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4232发布日期:2022-09-21 04:3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游隙检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作辊是铝箔轧机的主要组成部分,而双列角接触球轴承作为工作辊中常用的轴承,可以承受径向负荷和作用在两个方向的轴向负荷,它能限制轴或外壳双向轴向位移,可以提供刚性较高的轴承配置,并能承受倾覆力矩。其极限转速较高,刚性好,可承受倾覆力矩大。工作辊在工作时,由于温度升高以及负荷作用导致轴承游隙的变化,称为工作游隙。工作游隙是滚动轴承的重要质量指标,也是轴承应用中的重要参数。在实际使用中,轴承的工作游隙将影响到轴承中的负荷分布、振动、噪声、摩擦力矩和寿命。
3.径向游隙是当轴承在无外负荷力作用时,一套圈相对另一套圈径向移动时所产生的间隙数值为轴承的游隙。轴承游隙过大会发生窜动,将影响工作辊的旋转精度,游隙过小会把工作辊轴承卡死,增大轴承的摩擦力,导致高温从而引起轧机着火。
4.现有的测量轴承游隙的方法是操作人员将轴承固定于某个位置进行测量,该检测方式效率较低,而且不能实现对处于工作状态下的工作辊轴承进行游隙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能够实现在工作辊正常工作状态下对轴承进行游隙检测,并且检测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为: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包括大型螺母、模拟工作辊颈的特制工装,所述特制工装内部中空形成观测腔,所述观测腔中部的侧壁开设有观测通孔,所述特制工装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三部分,所述特制工装后部外凸形成定位台阶,所述特制工装中部供轴承内圈套设,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定位台阶抵接,所述特制工装前部的外周设有螺纹,所述大型螺母与所述特制工装前部的螺纹连接以锁紧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大型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径。
7.进一步,所述特制工装的后部连接有轧辊磨床,所述轧辊磨床前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特制工装转动或停止。
8.进一步,还包括紧固件,所述传动轴后端外凸形成限位台阶,所述特制工装的后部与所述传动轴插接,并与所述限位台阶抵接,所述特制工装的后部周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特制工装与所述传动轴固定。
9.进一步,所述特制工装的前部和中部直径小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径。
10.进一步,所述观测通孔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观测通孔环形均布在所述观测腔侧壁。
11.进一步,所述观测通孔呈矩形。
12.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设置模拟工作辊颈的特制工装,用大型螺母将轴承的内圈锁紧在特制工装上,通过转动特制工装来模拟工作辊运动,并通过设置在特制工装上的观测通孔来观测轴承游隙的变化,实现对工作状态下的工作辊的轴承游隙检测,实时监测轴承变化游隙对轧机的轧制的影响。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零件分解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配图一(大型螺母视角);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装配图二(特制工装视角);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工作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轧机磨床的结构示意图。
19.标号说明:
20.1、大型螺母;2、轴承;3、特制工装;4、观测腔;5、轧辊磨床;6传动轴;7、安装孔;8、定位台阶;9、观测通孔;10、限位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2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2游隙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大型螺母1、模拟工作辊颈的特制工装3。
23.本案的轧辊磨床5前端设有传动轴6,将特制工装3与传动轴6连接,传动轴6带动特制工装3转动或停止,以模拟工作辊工作或停止状态。
24.特制工装3与传动轴6的连接方式为:传动轴6后端外凸形成限位台阶10,特制工装3的后部与传动轴6插接,并与限位台阶10抵接,特制工装3的后部周侧开设有安装孔7,紧固件穿过安装孔7将特制工装3与传动轴6固定。
25.特制工装3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三部分,特制工装3后部外凸形成定位台阶8,特制工装3中部供轴承2内圈套设,轴承2内圈套设在特制工装3的中部并且与定位台阶8抵接,特制工装3前部的外周设有螺纹,大型螺母1与特制工装3前部的螺纹连接以锁紧轴承2的内圈,大型螺母1的外径大于轴承2内圈的内径。特制工装3内部中空形成观测腔4,观测腔4中部的侧壁开设有观测通孔9,轴承2内圈套设并锁紧在特制工装3上后,操作人员通过观测腔4内的观测通孔9可以看到轴承2内圈,从而可以观察或利用检测仪器测量轴承2的径向游隙。本实施例中,观测通孔9数量为四个,四个观测通孔9环形均布在观测腔4侧壁,且观测通孔9呈矩形。
26.本装置不需要保证特制工装3前部、中部的直径与轴承2内圈的内径完全匹配,只需使特制工装3前部、中部的直径小于轴承2内圈的内径,能满足轴承2内圈穿过并抵接在定位台阶8上,即可实现特制工装3与大型螺母1对轴承2内圈的夹紧和定位。本案的特制工装可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轴承,不需要根据不同内径的轴承2来设置多套检测装置,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27.工作原理:
28.首先将特制工装3安装固定于轧辊磨床5上,然后将装配好的整套轴承2套入特制
工装3上,轴承2内圈与特制工装3的台阶相互抵靠,安装平稳后将大型螺母1与特制工装3前部的螺纹连接,并用勾头扳手锁紧大型螺母1,以锁紧轴承2内圈。
29.轧辊磨床5上的传动轴6带动特制工装3转动或停止,同时带动被锁紧的轴承2内圈跟转动或停止,操作人员在外端可以通过特制工装3上的观测通孔9观察或者用仪器测量轴承2的游隙值,通过此方法可以知道工作辊在工作状态以及停止状态下轴承2游隙值的变化情况。
3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案设计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设计关键所做的等同变化,均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包括大型螺母、模拟工作辊颈的特制工装,所述特制工装内部中空形成观测腔,所述观测腔中部的侧壁开设有观测通孔,所述特制工装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三部分,所述特制工装后部外凸形成定位台阶,所述特制工装中部供轴承内圈套设,所述轴承内圈与所述定位台阶抵接,所述特制工装前部的外周设有螺纹,所述大型螺母与所述特制工装前部的螺纹连接以锁紧所述轴承的内圈,所述大型螺母的外径大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制工装的后部连接有轧辊磨床,所述轧辊磨床前端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特制工装转动或停止。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所述传动轴后端外凸形成限位台阶,所述特制工装的后部与所述传动轴插接,并与所述限位台阶抵接,所述特制工装的后部周侧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将所述特制工装与所述传动轴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制工装的前部和中部直径小于所述轴承内圈的内径。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通孔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观测通孔环形均布在所述观测腔侧壁。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通孔呈矩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游隙检测装置,包括大型螺母、模拟工作辊颈的特制工装,所述特制工装为空心圆管,所述特制工装包括前部、中部和后部三部分,前部的外周设有螺纹,中部周侧开设有观测通孔,后部外凸形成台阶,所述特制工装供轴承套设,所述轴承内圈套设在所述特制工装中部并与所述台阶抵接,所述大型螺母与所述特制工装前部的螺纹连接以锁紧所述轴承的内圈。本案使用大型螺母将轴承的内圈锁紧在特制工装上,通过转动特制工装来模拟工作辊运动,并通过设置在特制工装上的观测通孔来观测轴承游隙的变化,实现对工作状态下的工作辊的轴承游隙检测,实时监测轴承变化游隙对轧机的轧制的影响。化游隙对轧机的轧制的影响。化游隙对轧机的轧制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陈曙华 谢江 刘金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厦顺铝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2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