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39163发布日期:2023-06-27 14:48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功率因数监测,具体涉及一种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对于负荷侧的用电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供电局对于地铁用电的功率因数考核也越来越严。目前,供电局对于地铁用电功率因数的考核点设置在地铁110kv变电所线路的出线处,如图1所示,在供电局变电所110kv馈线开关处设置计费电度表实现用电量及功率因数进行监测。

2、由于功率因数考核点位于电网变电所内,归属供电局管理,用户无权且无法实时监测考核点处功率因数的实时值,供电局每15天才提供1次考核点处的累计功率因数值平均值,导致地铁用户只能被动的接受功率因数不符合合同要求的事实,无法在月度考核结算前及时调整用电负荷或投切无功装置。若在110kv进线侧用户端进行功率因数的实时监测,会因为与考核点处存在输电线路的影响,其监测值与考核点实时值偏差较大,无法及时以进线用户点监测的数据进行用电负荷调整以及投切无功装置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及装置,其能提高功率因数的测算正确率。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按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3、一种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包括步骤:

4、获取电压互感器的电压值、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值,以计算实测有功功率、实测无功功率;

5、获取电缆侧的等效无功功率;

6、获取第一工作模式指令时,根据实测有功功率、实测无功功率计算实测功率因数;

7、获取第二工作模式指令时,根据实测有功功率、实测无功功率、等效无功功率计算等效无功功率因数。

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获取第一工作模式指令时,根据实测有功功率、实测无功功率计算实测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9、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等效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11、

12、其中,l为电缆长度,单位m,c为电缆的每公里电容值,可通过电缆的出厂报告查询得到,单位μf/km,u为电缆的工作电压,单位kv。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获取第二工作模式指令时,根据实测有功功率、实测无功功率、等效无功功率计算等效无功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14、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校正有功功率、所述等效无功功率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获取电缆侧的等效无功功率时,根据用户的选择获取对应的等效无功功率。

17、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功率因数监测装置,包括:

18、电量值采集单元,与进线柜的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连接,用于获取电流值、电压值;

19、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所述处理单元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功率因数监测方法。

2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本发明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的若干按键。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电缆的功率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功率因数的计算,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功率因数值,解决了现有主变电所无法监测功率因数导致功率因数不达标的问题,为实现主变电所无功补偿设备的自动投入奠定基础。



技术特征:

1.一种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第一工作模式指令时,根据实测有功功率、实测无功功率计算实测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效无功功率的计算公式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第二工作模式指令时,根据实测有功功率、实测无功功率、等效无功功率计算等效无功功率因数的计算公式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有功功率、所述等效无功功率的数量为一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电缆侧的等效无功功率时,根据用户的选择获取对应的等效无功功率。

7.一种功率因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示的功率因数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的若干按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及装置,功率因数监测方法包括步骤:获取电压互感器的电压值、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值,以计算实测有功功率、实测无功功率;获取电缆侧的等效无功功率;获取第一工作模式指令时,根据实测有功功率、实测无功功率计算实测功率因数;获取第二工作模式指令时,根据实测有功功率、实测无功功率、等效无功功率计算等效无功功率因数。本发明将电缆的功率作为影响因素,进行功率因数的计算,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功率因数值,解决了现有主变电所无法监测功率因数导致功率因数不达标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曾令杨,林炳城,张目然,童彬彬,许国强,林彦辉,黄伟武,邓美玉,邓国勇,龚锦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