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临床诊断,尤其涉及一种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曲线拟合方法。
背景技术:
1、血小板直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电阻抗原理对血细胞进行检测,以细胞体积为横坐标,细胞的相对数量为纵坐标,表示血小板细胞数量分布情况的分析图,其可以反映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具体的,正常血小板直方图呈左偏态分布的光滑曲线,峰值一般在6-10fl之间,但是在检测过程中部分血液中有混合了: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聚及纤维蛋白等物质以及血小板会凝聚,会影响血小板直方图分布,进而影响临床病理判断;
2、请参阅图1,当血液中有混合了上述物质以及出现血小板会凝聚现象,血小板直方图中会产生以下问题:
3、1.混合了上述物质:可以看到红细胞直方图明显右偏,且与血小板直方图交接处没有触及底线,会干扰血小板计数的情况;
4、2.血小板会凝聚: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血小板数量不多,左边峰低矮,右边锯齿状(多数是因血液中含有edta抗凝剂导致假性减少)。
5、当出现上述问题时,临床应用上述病理报告进行判断时容易导致误判,当需要精准得出血小板数量时,需要人工进行镜检,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1、(一)发明目的
2、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曲线拟合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绘制出的血小板直方图不精准,导致临床应用上述病理报告进行判断时容易导致误判,并且后期需要医护人员人工手动进行血小板镜检,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的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曲线拟合方法,包括:
6、在原始血小板直方图7-11(fl)的范围内基于峰值点(a)绘制第一段二阶贝塞尔曲线;
7、在原始血小板直方图上基于尾点(z)绘制第二段二阶贝塞尔曲线,其中,第二段二阶贝塞尔曲线的首端与第一段二阶贝塞尔曲线的末端相互连接形成拟合曲线,尾点(z)横坐标为28(fl),纵坐标为0;
8、去除原始血小板直方图于拟合曲线上方的无效数据,生成标准血小板直方图;
9、由于血小板体积集中于7-11(fl)之间,因此在7-11(fl)的范围内取血小板数量峰值并且基于该峰值绘制二阶贝塞尔曲线可以校正原始血小板直方图的峰值范围,使得血小板直方图呈现左偏态分布,另外,由于血小板体积小于或等于28(fl),因此基于横坐标为28(fl)的尾点(z)绘制第二段二阶贝塞尔曲线可以将曲线以上的大体积的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聚及纤维蛋白等物质进行过滤,最终第一、第二段二阶贝塞尔曲线首尾相连可以形成标准的拟合曲线,去除原始血小板直方图于拟合曲线上方的无效数据,位于拟合曲线以下的血小板直方图为标准的血小板直方图,提升了血小板直方图的精度,保证临床应用原始血小板直方图病理报告进行判断时更加准确判断病情,减小了医护人员后期需要人工手动对血小板进行镜检的繁琐步骤,提升治疗效率。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原始血小板直方图7-11(fl)的范围内基于峰值点(a)绘制第一段二阶贝塞尔曲线包括:
11、基于峰值点(a)求出第一控制点(p1);
12、以峰值点(a)为中心点在峰值点(a)前、后两侧相隔预定单位长度的位置上分别取第一数据点(p0)以及第二数据点(p2);
13、将第一数据点(p0)、第一控制点(p1)以及第二数据点(p2)坐标同时代入到二阶贝塞尔曲线公式中绘制出第一段二阶贝塞尔曲线。
14、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峰值点(a)求出第一控制点(p1)包括:
15、取峰值点(a)的横坐标为第一控制点(p1)横坐标,将峰值点(a)纵坐标代入到第一纵坐标取值函数f1中求出第一控制点(p1)纵坐标,其中,第一纵坐标取值函数为:f1=y(纵坐标)+10*y(纵坐标)/255;
16、以峰值点(a)为中心点在峰值点(a)前、后两侧相隔预定单位长度的位置上分别取第一数据点(p0)以及第二数据点(p2)包括:
17、以峰值点(a)横坐标为中心点在该横坐标前、后相隔20个单位长度的位置上分别取第一数据点(p0)以及第二数据点(p2);
18、通过第一纵坐标取值函数对第一控制点的纵坐标进行取值,使取出的第一控制点纵坐标相对于峰值点(a)纵坐标增加,弥补了由于血小板凝聚导致血小板数量假性减少的问题,另外,由于血小板大量存在于峰值点(a)前后,在峰值点(a)前后相隔20个单位长度这个合适的取值范围内取两个数据点,绘制出的第一段二阶贝塞尔曲线下方囊括了大量血小板,进一步提升了血小板直方图的精准度。
19、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原始血小板直方图上基于尾点(z)绘制第二段二阶贝塞尔曲线包括:
20、基于原始血小板直方图峰值点(a)与尾点(z)之间的中点(o)求第二控制点(p3);
21、取第一控制点(p1)为第三数据点(p1');
22、取原始血小板直方图的尾点(z)为第四数据点(p4);
23、将第一控制点(p1)、第二控制点(p3)以及第四数据点(p4)同时代入到二阶贝塞尔曲线公式中绘制出第二段二阶贝塞尔曲线;
24、基于峰值点(a)与尾点(z)之间的中点(o)、第一控制点(p1)以及第二控制点(p3)绘制出第二段二阶贝塞尔曲线,使得第二段二阶贝塞尔曲线能够与第一段二阶贝塞尔曲线首尾相连并且均匀向下过渡,形成左偏态分布的光滑曲线。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原始血小板直方图峰值点(a)与尾点(z)之间的中点(o)求第二控制点(p3)包括:取峰值点(a)与尾点(z)之间的中点(o)横坐标为第二控制点(p3)横坐标,将中点(o)纵坐标代入到第二纵坐标取值函数f2中求出第二控制点(p3)纵坐标,其中,第二纵坐标取值函数为:f2=y(纵坐标)-20*y(纵坐标)/255;
26、通过第二纵坐标取值函数对第二控制点(p3)纵坐标进行取值,取出的第二控制点(p3)纵坐标数值小于中点(o)的纵坐标,可以进一步对大体积的小红细胞、红细胞碎片、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凝聚及纤维蛋白等物质进行过滤,进一步提升了血小板直方图的精度。
27、在一些实施例中,二阶贝塞尔曲线公式为:b(t)=(1-t)2p(数据点1)+2t(1-t)p(控制点)+t2p(数据点2)。
1.一种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原始血小板直方图7-11(fl)的范围内基于峰值点(a)绘制第一段二阶贝塞尔曲线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峰值点(a)求出第一控制点(p1)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原始血小板直方图上基于尾点(z)绘制第二段二阶贝塞尔曲线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原始血小板直方图峰值点(a)与尾点(z)之间的中点(o)求第二控制点(p3)包括:取所述峰值点(a)与尾点(z)之间的中点(o)横坐标为第二控制点(p3)横坐标,将所述中点(o)纵坐标代入到第二纵坐标取值函数f2中求出第二控制点(p3)纵坐标,其中,所述第二纵坐标取值函数为:f2=y(纵坐标)-20*y(纵坐标)/25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小板曲线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阶贝塞尔曲线公式为:b(t)=(1-t)2p(数据点1)+2t(1-t)p(控制点)+t2p(数据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