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28512发布日期:2022-06-08 04:5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硬度检测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胶合板生产的过程中,为了使胶合板达到防虫、防潮的作用,通常会在胶合板的表面覆盖一层树脂胶黏剂。而胶合板在加工完成后,一般需要对该树脂胶黏剂层进行硬度检测,以便于了解产品的性能。目前,对于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一般是采用硬度计检测,将胶合板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启动电动推杆带动硬度计下降,从而实现对胶合板树脂胶黏剂层的硬度检测。为了能够提高检测精度,一般需要检测胶合板多个位置的硬度,因此,需要人工挪动胶合板,使胶合板不同的位置对应在硬度计下方,从而导致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方设有龙门架,所述的龙门架上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硬度计,所述的工作台中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方的工作台上设有与贯穿孔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直径大于贯穿孔的直径,所述的工作台下方设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共同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贯穿孔连接有转动盘,所述的转动盘与容纳腔相适配;所述的转动盘上设有用于固定胶合板的固定组件。
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真空吸盘,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真空泵,所述的转动盘内设有气道,每个所述的真空吸盘均通过开设在转动盘内的管道与气道连通,所述的真空泵通过第一气管与气道连通。
6.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一端的龙门架内侧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喷头,所述的支撑板一端设有鼓风机,每个所述的喷头均通过第二气管与鼓风机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的喷头沿工作台的中心一侧向下倾斜延伸布置。
8.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作台下方设有安装板,所述的液压缸固定在安装板上。
9.进一步地,所述的龙门架上设有滑轨,所述的滑轨上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的电动推杆固定在滑块底部,且所述的滑块上螺纹连接有反顶螺钉。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2.本实用新型的胶合板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通过在工作台上设置转动盘,在使用时,将胶合板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启动电动推杆带动硬度计向下运动,即可对胶合
板进行硬度检测;待该位置的检测点检测完成后,通过固定组件将胶合板吸附固定,接着启动液压缸带动支撑板、驱动电机和转动盘向上运动,将胶合板抬起,使胶合板与工作台顶面具有一定间隙,防止转动胶合板时,胶合板表面的树脂胶黏剂层与工作台摩擦而破坏的问题,接着通过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盘转动,切换至不同的检测点,即可实现对不同位置的硬度检测,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处的剖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15.其中:1-工作台、2-龙门架、3-电动推杆、4-硬度计、5-贯穿孔、6-容纳腔、7-液压缸、8-支撑板、9-驱动电机、10-转动盘、11-真空吸盘、12-真空泵、13-气道、14-第一气管、15-喷头、16-鼓风机、17-第二气管、18-安装板、19-滑轨、20-滑块、21-反顶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7.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中,在工作台1上方设有龙门架2,龙门架2上设有电动推杆3,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连接有硬度计4,在工作台1中部开设有贯穿孔5,贯穿孔5上方的工作台1上设有与贯穿孔5连通的容纳腔6,容纳腔6的直径大于贯穿孔5的直径,工作台1下方设有两个液压缸7,两个液压缸7的输出端共同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上设有驱动电机9,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贯穿孔5连接有转动盘10,且贯穿孔5的直径大于驱动电机9的最大直径,转动盘10与容纳腔6相适配,方便转动盘10卡入容纳腔6;在转动盘10上设有用于固定胶合板的固定组件。
