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带正确佩戴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447897发布日期:2023-09-14 03:58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全带正确佩戴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安全带,具体为一种安全带正确佩戴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与边坡支护工程常采用抗滑桩进行支护,抗滑桩需要狭窄深基坑开挖作业。在狭窄基坑开挖作业中,施作人员的安全一直是项目安全管控重点。针对项目中狭窄基坑开挖作业安全智能控制设备则成为项目安全管控提供保障。若安全带不能正确佩戴极易引发安全事故;尤其是,现有的检测设备其内部只具有一个固定的预设值,一旦采集数据超出或者小于预设值,安全带立马报警,增加误报的概率,极易引起用户的反感或者惊吓用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正确佩戴的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带正确佩戴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位于安全带腰部的压力传感器通电后将连续采集安全带的压力值,并将所述压力值存入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中;

3、s2:通过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将实时获取的压力值数据,构建成压力值的样本方差σ;

4、s3: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将构建的样本方差σ与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内预设的区间阈值进行对比;

5、s4:若样本方差σ大于或者小于预设的区间阈值,则视为安全带未正确佩戴,程序判定为报警。

6、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区间阈值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募集n个志愿者;其中,n为正整数;每个志愿者均穿戴安全带;

7、s6:每个志愿者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以下动作:举重动作、弯腰动作、下蹲动作、行走动作以及正常作业动作,当上述动作完成后,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内的数据为:

8、s7:对离散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n表示每个样本观测的次数;

9、s8:离散数据的处理方法为:以观测个体为单位进行数据抽取,即在[ai,1···ai,n]中进行抽样,会产生n组关于ai的长度为n-1的数据定义为:

10、(其中j表示取样次数,j∈[1,n]);

11、对n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观测样本定义为

12、依据中心极限定理,其中μ为[ai,1···ai,n]的总体均值,σ2为[ai,1···ai,n]的总体方差;

13、而后,对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新的数据重新求出ci,n的样本均值μ,样本方差σ,即完成区间阈值的构建。

14、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样本方差σ的构建方法为: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内的计算机芯片将获取的数据进行观测,并产生观测集[di,1···di,n],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数据压缩至(-2,2)区间与构建的区间阈值进行匹配并消除量纲;即获得实时压力观测数据的样本方差σ。

15、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包括步骤s9: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对安全带腰部的初始压力值进行捕获,且捕获值为d;

16、当样本方差σ超出区间阈值时,进行检验并继续观测;

17、若di,n、di,n+1和di,n+2同时被检验为d,则程序进行安全带未穿戴报警。

18、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包括步骤s10:若不同时为d,则进入实时压力观测数据样本方差动态计算的过程。

19、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包括步骤s11:d的捕获方式为: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连接采集压力传感器开机后的实时数据,并形成初始值d;

20、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包括步骤s12:若样本方差σ超区间阈值的上下限时,d的捕获方式为:自获取异常值开始,以获取的第一个异常值为起点,将第一个异常值与其后的2个压力值作为一个检验样本组,进行二次检验,最终判定其是否已摘下安全带。

21、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包括步骤s13:二次检验时采用公式进行计算,若则认为di,1、di,2和di,3同时被检验为d,此时第一个异常值点就将被判别为达到报警值的点。

22、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区间阈值范围为:-0.05~+0.06。

23、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以下步骤,s13:若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构建的样本方差σ小于或者大于区间阈值时,则发出报警提示,并通过与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相连接的信号发射装置将监测信号传输至中续器,再由中续器传递至施工场地内设置的路由器,最后由路由器传送至现场安全部门。

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该设备在数据采集器内部设置一个区间阈值,因此只要获取的数据均位于该区间阈值内,即可以判断判断安全带穿戴正确,减少误报的几率以及次数,避免误报惊吓用户或者引发用户的反感。



技术特征:

1.一种安全带正确佩戴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正确佩戴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阈值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5:募集n个志愿者;其中,n为正整数;每个志愿者均穿戴安全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方差σ的构建方法为: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内的计算机芯片将获取的数据进行观测,并产生观测集[di,1···di,n],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将数据压缩至(-2,2)区间与构建的区间阈值进行匹配并消除量纲;即获得实时压力观测数据的样本方差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9: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对安全带腰部的初始压力值进行捕获,且捕获值为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0:若不同时为d,则进入实时压力观测数据样本方差σ动态计算的过程。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1:d的捕获方式为: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连接采集压力传感器开机后的实时数据,并形成初始值d。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2:若样本方差σ超越区间阈值的上下限时,d的捕获方式为:自获取异常值开始,以获取的第一个异常值为起点,将第一个异常值与其后的2个压力值作为一个检验样本组,进行二次检验,最终判定其是否已摘下安全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3:二次检验时采用公式进行计算,若则认为di,1、di,2和di,3同时被检验为d,此时第一个异常值点就将被判别为达到报警值的点。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或7或8所述的一种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间阈值范围为:-0.05~+0.0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正确佩戴安全带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s13:若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构建的样本方差σ小于或者大于区间阈值时,则发出报警提示,并通过与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相连接的信号发射装置将监测信号传输至中续器,再由中续器传递至施工场地内设置的路由器,最后由路由器传送至现场安全部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带正确佩戴的检测方法,包括安装在安全带腰部的数据采集器,并在数据采集器内预设有区间阈值;所述数据采集器的数据采集步骤如下:S1:压力传感器通电后将连续采集压力值,并将所述的压力值预存入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中;S2:传感器数据实时动态采集器对所采集的压力值与预设的区间阈值进行对比;S3:若超出所述区间阈值范围的压力值是连续的,程序判定为报警;有基于此,可以判断安全带穿戴是否正确,进而及时提醒用户牢系安全带,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尤其是,故而便于对用户腰部的数据进行采集,通过对数据的研判,及时准确的提醒用户正确佩戴安全带。

技术研发人员:李珂,刘东升,李剑锋,徐兵帅,秋实,佘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珂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