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25342发布日期:2022-04-27 11:30阅读:2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及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及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当前温度传感器多为接触式单点测温,无法设置独立报警分区。多为模拟量输出,需要后续硬件来支持数据转换、通信,且只能检测温度参数,监测内容单一。同时,如果对于要实现多点测温需要安装多个温度传感器,部署繁琐,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及检测系统,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mcu,所述mcu上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tvoc复合传感器,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多个进气孔以及一个用于红外传感器接收红外信号的开口。
6.优选的,所述壳体采用圆台型结构,所述圆台型壳体顶部设置为凸起结构所述多个进气孔和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圆台顶部。
7.优选的,所述进气孔均匀分散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周围。
8.优选的,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一个进出线孔,用于放置连接mcu的线缆。
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检测系统,包括上述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还包括待检测周围环境情况的设备设施以及上位机,所述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红外光,照射待检测周围环境情况的设备设施,此时设备设施周边的空气,在布朗运动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孔进入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内部,所述温湿度、所述tvoc传感器对所述设备设施周边的微环境做出检测并将数据结果上传至所述上位机,所述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电机、轴承以及电气柜母排接点。
10.优选的,所述设备设施所要检测的周围环境情况包括环境温湿度、气压和tvoc监测情况。
11.优选的,所述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检测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连接在所述mcu上。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及检测系统,该传感器将红外线传感器、温、湿度、tvoc复合传感器集成在同一个mcu上。
14.采用非接触式测温,通过红外接收的红外光,接收待检测的设备设施的辐射,检测设备设施的温度,同时周边的空气,在布朗运动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孔进入红外线阵列传感
器,温湿度、tvoc传感器对设备设施周边的微环境做出检测,耦合设备设施的温度,内嵌的程序能够对早期火灾实现预警。
附图说明
15.图1是实施例1中提供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的立体图;
16.图2是实施例1中提供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的侧视图;
17.图3是实施例1中提供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的主视图;
18.1是进出线孔,2是进气孔,3是用于红外传感器接收红外信号的开口;
19.图4是实施例1中提供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1.实施例1
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如图1-3所示,包括一个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mcu,所述mcu上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tvoc复合传感器,如图4所示,在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多个进气孔以及一个用于红外传感器接收红外信号的开口。
23.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壳体的结构可以更换,但是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圆台型结构,体积较小,且所述圆台型壳体顶部设置为凸起结构,所述多个进气孔和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圆台顶部。
24.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孔均匀分散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周围。本实施例中的进气孔的分布方式是所有的进气孔为长条形,且呈顺时针螺旋分布。
25.本实施例中的进气孔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4-8个,本方案中的进气孔的数量为六个,能够较好的实现“面检测”。
26.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一个进出线孔,用于放置连接mcu的线缆。
27.实施例2
2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检测系统,包括实施例1中提供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待检测周围环境情况的设备设施以及上位机,所述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待检测设备设施的辐射,此时设备设施周边的空气,在布朗运动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孔进入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内部,所述温湿度、所述tvoc传感器对所述设备设施周边的微环境做出检测并将数据结果上传至所述上位机,上位机能够快速的显示传感器所采集分析的数据,所述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电机、轴承以及电气柜母排接点。
29.本实施例中,所述设备设施所要检测的周围环境情况包括环境温湿度、气压和tvoc监测情况。
30.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检测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连接在所述mcu上,也可集成在各个传感器上,对于温度过高时可以进行报警过
程。
31.本实施例中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内部采用嵌入式程序,能够对采集到的数据可就地存储、处理,算法、策略前置于传感器端,无需中心算力支持即可完成数据的分析处理,可进行多维数据耦合分析,直接输出运算结果,降低网络通信负载及云端压力。
32.此外,本实施例中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检测系统还同时通过进出线孔可以通过can-fd高速总线通信进行数据输出,同时mcu上设置的通信模块也能够支持lorawan窄带无线通信、ble/ibeacon近场通信等多重通讯方式,全数字量输出,满足不同现场的个性化通信需求。全新的opendata(开放式数据)理念可以为其它相关系统提供无障碍数据共享,为全系统精细化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33.通过采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了如下有益的效果:
3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及检测系统,该传感器将红外线传感器、温、湿度、tvoc复合传感器集成在同一个mcu上。
35.采用非接触式测温,通过红外接收的待检测的设备设施的辐射,检测设备设施的温度,同时周边的空气,在布朗运动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孔进入红外线阵列传感器,温湿度、tvoc传感器对设备设施周边的微环境做出检测,耦合设备设施的温度,内嵌的程序能够对早期火灾实现预警。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mcu,所述mcu上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tvoc复合传感器,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多个进气孔以及一个用于红外传感器接收红外信号的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圆台型结构,所述圆台型壳体顶部设置为凸起结构所述多个进气孔和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圆台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均匀分散设置在所述开口的周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面设置有一个进出线孔,用于放置连接mcu的线缆。5.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不少于一个的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还包括待检测周围环境情况的设备设施以及上位机,所述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通过红外传感器接收出红外光,接收待检测周围环境情况的设备设施发出的辐射,此时设备设施周边的空气,在布朗运动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孔进入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内部,所述温湿度、所述tvoc传感器对所述设备设施周边的微环境做出检测并将数据结果上传至所述上位机,所述设备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电机、轴承以及电气柜母排接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设施所要检测的周围环境情况包括环境温湿度、气压和tvoc监测情况。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检测系统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连接在所述mcu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专用复合红外阵列温度传感器及检测系统,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部的MCU,所述MCU上连接有红外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和TVOC复合传感器,所述壳体表面设置有多个进气孔以及一个用于红外传感器接收红外信号的开口。该传感器将红外线传感器、温、湿度、TVOC复合传感器集成在同一个MCU上。采用非接触式测温,通过接收待测设备的辐射,检测设备设施的温度,同时周边的空气,在布朗运动的作用下,通过进气孔进入红外线阵列传感器,温湿度、TVOC传感器对设备设施周边的微环境做出检测,耦合设备设施的温度,内嵌的程序能够对早期火灾实现预警。序能够对早期火灾实现预警。序能够对早期火灾实现预警。


技术研发人员:孙亚新 李文波 田华 李岩峰 赵峥 石亚朋 李玉丹 吕明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基石传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4
技术公布日:202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