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41678发布日期:2022-07-05 22:20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观测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


背景技术:

2.煤矿井下需要对进行巷道变形离层观测、顶板活动规律分析等,工作面观测方法通过安设矿压观测仪器、仪表进行观测。以及煤巷、半煤岩巷锚杆、锚索支护巷道进行顶板离层观测,并填写记录牌板;进行围岩观测并分析、预报应进行顶板离层、顶底和两帮移近量监测,为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
3.目前,观测仪的结构较为复杂,使用之后无法快速的收纳,操作十分的繁琐,且携带极其的不方便,无法满足于使用者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因此提出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贯穿延伸至壳体的外部,所述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测设备,所述壳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收纳机构。
6.进一步的,所述收纳机构包括滑板,所述滑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竖杆垂直贯穿延伸至壳体的底部,所述竖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锁紧螺栓,所述壳体的表面上对称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上设置有卡槽,对于收纳机构的设置,竖杆可在壳体的内部利用滑板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到最顶端,同时可松开锁紧螺栓可将支撑板进行折叠,同时使得支撑板卡接在卡槽的内部,便于进行快速的收纳,减少占地的空间,使得在进行携带时更加的便捷,实用性更强。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板在滑槽的内部滑动,能够便于进行滑动,从而在保证滑动时的稳定性。
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泡沫套,能够便于在使用时调节一定的高度下进行固定,十分的牢固,稳定性更强。
9.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便于进行手持拿持,十分便捷。
10.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完全贯穿至壳体的内部,所述螺杆和连杆均在开口的内部进行移动,能够便于进行使用,从而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
11.进一步的,所述连杆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刻度线,可以精准调节合适位置下进行使用。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收纳机构的设置,竖杆可在壳体的内部利用滑板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到最顶端,同时可松开锁紧螺栓可将支撑板进行折叠,使得支撑板卡接在卡槽的内部,便于进行快速的收纳,减少占地的空间,使得在进行携带时更加的便捷,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的立体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的主视图。
17.图例说明:
18.1、观测设备;2、连接板;3、连杆;4、壳体;5、把手;6、收纳机构;601、卡块; 602、卡槽;603、锁紧螺栓;604、竖杆;605、底板;606、支撑板;607、连接块;608、滑板;7、旋转块;8、转杆;9、隔板;10、滑槽;11、刻度线;12、开口;13、安装板; 14、安装孔;15、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参考图1或3,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包括壳体4,壳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9,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与壳体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安装板13的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孔14,安装孔14的内部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杆15,螺杆15 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3,连杆3贯穿延伸至壳体4的外部,连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测设备1,壳体4的内底部设置有收纳机构6,壳体4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转杆8,转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7,旋转块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泡沫套,壳体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5。
20.参考图2,收纳机构6包括滑板608,滑板608设置在壳体4的内部,滑板6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604,竖杆604垂直贯穿延伸至壳体4的底部,竖杆6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605,底板605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块607,连接块60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606,连接块60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锁紧螺栓603,壳体4的表面上对称设置有卡块 601,卡块601上设置有卡槽602,壳体4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10,滑板608在滑槽10的内部滑动,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开口12,开口12完全贯穿至壳体4的内部,螺杆15和连杆3均在开口12的内部进行移动,连杆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刻度线11。
21.本新型在使用时,可利用支撑板606进行放置,便于进行观测的使用,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通过螺杆15在安装板13内的安装孔14内部进行转动,利用连杆3上的刻度线11可根据需求调节到合适位置下,通过观测设备1进行使用,同时在使用完成后可便于进行收纳,竖杆604可在壳体4的内部利用滑板608在滑槽10的内部滑动到最顶端,同时可松开锁紧螺栓603可将支撑板606进行折叠,同时使得支撑板606卡接在卡槽602 的内部,便于进行快速的收纳,减少占地的空间,通过设置的把手5,使得在进行携带时更加的便捷,实用性更强。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
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包括壳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9),所述壳体(4)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与壳体(4)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13)的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孔(14),所述安装孔(14)的内部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杆(15),所述螺杆(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3),所述连杆(3)贯穿延伸至壳体(4)的外部,所述连杆(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观测设备(1),所述壳体(4)的内底部设置有收纳机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机构(6)包括滑板(608),所述滑板(608)设置在壳体(4)的内部,所述滑板(60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竖杆(604),所述竖杆(604)垂直贯穿延伸至壳体(4)的底部,所述竖杆(60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板(605),所述底板(605)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连接块(607),所述连接块(607)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支撑板(606),所述连接块(60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锁紧螺栓(603),所述壳体(4)的表面上对称设置有卡块(601),所述卡块(601)上设置有卡槽(60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滑槽(10),所述滑板(608)在滑槽(10)的内部滑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外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转杆(8),所述转杆(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块(7),所述旋转块(7)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泡沫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外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把手(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4)的顶部设置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完全贯穿至壳体(4)的内部,所述螺杆(15)和连杆(3)均在开口(12)的内部进行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3)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刻度线(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巷道围岩变形观测仪,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部螺纹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中,竖杆可在壳体的内部利用滑板在滑槽的内部滑动到最顶端,同时可松开锁紧螺栓可将支撑板进行折叠,使得支撑板卡接在卡槽的内部,便于进行快速的收纳,减少占地的空间,使得在进行携带时更加的便捷,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


技术研发人员:孙凯 刘祥利 王凤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安实绿色开采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5
技术公布日:2022/7/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