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盲孔深度检测量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62533发布日期:2022-09-27 23:20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盲孔深度检测量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盲孔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于精确直观读出盲孔深度测量尺寸的盲孔深度检测量具。


背景技术:

2.在内孔为盲孔加工中,盲孔深度检测,根据深度范围一般采用:深度尺、钢板尺、卷尺,盲孔深度浅的采用深度尺,精度高;盲孔深度长的,采用钢板尺或卷尺测量,但是上述检测工具均存在着测量误差较大的缺陷。鉴于此,需要设计制作一种盲孔深度检测量具,根据深度不同,采用不同的标准测量杆进行连接,用光栅尺读取数值,这样才能直观、方便的读出盲孔的深度尺寸。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精确、直观、方便的读出盲孔深度的盲孔深度检测量具。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盲孔深度检测量具,包括套筒、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套筒中的定位套、通过定位套安装在套筒中的测量杆、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测量杆头部的测量头、通过连接螺栓安装在套筒端部的定位块,在定位块上安装有光栅尺,光栅尺的头部朝向测量杆端头处,并与测量杆的端面相配合,通过光栅尺滑动至接触测量杆的端头的位移量并加上测量杆的长度而读出盲孔深度的数据;定位套与测量杆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测量头顶至盲孔最深处后定位块与套筒连接在一起后紧贴产品的端面。
5.在套筒外面设置有两处可调的支撑杆,将套筒支撑在孔内壁上,保证整个检测量具在中心上。
6.在连接杆上开设有滑动槽,在套筒上固定有滑动键,滑动键落座在滑动槽中,连接杆通过滑动键与滑动槽的配合来检测内孔深度。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通过测量杆和测量头连接后,与套筒经定位套装配在一起,套筒下有两处可调支撑杆支撑,测量头顶至盲孔最深处,定位块与套筒连接在一起后紧贴产品的端面,锁紧螺栓进行锁紧,通过光栅尺接触测量杆端头的位移量,读出深度值。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盲孔深度的大小,用合适的测量杆连接,通过光栅尺接触测量杆端头的位移量,能直观、方便的读出盲孔深度的数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检测盲孔深度选用钢板尺或卷尺等测量误差大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盲孔深度量具的结构示意图。
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盲孔深度量具的a-a结构剖视图。
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测量盲孔深度量具的检测示意图。
11.图中标注为:1、套筒;2、测量杆;3、测量头;4、滑动键;5、支撑杆;6、定位套;7、定位
块;8、光栅尺、9、锁紧螺栓、10、连接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2、3所示,一种盲孔深度检测量具,包括套筒1、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套筒1中的定位套6、通过定位套6安装在套筒1中的测量杆2、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测量杆2头部的测量头3、通过连接螺栓10安装在套筒1端部的定位块7,在定位块7上安装有光栅尺8,光栅尺8的头部朝向测量杆2端头处,并与测量杆2的端面相配合,通过光栅尺8滑动至接触测量杆2的端头的位移量并加上测量杆的长度,读出盲孔深度的数据;定位套6与测量杆2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测量头3顶至盲孔最深处后定位块7与套筒1连接在一起后紧贴产品的端面。
13.在套筒1外面设置有两处可调的支撑杆5,将套筒1支撑在孔内壁上,保证整个检测量具在中心上。
14.在测量杆2上开设有滑动槽,在套筒1上固定有滑动键4,滑动键4落座在滑动槽中,测量杆2通过滑动键4与滑动槽的配合来检测内孔深度。
15.如图1、2所示,一种盲孔深度检测量具包括套筒1、测量杆2、测量头3、滑动键4、支撑杆5、定位套6、定位块7、光栅尺8、锁紧螺栓9、10、连接螺栓。各部件连接方式如下:套筒1与测量杆2通过定位套2相连接,定位套6与套筒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定位套6与测量杆2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测量杆2与测量头3通过螺纹连接,测量杆2、测量头3均为标准长度;测量杆2可在套筒1内通过滑动键4滑动调节尺寸。定位块7与套筒1采用螺纹连接。盲孔测量量具与孔内壁通过支撑杆5的调节,使测量装置尽可能在中心上。光栅尺8与定位块7固定在一起,动栅位移至测量杆2端面处,读出移动的数据。在实际测量时,需要根据盲孔深度,选择合适的测量杆,每组测量杆长度为15mm、30mm、50mm、100mm、200mm、400mm、800mm......以此类推;光栅尺移动范围25mm;测量头长度为:25mm。例如,盲孔长度为1000mm时,选择测量杆长度为800mm、100mm、50mm、15mm;测量头长度25mm;其余位移由光栅尺读取。选用的测量杆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在一起,测量杆再通过定位套6与套筒1装配在一起,将测量头3与测量杆2采用螺纹连接在一起,定位块7与装置连接在一起后,用锁紧螺栓9将测量杆2顶紧;光栅尺8位移至测量杆2的端头处,读取光栅尺8的数据。测量杆2的长度+连接头长度+光栅尺读数之和,即为盲孔的深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盲孔深度检测量具,包括套筒(1)、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套筒(1)中的定位套(6)、通过定位套(6)安装在套筒(1)中的测量杆(2)、通过螺纹连接安装在测量杆(2)头部的测量头(3)、通过连接螺栓(10)安装在套筒(1)端部的定位块(7),其特征在于:在定位块(7)上安装有光栅尺(8),光栅尺(8)的头部朝向测量杆(2)端头处,并与测量杆(2)的端面相配合,通过光栅尺(8)滑动至接触测量杆(2)的端头的位移量并加上测量杆的长度,读出盲孔深度的数据;定位套(6)与测量杆(2)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测量头(3)顶至盲孔最深处后定位块(7)与套筒(1)连接在一起后紧贴产品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盲孔深度检测量具,其特征在于:在套筒(1)外面设置有两处可调的支撑杆(5),将套筒(1)支撑在孔内壁上,保证整个检测量具在中心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盲孔深度检测量具,其特征在于:在测量杆(2)上开设有滑动槽,在套筒(1)上固定有滑动键(4),滑动键(4)落座在滑动槽中,测量杆(2)通过滑动键(4)与滑动槽的配合来检测内孔深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精确直观读出盲孔深度测量尺寸的盲孔深度检测量具,包括套筒、通过螺纹连接装在套筒中的定位套、通过定位套装在套筒中的测量杆、通过螺纹连接装在测量杆头部的测量头、通过连接螺栓装在套筒端部的定位块,在定位块上安装有光栅尺,光栅尺的头部朝向测量杆端头处,并与测量杆的端面相配合,通过光栅尺滑动至接触测量杆的端头的位移量并加上测量杆的长度而读出盲孔深度的数据;定位套与测量杆之间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测量头顶至盲孔最深处后定位块与套筒连接在一起后紧贴产品的端面,用合适的测量杆连接,通过光栅尺接触测量杆端头的位移量,能直观、方便的读出盲孔深度的数据。读出盲孔深度的数据。读出盲孔深度的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 任卫忠 孙丽丽 程文领 李会乐 张雪梅 耿海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中原特钢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02
技术公布日:2022/9/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