外研究表明,微裂技术可有效减少路面反射裂缝,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为将微裂技术推广到更多的实际工程中去,需要掌握水泥稳定碎石微裂后力学性能变化规律,必须进行大量的室内试验。现有的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模为圆筒结构,若采用此试模进行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件成型,微裂过程噪音大,脱模过程会对微裂效果产生一定影响。除此之外,脱模后的试件容易松散,造成试件成型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试件的成型试模,用以解决现有水泥稳定碎石试模的上述问题。
5.为达到以上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为:
6.一种用于微裂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试模,自内而外依次包括钢制试模主体和橡胶试模套具,所述钢制试模主体包括呈半圆弧形的左半模和右半模,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的两侧分别延伸有支座,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同侧支座通过螺栓和螺母固接,呈半圆弧形的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夹持形成的空间为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安置空间,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上端安置有上垫块,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下端安置有下垫块,所述橡胶试模套具包括用于安置所述钢制试模主体的橡胶底座、分别包覆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左半橡胶模和右半橡胶模。
7.所述呈半圆弧形的左半模和右半模、左半模和右半模两侧的延伸支座、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上端安置的上垫块和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下端安置的下垫块均为钢制品,钢的材质为skd11。
8.所述下垫块嵌入橡胶底座内,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同侧支座之间留有沟槽,所述左半橡胶模和右半橡胶模沿对应沟槽嵌入左半模和右半模内。
9.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上端安置的上垫块和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下端安置的下垫块为圆柱状。
10.所述包覆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左半橡胶模和右半橡胶模和用于安置所述钢制试模主体的橡胶底座为橡胶制品。
11.所述的左半橡胶模、右半橡胶模和橡胶底座通过预制模板一体成型,所述左半橡胶模和右半橡胶模呈半圆弧形,且在左半橡胶模和右半橡胶模凹侧的中间位置设有和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同侧支座之间沟槽成对应关系条状结构,所述橡胶底座为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柱体。
12.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特点和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水泥稳定碎石微裂实验试模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组合和拆卸容易,能重复使用,并能保证微裂试件在满足养护要求的前提下,减少噪音,又可以使试件不遭受破坏,使试模稳固地安置在设备上,大大节省了试件的准备时间,提高了试件的完整性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试模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左半模;2-右半模;3-支座;4-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安置空间;5-下垫块;6-上垫块;7-橡胶底座;8-左半橡胶模;9-右半橡胶模;10-螺母;11-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18.参照附图1,一种用于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微裂试模,包括了左半模1、右半模2、支座3、下垫块5、上垫块6、橡胶底座7、左半橡胶模8、右半橡胶模9以及螺母10和螺栓11。所述左半模1和右半模2可拼接为一个筒状结构,左半模1和右半模2的两侧分别延伸有支座3,左半模1和右半模2上端安置有上垫块6,在下端安置有下垫块5。左半模1、右半模2、下垫块5和上垫块6构成了一个完整钢质试模,用螺母10和螺栓11将其固接起来,最后将固接好的钢制试模嵌入橡胶底座7上,并沿左半模1和右半模2的沟槽安置相对应的左半橡胶模8和右半橡胶模9,形成最终的试模。在前期主体图示中的“上、下、左、右”无实际意义,方便叙述实验过程,具体情况可视实际条件进行调整。
19.在本实施例中,左半模1和右半模2有两个尺寸。较大的左半模1和右半模2外圆半径176mm,高230mm,板厚8mm,支座3与左半模1和右半模2高度相同,宽25mm,厚8mm的长方体,上垫块5和下垫块6的直径为150mm,高40mm,适用于直径为150mm,高为150mm的试件。较小的左半模1和右半模2外圆半径120mm,高180mm,板厚10mm,支座3与左半模1和右半模2高度相同,宽20mm,厚8mm的长方体,上垫块5和下垫块6直径为100mm,高40mm,适用于直径为100mm,高为100mm的试件。
20.支座3与左半模1和右半模2为统一整体,不可拆卸。
21.在开始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之前,首先将试模配套的下垫块5放在平整的地面
上,把达到养护要求时间的水泥稳定碎石试件放在下垫块5上,再将左半模1和右半模2相互扣在下垫块5和微裂试件上,使螺栓11穿过支座3上的圆孔,用螺母10将其固结,之后盖上垫块6,将整体嵌入橡胶支座7上,且沿左半模1和右半模2的沟槽嵌入左半橡胶模8和右半橡胶模9,形成完整试模,在相应的仪器下对其进行微裂。
22.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的试模,自内而外依次包括钢制试模主体和橡胶试模套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试模主体包括呈半圆弧形的左半模和右半模,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的两侧分别延伸有支座,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同侧支座通过螺栓和螺母固接,呈半圆弧形的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夹持形成的空间为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安置空间,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上端安置有上垫块,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下端安置有下垫块,所述橡胶试模套具包括用于安置所述钢制试模主体的橡胶底座、分别包覆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左半橡胶模和右半橡胶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的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制试模主体、上垫块、下垫块、支座均为钢制品,钢的材质为skd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的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垫块嵌入橡胶底座内,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同侧支座之间留有沟槽,所述左半橡胶模和右半橡胶模沿对应沟槽嵌入左半模和右半模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的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垫块和下垫块为圆柱状。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的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试模套具和橡胶底座为橡胶制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的试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半橡胶模、右半橡胶模和橡胶底座通过预制模板一体成型,所述左半橡胶模和右半橡胶模呈半圆弧形,且在左半橡胶模和右半橡胶模凹侧的中间位置设有和所述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同侧支座之间沟槽成对应关系的条状结构,所述橡胶底座为两个半径不同的圆柱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的试模,自内而外依次包括钢制试模主体和橡胶试模套具,钢制试模主体包括呈半圆弧形的左半模和右半模,左半模和右半模的两侧分别延伸有支座,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同侧支座通过螺栓和螺母固接,呈半圆弧形的左半模和右半模夹持形成的空间为水泥稳定碎石试件安置空间,左半模和右半模上端安置有上垫块,左半模和右半模下端安置有下垫块,橡胶试模套具包括用于安置所述钢制试模主体的橡胶底座、分别包覆左半模和右半模的左半橡胶模和右半橡胶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微裂试验的试模实用性强且操作简单,组合和拆卸容易,能重复使用,保证试件不受破坏,有助于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实验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于仲慧 蒋佳俊 陈俊成 冯琦 康爱忠 苏丽娜 马士宾 王艳荣 刘成安 杨晓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电建冀交高速公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7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