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55839发布日期:2023-05-05 16:36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的,尤其涉及一种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


背景技术:

1、目前,配电终端的性能指标主要通过模拟配电网典型故障特征进行验证,配电终端不同的验证验证方法主要区别在于配电网的故障特征模拟方式不同,目前对于配电网故障特征信号模拟系统分类主要分成三种:第一种是数据库型故障特征信号仿真验证系统;第二种是实物低压配电网络模拟验证;第三种是实时数字仿真系统(rtds)模拟验证系统;这三种方法都是通过模拟配电网故障特征信号,开展配电终端的性能验证与验证,实物低压配电网络模拟验证时往往需要验证平台。

2、现有的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在进行使用时,不便于切换验证时电线的连接方式,工作人员进行验证时工作效率较低,不便于对装置实现智能自动化控制,装置使用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防护机构,包括主箱体,转动连接在所述主箱体顶部的显示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与所述显示部件之间的缓冲部件;连接切换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一侧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背部固定连接有实验板,且所述实验板滑动在主箱体的内部;以及,智能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实验板底部的滑动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主箱体内部的控制部件。

5、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显示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上端的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正面嵌入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固定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6、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框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杆,所述固定框通过转动杆与主箱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自锁电机,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

7、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冲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与所述固定框之间的缓冲板,所述缓冲板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固定连接在主箱体的顶部。

8、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弹簧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固定连接在弹簧板的内部,所述滑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的内部。

9、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实验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所述实验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所述实验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板,所述接线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柱,所述实验板的顶部开设有线孔。

10、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滑动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实验板底部的固定外壳,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外表面上的导向轮,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导向轮顶部的固定螺钉。

11、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外壳固定安装在所述主箱体的内部,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铝板,所述铝板固定连接在实验板的底部,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定子线圈,所述铝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固定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颞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所述固定螺母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

12、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电路板,固定安装所述主箱体底部的万向轮,滑动连接在所述主箱体正面的抽屉,以及开设在所述主箱体一侧的透气孔。

13、作为本发明所述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电路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路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焊板,所述焊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片,所述连接线通过接片与所述定子线圈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防滑垫固定连接在实验板的顶部,防滑垫能够增加摩擦力,减少验证器具的滑动,提高对验证器具接线后的稳定性,防止接线松动,线孔能够对电线进行限位,接线柱能够对电线进行固定,转动接线柱能够使连接处松动,便于切换电线与验证器具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切换连接方式的便捷性,同时提高了工作人员进行切换验证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机构(100),包括主箱体(101),转动连接在所述主箱体(101)顶部的显示部件(102),以及设置在所述主箱体(101)与所述显示部件(102)之间的缓冲部件(10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件(102)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箱体(101)上端的固定框(102a),所述固定框(102a)的正面嵌入安装有显示屏(102b),所述固定框(102a)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2c)。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02a)的底部设置有转动杆(102a-1),所述固定框(102a)通过转动杆(102a-1)与主箱体(10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102a-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自锁电机(102a-1a),所述固定板(102c)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102c-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件(103)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箱体(101)与所述固定框(102a)之间的缓冲板(103a),所述缓冲板(103a)顶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103a-1),所述缓冲板(103a)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板(103a-2),所述弹簧板(103a-2)固定连接在主箱体(101)的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板(103a-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下支撑板(103b),所述下支撑板(103b)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03b-1),所述支撑杆(103b-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03c),所述滑动杆(103c)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板(103c-1),所述上支撑板(103c-1)固定连接在弹簧板(103a-1a)的内部,所述滑动杆(103c)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03c-2),所述缓冲弹簧(103c-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支撑杆(103b-1)的内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板(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架(203),所述限位架(2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柱(204),所述实验板(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205),所述实验板(2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板(206),所述接线板(20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接线柱(206-1),所述实验板(202)的顶部开设有线孔(2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301)包括设置在所述实验板(202)底部的固定外壳(301a),设置在所述固定外壳(301a)外表面上的导向轮(301b),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导向轮(301b)顶部的固定螺钉(301c)。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外壳(301a)固定安装在所述主箱体(101)的内部,所述固定外壳(301a)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铝板(301a-1),所述铝板(301a-1)固定连接在实验板(202)的底部,所述固定外壳(301a)的内部设置有定子线圈(301a-2),所述铝板(301a-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磁铁(301a-1a),所述固定外壳(301a)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槽(301a-3),所述安装槽(301a-3)的颞部固定连接有固定螺母(301a-3a),所述固定螺母(301a-3a)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导向轮(301b)。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件(302)包括电路板(302a),固定安装所述主箱体(101)底部的万向轮(302b),滑动连接在所述主箱体(101)正面的抽屉(302c),以及开设在所述主箱体(101)一侧的透气孔(302d)。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02a)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源线(302a-1),所述电路板(302a)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焊板(302a-2),所述焊板(302a-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线(302a-2a),所述连接线(302a-2a)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接片(302a-2a-1),所述连接线(302a-2a)通过接片(302a-2a-1)与所述定子线圈(301a-2)固定连接,所述电路板(302a)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接收模块(302a-3)和控制模块(302a-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智能切换验证平台,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显示部件、缓冲部件、连接切换机构和滑动部件和控制部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防滑垫固定连接在实验板的顶部,防滑垫能够增加摩擦力,减少验证器具的滑动,提高对验证器具接线后的稳定性,防止接线松动,线孔能够对电线进行限位,接线柱能够对电线进行固定,转动接线柱能够使连接处松动,便于切换电线与验证器具的连接方式,提高了切换连接方式的便捷性,同时提高了工作人员进行切换验证的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生,龙家焕,李震,张兆丰,张裕,廖泽伟,张彦,刘金森,陈巨龙,杨婕睿,王卓月,王林波,严雯,罗重科,范俊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