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64191发布日期:2022-10-12 03:5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


背景技术:

2.目前,四分裂及以上导线高空测距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经纬仪、全站仪等测量工具在地面进行观测。然而,地面观测需要被测线路附近具有视野良好、地势相对平坦的观测位置,且观测点土质不宜松动,否则会加大测量结果误差。二是由高空作业人员携带软尺进行实地测量。而高空作业中使用软尺需至少两人,测量容易脱落,测量距离有限,且高处风速较大时难以使用操作。此外,以上两种方法既无法保证所有子导线等距测量,影响间隔棒的安装精度,又需要记录大量数据或进行对应计算,测距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以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包括上部外壳、下部外壳、卡扣、橡胶滑轮、数字屏幕和红外线发生器;所述橡胶滑轮为两组,每组三个,一个橡胶滑轮安装在上部外壳内,另外两个橡胶滑轮安装在下部外壳内,橡胶滑轮转换成轮周长,利用数模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在数字屏幕中显示出距离,所述数字屏幕安装在所述上部外壳的顶部,所述下部外壳和上部外壳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一起,所述下部外壳的下部带有发射柄,发射柄内装有数控芯片和电池盒,发射柄的底部带有红外线发射孔,红外线发生器安装在发射柄内且红外线发生器位于其中一组橡胶滑轮的正下方,发射端口正对于红外线发射孔。
5.优选地,所述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右侧为长指侧握把。
6.优选地,所述上部外壳的一侧设有手部防滑片。
7.优选地,与所述手部防滑片对应的下部外壳一侧设有大拇指侧防滑片。
8.优选地,下部外壳的侧部带有刹车片。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提升了测距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与传统导线测距方法相比,更加便于操作,减少了大量计算量,避免由于地理问题而无法进行测距的情况,增加测量精确度,便于间隔棒的安装。同时仅需要一人即可完成测距,且没有量程的限制。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12.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14.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包括上部外壳1、下部外壳 2、卡扣3、橡胶滑轮4、数字屏幕5和红外线发生器6;所述橡胶滑轮为两组,每组三个,一个橡胶滑轮安装在上部外壳内,另外两个橡胶滑轮安装在下部外壳内,橡胶滑轮转换成轮周长,利用数模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在数字屏幕中显示出距离,所述数字屏幕安装在所述上部外壳的顶部,所述下部外壳和上部外壳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一起,所述下部外壳的下部带有发射柄7,发射柄内装有数控芯片8和电池盒9,发射柄的底部带有红外线发射孔,红外线发生器安装在发射柄内且红外线发生器位于其中一组橡胶滑轮的正下方,发射端口正对于红外线发射孔。
15.为了便于握住本装置,所述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右侧为长指侧握把10,所述上部外壳的一侧设有手部防滑片11,与所述手部防滑片对应的下部外壳一侧设有大拇指侧防滑片12。
16.为了便于控制橡胶滑轮转速,下部外壳的侧部带有刹车片13。
17.工具侧面整体呈半倒梨型,正面及俯面近似长方形。原理上,该工具将线路路径线距离通过橡胶滑轮转换成轮周长,进而利用数模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在屏幕中显示出距离。该工具可从一侧完全打开,套入被测到导线后运用卡榫闭合,使被卡导线与上下两侧滑轮完全贴合。工具顶部具有一块数字显示屏,可显示测量距离、单位、工具使用状态等。显示屏附近具有数个按钮14,分别具有“开始/终止点记录”、“红外射线开关”、“单位换算”、“电源开关”、“功能与设置”等功能。测距轮圆心的横截面周长布置一圈红外发射装置。电池盒等较重的配件全部左右对称排布在底部,使得底部自然垂向地心。橡胶滑轮采用凹型,形状与卡线器卡线端相似。工具后侧为手持端,优化人机设计,更方便作业人员持握,且大拇指侧具有刹车划片,可以将工具固定,防止“溜车”18.使用方式:
19.1.使用前,检查工具是否安装电池,是否电量充足,滑轮是否正常顺利滑动,红外线发射器是否正常使用,数显屏是否显示正常,刹车片是否有效制动。
20.2.测距人员携带工具至高空后,打开卡扣,将走线方向右上侧子导线正向套入橡胶滑轮之间,闭合卡扣。
21.3.长按电源开关按钮,待数显屏显示启动后,前后滑动,确保工具滑动顺畅,屏幕显示数值正常。
22.4.将工具始端(或末端)对准起始点,后推刹车片保持工具制动,之后再按下归零按钮开始测距。
23.5.前进时先前推刹车片以松开制动,右手扶住工具握把进行高空走线。
24.6.当数显屏显示距离达到需要停止安装间隔棒的位置或到达测距终点时,后推刹车片进行制动,防止溜车。
25.7.若进行线路长度测量,则读取屏幕数值即可。若进行间隔棒安装,则打开红外线开关,工具所在点垂直面与其他子导线的交点全部具有红色标记,对应安装即可。
26.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外壳、下部外壳、卡扣、橡胶滑轮、数字屏幕和红外线发生器;所述橡胶滑轮为两组,每组三个,一个橡胶滑轮安装在上部外壳内,另外两个橡胶滑轮安装在下部外壳内,橡胶滑轮转换成轮周长,利用数模转换转换成数字信号,在数字屏幕中显示出距离,所述数字屏幕安装在所述上部外壳的顶部,所述下部外壳和上部外壳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一起,所述下部外壳的下部带有发射柄,发射柄内装有数控芯片和电池盒,发射柄的底部带有红外线发射孔,红外线发生器安装在发射柄内且红外线发生器位于其中一组橡胶滑轮的正下方,发射端口正对于红外线发射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外壳和下部外壳的右侧为长指侧握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外壳的一侧设有手部防滑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手部防滑片对应的下部外壳一侧设有大拇指侧防滑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其特征在于:下部外壳的侧部带有刹车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漆包线涂漆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走线测距工具,包括上部外壳、下部外壳、卡扣、橡胶滑轮、数字屏幕和红外线发生器;所述橡胶滑轮为两组,每组三个,一个橡胶滑轮安装在上部外壳内,另外两个橡胶滑轮安装在下部外壳内,所述数字屏幕安装在所述上部外壳的顶部,所述下部外壳和上部外壳通过所述卡扣固定在一起,所述下部外壳的下部带有发射柄,发射柄内装有数控芯片和电池盒,发射柄的底部带有红外线发射孔,红外线发生器安装在发射柄内且红外线发生器位于其中一组橡胶滑轮的正下方,发射端口正对于红外线发射孔。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提升了测距作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水平。智能化水平。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 韩旭 孔德智 崔荣坤 刘鹏 周以松 黎明 刘雨菲 耿媛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9
技术公布日:2022/10/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