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59398发布日期:2022-06-02 02:52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拟风载荷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


背景技术:

2.一些室外使用的结构或装置需经受严酷的自然环境(如台风)冲击,以确保结构安全可靠,因而,尽可能的模拟真实环境或极端天气是一些室外结构的重要测试项。
3.风载荷对结构的受力面而言往往是均匀分布,当大型结构件或装置需进行风载荷加载测试时,风载荷受力点越多,越接近模拟的自然环境,而现有的加载方式或结构往往只针对一处或几处进行等效加载,不能很好的模拟真实风载荷。
4.使用现有的加载方式或结构对多处风载荷受力点进行加载时,考虑到每处加载点都对应一个加载装置,总体结构复杂,需使用的空间较大,当进行风载荷调整时操作繁琐且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多个第二滑轮均布在被测物的一侧,每个第二滑轮固定在被测物上为一处风载荷加载点,多个第一滑轮端部固定,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通过绳索连接,在绳索的至少一端设有负载。
7.优选方案中,还设有支撑架,支撑架内固设有安装柱,多个第一滑轮均布在安装柱上,第一滑轮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柱上。
8.优选方案中,支撑架两侧设有悬臂架,绳索端部设在悬臂架上。
9.优选方案中,悬臂架上设有多个导轮,绳索一端固定在导轮上,另一端通过多个导轮连接负载。
10.优选方案中,绳索两端通过多个导轮连接负载。
11.优选方案中,支撑架底部设有底座,底座下方设有多个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对支撑架进行固定。
12.优选方案中,负载为悬挂的重物,或为提供可测量力的装置。
13.优选方案中,每个第二滑轮对被测物施加的等效风载荷等于负载提供力的二倍。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可通过绳索与第一滑轮把负载的重力均匀的传递到第二滑轮上,第二滑轮固定在被测物上为一处风载荷加载点,且风载荷加载点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布置,仅需要在绳索端部提供负载,即可对被测物施加等效风载荷,以使被测物的风载荷测量更为方便,风载荷模拟更为真实,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轴侧视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俯视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左视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上安装轴侧视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架上安装正视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绳索连接轴侧视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绳索连接俯视图;
23.图中:支撑架1;悬臂架101;底座102;固定板103;安装柱104;被测物2;第一滑轮3;负载4;导轮5;第二滑轮6;绳索7。
具体实施方式
24.实施例1
25.如图1~7所示,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包括第一滑轮3与第二滑轮6,多个第二滑轮6均布在被测物2的一侧,每个第二滑轮6固定在被测物2上为一处风载荷加载点,多个第一滑轮3端部固定,第一滑轮3与第二滑轮6通过绳索7连接,在绳索7的至少一端设有负载4。 由此结构,通过在绳索7的端部施加负载4,从而可以通过第一滑轮3与第二滑轮6传递得到所需的等效风载荷,第二滑轮6可根据需要在被测物2上安装多处,用以更真实的模拟均布风载荷,因第二滑轮6可根据风载荷模拟需要进行增加,因此在负载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风载荷加载点越多,总的风载荷加载力越大,即在只提供较小负载力的情况下可以对被测物2施加较大的均布风载荷。
26.优选方案中,还设有支撑架1,支撑架1内固设有安装柱104,多个第一滑轮3均布在安装柱104上,第一滑轮3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柱104上。由此结构,第一滑轮3的安装拆卸更为方便,固定更为稳固牢靠。
27.优选方案中,支撑架1两侧设有悬臂架101,绳索7端部设在悬臂架101上。
28.优选方案中,悬臂架101上设有多个导轮5,绳索7一端固定在导轮5上,另一端通过多个导轮5连接负载4。由此结构,绳索7一端固定在一侧的悬臂架101的导轮5上,绳索7另一端通过多个导轮5连接负载4,从绳索7的一端施加负载力。
29.优选方案中,绳索7两端通过多个导轮5连接负载4。由此结构,可在绳索7两端连接负载4,从两端对其施加负载力。
30.优选方案中,支撑架1底部设有底座102,底座102下方设有多个固定板10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103对支撑架1进行固定。
31.优选方案中,负载4为悬挂的重物,或为提供可测量力的装置。由此结构,悬挂的重物为负载力,或是采用提供可测量力的装置施加可测量的负载力进行替代。
32.优选方案中,每个第二滑轮6对被测物2施加的等效风载荷等于负载4提供力的二倍。
33.实施例2
34.如图1~7所示,结合实施例1进一步说明:在被测物2一侧安装多个第二滑轮6,将第
二滑轮6通过绳索7与第一滑轮3连接,第二滑轮6的数量为n;将绳索7一端固定在一侧导轮5上,绳索7另一端通过另一侧导轮5与负载4连接,负载4重量为t;被测物2上均布载荷为2tn,每处风载荷加载点为2t,当需要精确加载时,需要进行衰减等效计算,对衰减的力进行补偿,补偿方法为增加相应负载。
35.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第一滑轮(3)与第二滑轮(6),多个第二滑轮(6)均布在被测物(2)的一侧,每个第二滑轮(6)固定在被测物(2)上为一处风载荷加载点,多个第一滑轮(3)端部固定,第一滑轮(3)与第二滑轮(6)通过绳索(7)连接,在绳索(7)的至少一端设有负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其特征是:还设有支撑架(1),支撑架(1)内固设有安装柱(104),多个第一滑轮(3)均布在安装柱(104)上,第一滑轮(3)端部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柱(10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架(1)两侧设有悬臂架(101),绳索(7)端部设在悬臂架(10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其特征是:悬臂架(101)上设有多个导轮(5),绳索(7)一端固定在导轮(5)上,另一端通过多个导轮(5)连接负载(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其特征是:绳索(7)两端通过多个导轮(5)连接负载(4)。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其特征是:支撑架(1)底部设有底座(102),底座(102)下方设有多个固定板(103),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板(103)对支撑架(1)进行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其特征是:负载(4)为悬挂的重物,或为提供可测量力的装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拟均布风载荷的装置,包括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多个第二滑轮均布在被测物的一侧,每个第二滑轮固定在被测物上为一处风载荷加载点,多个第一滑轮端部固定,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通过绳索连接,在绳索的至少一端设有负载。可通过绳索与第一滑轮把负载的重力均匀的传递到第二滑轮上,第二滑轮固定在被测物上为一处风载荷加载点,且风载荷加载点数量可根据需要进行布置,仅需要在绳索端部提供负载,即可对被测物施加等效风载荷,以使被测物的风载荷测量更为方便,风载荷模拟更为真实,整体结构简单紧凑,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曹源 杜浩斌 陈洁 张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船重工中南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