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1143发布日期:2022-08-03 13:3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是指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侠义的建筑物是指房屋,供人们居住、工作、学习或进行其他活动的场所,建筑物在施工完成后居住使用的时候需要使用到监测装置,监测建筑物是否出现倾斜变形;现有的监测装置在监测建筑物是否倾斜的时候很容易受到外部风的影响,在大风的情况下很容监测不准确,且现有的监测装置在检测的时候不能检测建筑物是否出现下沉的情况,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建筑物的安全性,鉴于以上缺陷,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建筑物墙体与水平座,所述建筑物墙体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连接有与水平座位于水平状态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侧套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二,两个所述支撑杆二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防护壳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的外侧转动套设有位于定位圈前侧的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下端通过重力杆连接有重力锤,所述定位圈的正下端连接有位于重力杆后侧的垂直指针,所述水平座的上端设置有测量杆。
5.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下端中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贯穿螺纹插接有两个反向设置的螺栓,所述防护壳的下端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一,两个所述支撑杆一均贯穿安装板。
6.优选的,两个所述支撑杆一的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栓分别插接于两个螺纹孔内。
7.优选的,所述支撑轴的外侧套设有轴承,所述连接圈的内圈与轴承的外圈连接。
8.优选的,所述防护壳的前侧开设有通口,所述通口位于垂直指针与重力杆的正前方。
9.优选的,所述建筑物墙体的一侧设置有警报器,所述警报器的下表面设置有按钮。
10.优选的,所述建筑物墙体的一侧连接有位于警报器正下方的导向块,所述测量杆的上端贯穿导向块,且所述测量杆位于按钮的正下方。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2.1、通过在建筑物墙体的一侧设置防护壳,在防护壳的内部设置重力锤,防护壳能够阻挡外部的风力给重力锤造成干扰,重力锤由于重力的作用始终与水平座保持垂直状
态,一旦建筑物墙体发生倾斜,重力杆受到重力锤垂直向下力的作用使得重力杆偏离垂直指针,从而就能明确的判断出建筑物出现了倾斜变形的状况;
13.2、通过在防护壳的一侧设置警报器,当建筑物墙体向下沉的时候测量杆的顶端将会与按钮抵触,从而使得警报器发生警报;
14.3、综上所述,该监测装置在监测的时候能够消除外部风力的干扰,从而使得监测装置能够精准的实现监测,且在同时还能监测建筑物是否出现下沉的情况,保证了监测的全面性,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15.图1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圈与重力锤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1中防护壳的主视剖视图;
18.图4是图1中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建筑物墙体;2、水平座;3、防护壳;4、安装板; 5、支撑杆一;6、螺栓;7、固定块;8、通口;9、警报器;10、导向块;11、测量杆;12、支撑杆二;13、定位圈;14、支撑轴;15、重力杆;16、重力锤;17、连接圈;18、垂直指针;19、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建筑物墙体1与水平座2,建筑物墙体1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4,安装板4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壳3,防护壳3内连接有与水平座2位于水平状态的支撑轴14,支撑轴14的外侧套设有定位圈13,定位圈13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二12,两个支撑杆二12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防护壳3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支撑轴14的外侧转动套设有位于定位圈13前侧的连接圈17,支撑轴14的外侧套设有轴承,连接圈17的内圈与轴承的外圈连接;连接圈17的下端通过重力杆15连接有重力锤16,在重力的作用下使得重力杆15始终与水平座2保持垂直状态,定位圈13的正下端连接有位于重力杆15 后侧的垂直指针18,如果建筑物是正常的状态重力杆15将位于垂直指针18的正前方,水平座2的上端设置有测量杆11,测量杆11固定连接在水平座2的上端;防护壳3的前侧开设有通口8,通口8位于垂直指针18与重力杆15的正前方,使得人们能够正常观察到防护壳3内的状态。
23.实施例二
24.如图1与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还包括:安装板4的下端中部连接有固定块7,固定块7内贯穿螺纹插接有两个反向设置的螺栓6,防护壳3的下端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一5,两个支撑杆一5均贯穿安装板4;两个支撑杆一5的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螺栓6分别插接于两个螺纹孔内,在安装的时候通过将防护壳3 下端的两个支撑杆一5插接在安装板4内,然后转动两个螺栓6,使两个螺栓6分别插接于两个支撑杆一5上的螺纹孔内。
25.实施例三
26.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本实施例还包括:建筑物墙体1的一侧设置有警报器9,警报器9的下表面设置有按钮19;建筑物墙体1的一侧连接有位于警报器9正下方的导向块10,测量杆11 的上端贯穿导向块10,且测量杆11位于按钮19的正下方,正常状态下测量杆11的顶端将离按钮19有一定的距离,一旦建筑物墙体1 下沉测量杆11的顶端将会与按钮19抵触,从而会使警报器9发出警报声。
27.工作原理:通过将该监测装置安装在建筑物墙体1的一侧,当建筑物墙体1发生倾斜变形时,因为防护壳3是固定安装在建筑物墙体 1的侧面,从而会使定位圈13发生倾斜,由于重力锤16重力的原因将会使重力杆15垂直向下,从而重力杆15将会偏离垂直指针18,通过通口8就能观察到重力杆15是否偏移垂直指针18,一旦偏移则说明建筑物墙体1发生了倾斜变形,防护壳3的防护可以排除外部风力的干扰;当建筑物墙体1出现下沉的现象,测量杆11的顶端将会与警报器9下端的按钮19抵触,从而使得警报器9发出警报声,能够及时通知人们。
28.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包括建筑物墙体(1)与水平座(2),所述建筑物墙体(1)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内连接有与水平座(2)位于水平状态的支撑轴(14),所述支撑轴(14)的外侧套设有定位圈(13),所述定位圈(13)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二(12),两个所述支撑杆二(12)互相远离的一端分别与防护壳(3)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轴(14)的外侧转动套设有位于定位圈(13)前侧的连接圈(17),所述连接圈(17)的下端通过重力杆(15)连接有重力锤(16),所述定位圈(13)的正下端连接有位于重力杆(15)后侧的垂直指针(18),所述水平座(2)的上端设置有测量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的下端中部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固定块(7)内贯穿螺纹插接有两个反向设置的螺栓(6),所述防护壳(3)的下端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杆一(5),两个所述支撑杆一(5)均贯穿安装板(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一(5)的侧面均开设有螺纹孔,两个所述螺栓(6)分别插接于两个螺纹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轴(14)的外侧套设有轴承,所述连接圈(17)的内圈与轴承的外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3)的前侧开设有通口(8),所述通口(8)位于垂直指针(18)与重力杆(15)的正前方。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墙体(1)的一侧设置有警报器(9),所述警报器(9)的下表面设置有按钮(19)。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物墙体(1)的一侧连接有位于警报器(9)正下方的导向块(10),所述测量杆(11)的上端贯穿导向块(10),且所述测量杆(11)位于按钮(19)的正下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监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建筑物变形监测装置。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建筑物墙体与水平座,所述建筑物墙体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连接有与水平座位于水平状态的支撑轴,所述支撑轴的外侧套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两端均连接有支撑杆二,所述支撑轴的外侧转动套设有位于定位圈前侧的连接圈,所述连接圈的下端通过重力杆连接有重力锤,所述定位圈的正下端连接有位于重力杆后侧的垂直指针。该监测装置在监测的时候能够消除外部风力的干扰,从而使得监测装置能够精准的实现监测,且在同时还能监测建筑物是否出现下沉的情况,保证了监测的全面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可 武宁波 黄彦森 常娟娟 罗旭 温小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联建土木工程质量检测监控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8/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