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79780发布日期:2022-08-27 01:2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河流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是一种适用于突发山洪,河流高流速地区的一种装置,通常在河流环境进行安装使用,可在突发山洪的情况时,实时自动采集和传输数据,同时对周围环境进行评估。
3.现有技术中,目前常见的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在使用时,针对不同的时期,需要监测人员不断的调整锁链的位置,防止河流将监测仪浸没,使用不方便,同时在突发山洪情况下的流量进行监测时,无法综合各种其他因素,如时间和环境的变化,监测误差较大,会导致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能够准确监测河流流量,监测误差小,使用方便。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气垫和流量监测组件,船体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气垫设于固定板上,流量监测组件包括扇轮、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设于扇轮上,扇轮与船体转动连接,接收器设于船体上以接收发射器发出的信号。通过气垫提供浮力,使得船体浮于河面上,利用水流带动扇轮转动,从而对河流的流量进行监测,监测误差小,使用方便,不需要人员对船体进行调整。
7.进一步,气垫和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圆筒、圆柱和弹簧,圆柱设于圆筒中,弹簧设于圆筒中,弹簧的一端与圆筒相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圆柱相接触,气垫与圆柱相连接。通过缓冲组件的作用,在河流水位上升或下降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使得船体处于水面以上,有效防护罩水进入醇提,对流量监测组件造成损坏。
8.进一步,船体设有采集仪,采集仪与船体转动连接。采集仪和风向仪能够采集天气和风向信息,通过对采集仪、流量监测组件以及风向仪的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够减小误差,提高准确性。
9.进一步,船体与采集仪之间设有轴承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转动连接。轴承能够减小船体与采集仪之间的转动摩擦,提高采集精度。
10.进一步,船体设有风向仪,风向仪与船体转动连接。采集仪和风向仪能够采集天气和风向信息,通过对采集仪、流量监测组件以及风向仪的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够减小误差,提高准确性。
11.进一步,船体设有容纳腔,船体底部开设有方槽,方槽与容纳腔相连通,扇轮设于方槽中。通过设置容纳腔的形式,避免外界对流量监测组件的干扰,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减
小误差。
12.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该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通过将船体固定在河流中,缓冲装置在河流水位上涨时通过气垫带动船体向上浮动,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使船体处于水面以上,有效防止水进入船体对接收装置和监测装置,造成装置的损坏,同时无需使用人员对船体进行调整,达到了方便使用的效果。
14.2、该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通过在扇轮上的发射器转动对河流的流量进行监测,通过风向仪和采集仪,对当时的天气和风向进行检测,通过接收器对接收的数据和采集仪、风向仪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减小误差,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流量监测组件与船体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缓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船体;2-气垫;4-固定板;5-扇轮;6-发射器;7-接收器;9-圆筒;10-圆柱;11-弹簧;12-采集仪;13-轴承;14-风向仪;15-容纳腔;16-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包括船体1、气垫2和流量监测组件,船体1的两侧设有固定板4,气垫2 设于固定板4上,流量监测组件包括扇轮5、发射器6和接收器7,发射器6设于扇轮5上,扇轮5与船体1转动连接,接收器7设于船体1上以接收发射器6 发出的信号。通过气垫2提供浮力,使得船体1浮于河面上,利用水流带动扇轮5转动,从而对河流的流量进行监测,监测误差小,使用方便,不需要人员对船体1进行调整。
21.气垫2和固定板4之间设有缓冲组件,缓冲组件包括圆筒9、圆柱10和弹簧11,圆柱10设于圆筒9中,弹簧11设于圆筒9中,弹簧11的一端与圆筒9 相接触,弹簧11的另一端与圆柱10相接触,气垫2与圆柱10相连接。通过缓冲组件的作用,在河流水位上升或下降时,能够起到缓冲作用,使得船体1处于水面以上,有效防护罩水进入醇提,对流量监测组件造成损坏。
22.船体1设有采集仪12,采集仪12与船体1转动连接。采集仪12和风向仪能够采集天气和风向信息,通过对采集仪12、流量监测组件以及风向仪的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够减小误差,提高准确性。
23.船体1与采集仪12之间设有轴承13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转动连接。轴承13 能够减小船体1与采集仪12之间的转动摩擦,提高采集精度。
24.船体1设有风向仪14,风向仪14与船体1转动连接。采集仪12和风向仪 14能够采集天气和风向信息,通过对采集仪12、流量监测组件以及风向仪14 的数据的综合处理,能够减小误差,提高准确性。
25.船体1设有容纳腔15,船体1底部开设有方槽16,方槽16与容纳腔15相连通,扇轮5
设于方槽16中。通过设置容纳腔15的形式,避免外界对流量监测组件的干扰,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减小误差。
26.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该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通过将船体1固定在河流中,缓冲装置在河流水位上涨时通过气垫2带动船体1向上浮动,在弹簧11的弹力作用下始终使船体1处于水面以上,有效防止水进入船体1对接收装置和监测装置,造成装置的损坏,同时无需使用人员对船体1进行调整,达到了方便使用的效果。
28.2、该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通过在扇轮5上的发射器6转动对河流的流量进行监测,通过风向仪14和采集仪12,对当时的天气和风向进行检测,通过接收器7对接收的数据和采集仪12、风向仪14的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减小误差,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2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实用新型为基础,为解决基本相同的技术问题,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的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气垫和流量监测组件,所述船体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所述气垫设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流量监测组件包括扇轮、发射器和接收器,所述发射器设于所述扇轮上,所述扇轮与所述船体转动连接,所述接收器设于所述船体上以接收所述发射器发出的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垫和所述固定板之间设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圆筒、圆柱和弹簧,所述圆柱设于所述圆筒中,所述弹簧设于所述圆筒中,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圆筒相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圆柱相接触,所述气垫与所述圆柱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设有采集仪,所述采集仪与所述船体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与所述采集仪之间设有轴承以实现二者之间的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设有风向仪,所述风向仪与所述船体转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设有容纳腔,所述船体底部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所述扇轮设于所述方槽中。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干扰型非接触式河流流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气垫和流量监测组件,船体的两侧设有固定板,气垫设于固定板上,流量监测组件包括扇轮、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器设于扇轮上,扇轮与船体转动连接,接收器设于船体上以接收发射器发出的信号。本实用新型能够准确监测河流流量,监测误差小,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晏彪 刘强 王志宏 高利伦 李厚贵 黄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华东测绘与工程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8/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