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761210发布日期:2022-04-22 10:2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试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


背景技术:

2.在进行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时,需要将劈拉试验夹具取下打开,放入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再放好上压板,然后将试件和夹具整体放在压力机上,待试验完成后,再取下夹具并清理破碎试件,同组多块试件需重复上述步骤继续试验。尤其是连续进行多组试验时,需要多次将夹具取下和放上,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采用夹持架的两个支撑臂固定压持机构的压持座,限位机构与支撑臂下端一侧连接,两个压块相互对称分别与上压持机构的压力柱和夹持架的底座连接,混凝土立方体位于两个压块之间,两个垫条位于混凝土立方体上下侧与压块的弧形面接触,限位机构对混凝土立方体进行限位,夹持架位于压力机的试验工位,试验后,复位弹簧伸展推动压力柱快速复位连续试验时无需频繁取出夹持架,劳动强度低,操作简单方便。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它包括夹持架、上压持机构、限位机构、压块和垫条;所述上压持机构的压持座与夹持架的支撑臂上端连接,限位机构与支撑臂下端连接,两个压块相互对称分别与上压持机构的压力柱和夹持架的底座连接,两个垫条分别与两个压块的弧形面接触。
5.所述夹持架包括底座一侧连接的两个支撑臂;支撑臂包括与竖直梁上端连接的水平梁,水平梁与底座相互平行,上压持机构的压持座固定于两个水平梁之间。
6.所述上压持机构包括压持座滑动配合的压力柱,位于压持座下侧面的压力柱上设置限位圈,位于压持座上侧面的压力柱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压力柱上端的挡板和压持座上侧面抵触。
7.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弹簧一端连接的直角弯板,限位弹簧另一端与支撑臂的下端一侧连接。
8.所述压块为块状体,位于块状体平整的一侧设置凹槽,位于凹槽内设置多个贯穿的连接孔,凹槽对应的另一侧为弧形面。
9.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10.采用将混凝土立方体置于两个相互对称的压块之间,压块上下两侧分别与设置垫条与压块的弧形面接触,压力机施加压力柱向下的压力,对混凝土立方体进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便于迅速清理混凝土碎裂后碎渣,清理后即可快速投入下次试验,无需取出夹持架,使得连续试验的时间缩短。
11.采用直角弯板对混凝土立方体进行限位,便于快速装载,节省时间。
12.压力机施压退出后,复位弹簧伸展推动压力柱快速复位。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块的主视示意图。
17.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18.图中:夹持架1,底座11,支撑臂12,上压持机构2,压持座21,压力柱22,限位圈23,复位弹簧24,挡板25,限位机构3,限位弹簧31,直角弯板32,压块4,凹槽41,连接孔42,弧形面43,垫条5,混凝土立方体6。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图4中,一种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它包括夹持架1、上压持机构2、限位机构3、压块4和垫条5;所述上压持机构2的压持座21与夹持架1的支撑臂12上端连接,限位机构3与支撑臂12下端连接,两个压块4相互对称分别与上压持机构2的压力柱22和夹持架1的底座11连接,两个垫条5分别与两个压块4的弧形面43接触。使用时,混凝土立方体6位于两个压块4之间,两个垫条5位于混凝土立方体6上下侧与压块4的弧形面接触,限位机构3对混凝土立方体6进行限位,夹持架1位于压力机的试验工位,试验后,复位弹簧24伸展推动压力柱22快速复位连续试验时无需频繁取出夹持架1,劳动强度低,操作简单方便。
2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夹持架1包括底座11一侧连接的两个支撑臂12;支撑臂12包括与竖直梁上端连接的水平梁,水平梁与底座11相互平行,上压持机构2的压持座21固定于两个水平梁之间。使用时,底座11和支撑臂12的水平梁构建的空间内放置混凝土立方体6。
21.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上压持机构2包括压持座21滑动配合的压力柱22,位于压持座21下侧面的压力柱22上设置限位圈23,位于压持座21上侧面的压力柱2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与压力柱22上端的挡板25和压持座21上侧面抵触。使用时,夹持架1位于压力机的试验工位上,压力机的施压端朝向上压持机构2的压力柱22上端,施压端与挡板25接触将推动压力柱22向下滑动,压缩复位弹簧24,施压完成后,施压端向上运动,复位弹簧24伸展驱动压力柱22复位,限位圈23与压持座21下侧面抵触控制压力柱22的行程。
22.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限位弹簧31一端连接的直角弯板32,限位弹簧31另一端与支撑臂12的下端一侧连接。使用时,直角弯板32的内直角面与混凝土立方体6的拐角配合,对其进行限位,使混凝土立方体6居中。
23.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压块4为块状体,位于块状体平整的一侧设置凹槽41,位于凹槽41内设置多个贯穿的连接孔42,凹槽41对应的另一侧为弧形面43。压力柱22与其中一个压块4连接时,凹槽41与压力柱22端头配合,紧固件穿过连接孔42与压力柱22连接固定;另一个压块4与底座11连接时,压块4上凹槽41的一侧与底座11上侧面接触,紧固件从底座11下侧面穿过连接孔42连接固定;因弧形面43为凸起结构,紧固件位于垫条5的两侧不与其干涉,不影响试验。
24.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夹持架(1)、上压持机构(2)、限位机构(3)、压块(4)和垫条(5);所述上压持机构(2)的压持座(21)与夹持架(1)的支撑臂(12)上端连接,限位机构(3)与支撑臂(12)下端连接,两个压块(4)相互对称分别与上压持机构(2)的压力柱(22)和夹持架(1)的底座(11)连接,两个垫条(5)分别与两个压块(4)的弧形面(43)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夹持架(1)包括底座(11)一侧连接的两个支撑臂(12);支撑臂(12)包括与竖直梁上端连接的水平梁,水平梁与底座(11)相互平行,上压持机构(2)的压持座(21)固定于两个水平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其特征是:所述上压持机构(2)包括压持座(21)滑动配合的压力柱(22),位于压持座(21)下侧面的压力柱(22)上设置限位圈(23),位于压持座(21)上侧面的压力柱(22)上套设有复位弹簧(24),复位弹簧(24)与压力柱(22)上端的挡板(25)和压持座(21)上侧面抵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限位弹簧(31)一端连接的直角弯板(32),限位弹簧(31)另一端与支撑臂(12)的下端一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压块(4)为块状体,位于块状体平整的一侧设置凹槽(41),位于凹槽(41)内设置多个贯穿的连接孔(42),凹槽(41)对应的另一侧为弧形面(43)。

技术总结
一种混凝土立方体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夹具,它包括夹持架、上压持机构、限位机构、压块和垫条,采用夹持架的两个支撑臂固定压持机构的压持座,限位机构与支撑臂下端一侧连接,两个压块相互对称分别与上压持机构的压力柱和夹持架的底座连接,混凝土立方体位于两个压块之间,两个垫条位于混凝土立方体上下侧与压块的弧形面接触,限位机构对混凝土立方体进行限位,夹持架位于压力机的试验工位,试验后,复位弹簧伸展推动压力柱快速复位连续试验时无需频繁取出夹持架,劳动强度低,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韩淋 陈文耀 唐红平 李来芳 胡洪涛 戴刚 窦立刚 刘利民 任月娟 田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12
技术公布日:202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