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9917发布日期:2022-07-23 07:5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


背景技术:

2.由于汽车尾气排放具有其特有的流动特性和温度、湿度特点,不同于一般的大气环境条件,因此要用到尾气温度传感器。目前汽车的排放出来的尾气主要通过催化转化器的活性物质进行吸收转化冷却,从而达到排放标准,而尾气的处理需要特定的温度环境,因此必须对温度进行检测。
3.排气温度传感器能直接反映了缸内燃烧状况,对于柴油机来说,排温说明缸内燃烧发生了后燃;此时气路和油路都有可能出现问题。
4.随着国六法规的实施,尾气的排放、以及完全燃烧都必须通过高温测量来实现控制,尾气测量将会对于配件的保护和尾气系统监督越来越重要。
5.如图2现有技术中排温传感器电路图,此电路存在以下问题:
6.1、排温传感器冷热端实际温度差异不明显,通过排温处理芯片数字补偿精度低,影响温度测量的准确性;
7.2、排温传感器的接地端与柴油机壳体连接,由于柴油机工作震动,容易产生电火花,造成静电和杂波干扰,不是绝对的接地零电位。


技术实现要素:

8.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9.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包括与排温传感器电路电性连接的冷端补偿电路和抗干扰电路,排温传感器的热端浸没在柴油发动机的柴油中,冷端设置在柴油发动机排气管附近,通常热端在柴油中的温度达到数百度,由于排温传感器的冷端靠近发动机排气管,冷端实际温度也相对较高,使排温传感器的冷热端温差不大,同时温差的变化产生信号扰动,直接通过排温处理芯片补偿准确性不高,而且会有延迟;通过冷端补偿电路将排温传感器冷热端产生的信号扰动消除,代替排温处理芯片补偿,使排温传感器测得的油温参数准确反馈给排温处理芯片;另外,柴油发动机工作震动会产生静电和杂波干扰,抗干扰电路消除排温传感器接地端静电和杂波干扰,使接地端电位为零。
10.进一步的,冷端补偿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电容c3、c4、c7、电解电容c5、c6和耦合器t1,电容c3两端分别与耦合器t1的第三引脚和第一引脚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和耦合器t1的第三引脚连接;耦合器t1 的第二和第四引脚并联电容c4、c7、电解电容c5和c6。
11.进一步的,抗干扰电路包括排阻r06、电容c8-c13,排阻r06右端引脚并联后与电容c8和c9连接,电容c8和c9并联后右端接地;电容c10-c13右端连接后接地,电容c10-c13左端
分别与排阻r06的r4、r6、r7和r8对应的第七、第六、第六和第六引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1、通过耦合器、二极管、电容组成的补偿电路,及时消除排温传感器冷热端产生的信号扰动,使排温传感器测得的油温参数准确反馈给排温处理芯片。
14.2、通过排阻和电容组成的抗干扰电路,及时消除排温传感器接地端杂波干扰,使接地端电压为零。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逻辑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中排温传感器电路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冷端补偿电路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抗干扰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0.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图1为逻辑框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排温传感器电路,排温传感器电路包括:与排温传感器u2电连接的排温处理芯片u3、排温处理芯片u1、电阻r1-r3,电容c1和c2,排温传感器u2的第二引脚(pt200_2)与冷端补偿电路电容c7的正极(pt200_2)连接,排温处理芯片u1的第四引脚(vout)与冷端补偿电路的二极管d1的正极(vout)连接;排温传感器u2的第三引脚(pt200_3)与抗干扰电路的排阻r06公共输出上端 (pt200_3)连接。
21.如图3本实用新型冷端补偿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电容c3、c4、c7、电解电容c5、c6和耦合器t1,电容c3两端分别与耦合器t1的第三引脚和第一引脚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2和耦合器t1的第三引脚连接;耦合器t1的第二和第四引脚并联电容c4、c7、电解电容c5和c6。
22.如图4为本实用新型抗干扰电路,包括排阻r06、电容c8-c13,排阻r06 右端引脚并联后与电容c8和c9连接,电容c8和c9并联后右端接地;电容 c10-c13右端连接后接地,电容c10-c13左端分别与排阻r06的r4、r6、r7 和r8对应的第七、第六、第六和第六引脚连接。
23.本实用新型耦合器t1型号为:744273222、二极管d1为s2m、二极管d2 为sm8s33a、电解电容c4和c5为型号为vt1h221mg105000ce0、排温传感器u2型号为pt200、排温处理芯片u3型号为lm2904、排温处理芯片u1型号为amsh17;电容c3=c4=c10=c11=c12=c13=100nf、c7=10nf、c8=c9=4.7uf;
24.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25.排温传感器的热端浸入柴油中检测油温,通常情况热端检测温度在 200-300℃,最高达到800℃,而排温传感器的冷端由于靠近柴油发动机排气口,冷端温度远高于环境温度,从而造成冷热端实际温差不大,使排温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变大;同时冷热端温度的变化还会产生电势差从而产生信号扰动,在排温传感器和排温处理芯片之间加入冷端补偿电路,通过耦合器和电容组成的冷端补偿电路对信号扰动进行震荡消除,使排温传感器的检测温度可以准确反馈给排温处理芯片;
26.排温传感器的接地端与柴油发动机外壳连接,由于发动机运转容易产生静电和杂波,在排温传感器的接地端引入抗干扰电路,通过抗干扰电路的中的排阻和电容组成的振荡滤波电路消除杂波和静电干扰,从而使排温传感器的接地端电位为零,为排温传感器电路的处理芯片提供标准的接地零电位。
27.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排温传感器电路电连接的冷端补偿电路和抗干扰电路,所述冷端补偿电路将所述排温传感器电路的排温传感器冷热端产生的信号扰动消除,使排温传感器测得的油温参数准确反馈给排温处理芯片;所述抗干扰电路消除排温传感器接地端杂波干扰,使接地端电压为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端补偿电路包括二极管d1、d2、电容c3、c4、c7、电解电容c5、c6和耦合器t1,电容c3两端分别与耦合器t1的第三引脚和第一引脚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耦合器t1的第三引脚和二极管d2连接;耦合器t1的第二和第四引脚并联电容c4、c7、电解电容c5和c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干扰电路包括排阻r06、电容c8-c13,电容c8和c9并联后与排阻r06右端公共端连接,排阻r06左端公共端接地;电容c10-c1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排阻r06的r4、r6、r7和r8对应的第七、第六、第六和第六引脚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器t1型号为74427322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气温度传感器补偿和抗干扰电路,包括与排温传感器电路电性连接的冷端补偿电路和抗干扰电路,所述冷端补偿电路将排温传感器电路的排温传感器冷热端产生的信号扰动消除,使排温传感器测得的油温参数准确反馈给排温处理芯片;所述抗干扰电路消除排温传感器接地端杂波干扰,使接地端电压为零。本实用新型通过耦合器、二极管、电容组成的补偿电路,及时消除排温传感器冷热端产生的信号扰动,使排温传感器测得的油温参数准确反馈给排温处理芯片;通过排阻和电容组成的抗干扰电路,及时消除排温传感器接地端杂波干扰,使接地端电压为零。使接地端电压为零。使接地端电压为零。


技术研发人员:唐玥 舒启帆 乔志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丰智能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9
技术公布日:2022/7/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