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31001发布日期:2022-12-21 00:57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分析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


背景技术:

2.常用的热分析技术包括热重分析(tga)、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差热分析(dta)等,可以用于测量物质随温度的重量变化、组分变化、热分解、化学反应、相转变等。在一般的热分析测试加样过程中,是使用药匙将粉末状样品直接加入到坩埚中,再用镊子将坩埚放入控温炉下的支架上。在测试加样过程中,由于坩埚口径较小,样品很容易洒出或者附着到坩埚外部,散落到坩埚外壁的样品不易清理,若清理不干净或不清理直接上机测试,造成与坩埚直接接触的支架附件部分,在样品加热过程中受到污染甚至损坏仪器附件,同时坩埚口径小带来加样时间的延长,加样效率低。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设计制备了一种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传统制造业工艺如模具加工、机械加工等,此加工工艺流程繁琐、耗时较长、加工精度很难保证,3d 打印技术的开发应用克服了这一弊端。3d打印技术是一种建立在计算机建模之上的一种新型快速的制造加工技术,其加工过程一般包括产品三维设计、切片处理和产品打印三个步骤。对于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较高的产品,采用3d打印技术可以对满足复杂结构、高精度的物件的直接加工。除此之外,3d打印不需要铸模和机械相关知识,仅仅依靠一个数字化文件就可以实现产品制造,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人员限制。在3d打印技术中,应用者可以依据自己的需要挑选不同的制造材料,这主要依赖于3d打印材料的丰富性,包括金属、塑料、陶瓷、树脂、黏土等。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热分析测试用坩埚尺寸小,装样会引起样品洒落附着到坩埚外壁,导致设备附件损坏;坩埚口径尺寸小引起装样效率低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包括添样口和入样口,所述添样口内部与入样口的内部无缝结合,添样口内外部共同连接了一个坩埚定位部件,坩埚定位部件包括两个四分之一圆。
6.优选的,所述添样口上半部分是底面半径为8.5mm的圆锥,添样口的下口与入样口的内层紧密连接。
7.优选的,所述入样口内部是中空圆柱。
8.优选的,所述中空圆柱的直径为4.5mm,高为1.3mm。
9.优选的,所述添样口为圆锥结构,添样口底面周长为53.4mm,高为5.4mm,母线长10.1mm。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材质易得,能有效提高进样效率,减少样品与坩埚的耗损,提高测试准确度,入样口采用高度不同的双层镶嵌结构,能更好的固定坩埚又方便该装样装置与坩埚分离、取放,入样口内部圆柱长度刚好设计为坩埚高度的1/3,可控制进样量不超过规定进样量的最大限值,该装置是一种基于3d打印的制备技术,与车床、模具加工等制备工艺相比,简化了繁琐的制备工艺,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制备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现有常见的坩埚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添样口;2、入样口;3、坩埚定位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16.参照图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包括添样口1和入样口2,添样口1内部与入样口2的内部无缝结合,形成一个流畅的通道使样品畅通进入,添样口1内外部共同连接了一个坩埚定位部件3,坩埚定位部件3包括两个四分之一圆,用于坩埚和辅助装置的连接固定,添样口1的圆锥下衔接底面半径为4.5mm的圆柱做为入样口2的内部部分,入样口2外部圆柱镶嵌入进样口约0.5mm,外部圆柱直径为9.0mm,高度为镶嵌深度,内部圆柱直径为4.5mm,高为1.3mm,入样口2使用时与坩埚衔接,为光滑中空的圆柱形结构。
17.本实施例中,添样口1上半部分是底面半径为8.5mm的圆锥,添样口1的下口与入样口2的内层紧密连接。
18.本实施例中,入样口2内部是中空圆柱。
19.本实施例中,中空圆柱的直径为4.5mm,高为1.3mm,参数由坩埚的大小决定,可保证入样口2内层圆柱紧贴坩埚内部且位于坩埚上部1/3的位置。
20.本实施例中,添样口1为内部光滑的圆锥结构,添样口1底面周长为53.4mm,高为5.4mm,母线长10.1mm。
21.本装置由3d打印技术完成,选材为石墨与金属混合物,也可选用其它3d打印可提供的材质,所有参数不拘泥于以上描述,还可根据坩埚大小型号做出改变。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施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包括添样口(1)和入样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添样口(1)内部与入样口(2)的内部无缝结合,添样口(1)内外部共同连接了一个坩埚定位部件(3),坩埚定位部件(3)包括两个四分之一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样口(1)上半部分是底面半径为8.5mm的圆锥,添样口(1)的下口与入样口(2)的内层紧密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样口(2)内部是中空圆柱。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圆柱的直径为4.5mm,高为1.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添样口(1)为圆锥结构,添样口(1)底面周长为53.4mm,高为5.4mm,母线长10.1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分析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制备的热分析坩埚用辅助装样装置,包括添样口和入样口,所述添样口内部与入样口的内部无缝结合,添样口内外部共同连接了一个坩埚定位部件,坩埚定位部件包括两个四分之一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材质易得,能有效提高进样效率,减少样品与坩埚的耗损,提高测试准确度,入样口采用高度不同的双层镶嵌结构,能更好的固定坩埚又方便该装样装置与坩埚分离、取放,入样口内部圆柱长度刚好设计为坩埚高度的1/3,可控制进样量不超过规定进样量的最大限值,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缩短了生产周期,简化了制备工艺,提高了制备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丽 李悦 吴沣 程雅琳 姜鹏 朱欣欣 曹辉 刘巍 刘闪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开封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31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