18.本实用新型的胶合板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通过在工作台1上设置转动盘10,在使用时,将胶合板放置在工作台1上,然后启动电动推杆3带动硬度计4向下运动,即可对胶合板进行硬度检测;待该位置的检测点检测完成后,通过固定组件将胶合板吸附固定,接着启动液压缸7带动支撑板8、驱动电机9和转动盘10向上运动,将胶合板抬起,使胶合板与工作台1顶面具有一定间隙,防止转动胶合板时,胶合板表面的树脂胶黏剂层与工作台1摩擦而破坏的问题,接着通过驱动电机9带动转动盘10转动,切换至不同的检测点,即可实现对不同位置的硬度检测,保证检测精度的同时,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19.优选的,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真空吸盘11,在支撑板8上设有真空泵12,转动盘10内设有气道13,每个真空吸盘11均通过开设在转动盘10内的管道与气道13连通,真空泵12通过第一气管14与气道13连通。当需要对胶合板固定时,启动真空泵12,通过第一气管14、气道13和真空吸盘11将胶合板吸附固定,即可对胶合板固定,对胶合板的固定和松开十分方便。
20.优选的,在工作台1一端的龙门架2内侧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喷头15,在支撑板8一端设有鼓风机16,每个喷头15均通过第二气管17与鼓风机16连通。在胶合板放置前,可通过启动鼓风机16,利用喷头15向工作台1顶面喷射气流,可以将工作台1顶面的颗粒杂质清理掉,放置胶合板放置在工作台1上被杂质碰伤的问题。
21.优选的,喷头15沿工作台1的中心一侧向下倾斜延伸布置,可以保证气体能够吹向
工作台1顶面。
22.优选的,在工作台1下方设有安装板18,液压缸7固定在安装板18上,便于液压缸7的固定安装。
23.优选的,在龙门架2上设有滑轨19,滑轨19上滑动安装有滑块20,电动推杆3固定在滑块20底部,且滑块20上螺纹连接有反顶螺钉21,当遇到不同宽度的胶合板时,可以通过松开反顶螺钉21,再移动滑块20带动硬度计4移动至胶合板对应的范围内,再旋紧反顶螺钉21,实现对硬度计4的锁定,使得该检测装置可以检测不同宽度的胶合板,适用范围更广。
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1),所述的工作台(1)上方设有龙门架(2),所述的龙门架(2)上设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的输出端连接有硬度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中部开设有贯穿孔(5),所述贯穿孔(5)上方的工作台(1)上设有与贯穿孔(5)连通的容纳腔(6),所述容纳腔(6)的直径大于贯穿孔(5)的直径,所述的工作台(1)下方设有两个液压缸(7),两个所述液压缸(7)的输出端共同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的支撑板(8)上设有驱动电机(9),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端贯穿贯穿孔(5)连接有转动盘(10),所述的转动盘(10)与容纳腔(6)相适配;所述的转动盘(10)上设有用于固定胶合板的固定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多个真空吸盘(11),所述的支撑板(8)上设有真空泵(12),所述的转动盘(10)内设有气道(13),每个所述的真空吸盘(11)均通过开设在转动盘(10)内的管道与气道(13)连通,所述的真空泵(12)通过第一气管(14)与气道(13)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一端的龙门架(2)内侧设有多个并列布置的喷头(15),所述的支撑板(8)一端设有鼓风机(16),每个所述的喷头(15)均通过第二气管(17)与鼓风机(16)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15)沿工作台(1)的中心一侧向下倾斜延伸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下方设有安装板(18),所述的液压缸(7)固定在安装板(18)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龙门架(2)上设有滑轨(19),所述的滑轨(19)上滑动安装有滑块(20),所述的电动推杆(3)固定在滑块(20)底部,且所述的滑块(20)上螺纹连接有反顶螺钉(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胶合板的树脂胶黏剂层硬度检测装置,属于硬度检测装置领域,解决目前的检测过程中需要人工挪动胶合板而导致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它包括工作台,所述的工作台上方设有龙门架,所述的龙门架上设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连接有硬度计,所述的工作台中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方的工作台上设有与贯穿孔连通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直径大于贯穿孔的直径,所述的工作台下方设有两个液压缸,两个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共同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贯穿孔连接有转动盘,所述的转动盘与容纳腔相适配。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能够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低劳动强度。低劳动强度。


技术研发人员:庞祖泽 甘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容县润达家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7
技术公布日:2022/6/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