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67913发布日期:2022-08-17 08:58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


背景技术:

2.在我国目前的隧道施工中,在进行竖向通风井施工时,由于施工场地限制,设备较多,尤其龙门吊的大型设备遮挡,在每次联系测量,吊钢丝时极为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施工测量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减少了安全隐患,提高了测量效率。
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包括自由架设在施工井内的井内全站仪、若干个设置在施工井的井沿上的预埋杆件、多个自由架设在施工井外的井外全站仪和至少三个gps控制点,所述预埋杆件用于安装棱镜,所述井内全站仪用于测量井沿上的预埋杆件上安装的棱镜;所述井外全站仪设置在至少能测量任意两个gps控制点以及井沿上的所有预埋杆件上的棱镜的地点;
5.所有的gps控制点均围绕施工井设置,并设置在不受该施工井施工而扰动的地点,所有的gps控制点所围空间投影在地面上的范围至少覆盖施工井的井口。
6.上述方案中:所述竖向通风井井口的四个转角处均设有预埋杆件,便于确定竖向通风井井口的形状、位置及高程。
7.上述方案中:所述棱镜可拆卸安装在预埋杆件上,供每次测量完毕后取下。由于棱镜为玻璃制成,易碎,每次测量完毕后取下,仅测量时安装,能够避免由于施工过程中振动而将棱镜震碎或震掉,节约成本。
8.上述方案中:所述预埋杆件为4~6个,除设置在井沿的四个转角位置外的另外两个预埋杆件分别任意设置在井沿两侧边的中点上。增加井沿的测量点,以供判断通风井井沿是否受土壤扰动而发生变化时作为参考,提高判断放样设站点精度。
9.上述方案中:所述井内全站仪设置于井内能看到所有预埋杆件上的棱镜的任意位置,便于测量井口的棱镜,引入正确的放样坐标。
1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每次测量时,仅需要先通过井底全站仪测量井口的棱镜,再将测量的棱镜的坐标位置与之前测量的棱镜的坐标位置进行对比,误差小于允许的范围,则认定为符合规范要求。相比传统的架设龙门架放置铅垂线的方式,施工器械少,组装简单,无需采用龙门架等大型设备,减少人力成本,降低安全隐患,方便快捷。设置的井内全站仪还能在通风竖井施工完成后,施工通风横洞时放样,指挥横洞施工。
附图说明
11.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如图1所示,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包括自由架设在施工井内的井内全站仪4、若干个设置在施工井的井沿上的预埋杆件3、三个自由架设在施工井外的井外全站仪2和三个gps控制点1,预埋杆件3用于安装棱镜5。棱镜5可拆卸安装在预埋杆件3上,供每次测量完毕后取下,避免棱镜5在施工时被震碎或摔碎,节省成本。
15.井内全站仪4用于测量井沿上的预埋杆件3上安装的棱镜5;井内全站仪4自由设置于井内能看到所有预埋杆件3上的棱镜5的任意位置。井外全站仪2设置在至少能测量任意两个gps控制点1以及井沿上的所有预埋杆件3上的棱镜5的地点。
16.由于竖向通风井的施工为向下施工一段距离后,需要暂停施工,并对棱镜5和三个gps控制点1进行测量,而井内全站仪4和井外全站仪2每次施工间隙中测量时架设的地点均可以更换,且在施工时需要撤走。
17.所有的gps控制点1均围绕施工井设置,并设置在不受该施工井施工而扰动的地点,所有的gps控制点1所围空间投影在地面上的范围至少覆盖施工井的井口。
18.4个预埋杆件3设置在井沿的四个转角处,以确定井上与井下传递位置坐标,可供判断施工井的井沿是否受土壤扰动而发生变化时作为参考。其中,井沿任意两侧边的中点上也可以设有棱镜53,增加井沿的测量点,提高判断放样精度。
19.使用时,先在井外布设gps平面网控制网,确定三个gps控制点1坐标,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方法,通过三个井外全站仪2联测三个gps控制点1和三个井沿上的棱镜5,获取其控制点坐标,即井沿的四个转角的坐标,再开始施工。施工时,先向地下施工一段距离,然后将井内全站仪4放置在正在施工的施工井内,并从井内采用后方交会测量井沿上的棱镜5。查看其设站精度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若满足,则继续进行施工放样。若误差超过允许的范围内,则重新通过井外全站仪2联测gps控制点1的坐标后,再联测井沿上的棱镜5的坐标,根据施工过程中不受土壤扰动的gps控制点1的坐标与井沿上的棱镜5的坐标进行对比,判断井沿上的棱镜53的坐标是否发生变化,以确定井口的口径、形状和位置是否发生变化。若无发生变化则通知地下施工人员继续施工,若发生变化则通知地下施工人员变化后的坐标,地下施工人员将变化后的坐标作为新的初始坐标,供后续测量对比,收走井内全站仪4,继续施工。施工一段距离后,重复上述测量步骤,以完成竖向通风井施工。
20.当完成竖向通风井施工后,若需要进行通风横洞施工,则可以将井内全站仪4固定在井底,横向放样,每次测量前在横向挖洞的左右两侧固定棱镜5,测量该两个棱镜5,以指挥横洞施工,测量完毕后,仅将棱镜5撤走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由架设在施工井内的井内全站仪(4)、若干个设置在施工井的井沿上的预埋杆件(3)、多个自由架设在施工井外的井外全站仪(2)和至少三个gps控制点(1),所述预埋杆件(3)用于安装棱镜(5),所述井内全站仪(4)用于测量井沿上的预埋杆件(3)上安装的棱镜(5);所述井外全站仪(2)设置在至少能测量任意两个gps控制点(1)以及井沿上的所有预埋杆件(3)上的棱镜(5)的地点;所有的gps控制点(1)均围绕施工井设置,并设置在不受该施工井施工而扰动的地点,所有的gps控制点(1)所围空间投影在地面上的范围至少覆盖施工井的井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井的井沿的四个转角处均设有预埋杆件(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棱镜(5)可拆卸安装在预埋杆件(3)上,供每次测量完毕后取下。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杆件(3)为4~6个,除设置在井沿的四个转角位置外的另外两个预埋杆件(3)分别任意设置在井沿两侧边的中点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内全站仪(4)设置于井内能看到所有预埋杆件(3)上的棱镜(5)的任意位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竖向通风井测量系统,包括自由架设在施工井内的井内全站仪、若干个设置在施工井的井沿上的预埋杆件、多个自由架设在施工井外的井外全站仪和至少三个GPS控制点,所述预埋杆件用于安装棱镜,所述井内全站仪用于测量井沿上的预埋杆件上安装的棱镜;所述井外全站仪设置在至少能测量任意两个GPS控制点以及井沿上的所有预埋杆件上的棱镜的地点;所有的GPS控制点均围绕施工井设置,并设置在不受该施工井施工而扰动的地点,所有的GPS控制点所围空间投影在地面上的范围至少覆盖施工井的井口。组装简单,减少人力成本,降低安全隐患,方便快捷。方便快捷。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方兵 徐其学 刘晓锋 谢先武 高兵 吕超武 王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1
技术公布日:2022/8/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