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5151发布日期:2022-11-02 19:5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定位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2.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焊接一般是通过人工装件和机器人自动焊接的方式,而人工装件存在不稳定性的缺点,例如:工件错装、漏装、未安装到位等,这导致机器人焊接中出现漏焊、焊道偏离,焊接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工件检测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可以有效的解决装件过程中出现的漏装、未安装到位的现象。
4.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至少包括一组检测单元一和检测单元二;
5.检测单元一包括定位销以及驱动定位销移动的气缸一;
6.检测单元二包括检测帽以及驱动所述检测帽移动的气缸二。
7.所述气缸一和所述气缸二上均设有位移传感器,两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定位销和检测帽的移动距离。
8.较佳的,所述气缸一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设置有检测顶板,所述定位销设置于所述检测顶板上,所述检测顶板通过导向杆与限位板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所述限位板的移动路径上。
9.较佳的,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检测单元二平移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气缸三、与所述气缸三的输出端连接的移动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轨组件,所述检测单元二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移动平台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组件上。
10.较佳的,所述导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滑轨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的滑槽,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滑槽脱落的挡块。
11.较佳的,所述气缸一的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块,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导向块并与位于所述气缸一下方的所述限位板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位移传感器来分别检测定位销和检测帽的移动距离,通过plc计算结果并与预设数据对比,来判断工件的装件是否合格,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工件漏装、错装、未安装到位等情况,解决了因人工装件错误而造成的原材料浪费、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单元一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机架,2-位移传感器,3-工件,11-定位销,12-气缸一,13-检测顶板,14-导向杆,15-限位板,16-导向块,21-检测帽,22-气缸二,31-气缸三,32-移动平台,33-导轨组件,34-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0.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检测机构,检测机构至少包括一组检测单元一和检测单元二;
21.如图1所示,图中具有三组检测单元一和检测单元二,具体数量不受限制,可根据工件3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数量;
22.工件3可以是衬套、类似结构的其他工件或者是同样有检测需求的其他工件;本申请的附图中的工件3是以衬套为例;
23.如图2所示,检测单元一包括定位销11以及驱动定位销11移动的气缸一12;图2中的三个定位销11的形状各不相同,用以匹配不同的工件3;
24.气缸一12安装于机架1上,气缸一12的输出端设置有检测顶板13,定位销11可拆卸地设置于检测顶板13上,从而可以根据工件3大小的不同而更换不同大小的定位销11,检测顶板13连接有导向杆14,气缸一12的底座上设置有与导向杆14配合的导向块16,导向杆14贯穿导向块16并与位于气缸一12下方的限位板15连接,位移传感器2的检测端位于限位板15的移动路径上;
25.检测单元二包括检测帽21以及驱动检测帽21移动的气缸二22。
26.气缸一12和气缸二22上均设有位移传感器2,两个位移传感器2分别用于检测定位销11和检测帽21的移动距离,两个位移传感器2均与一plc连接,通过plc将两个位移传感器2所记录的数据与预设数据进行对比,从而判断工件3是够被人工放到正确位置;
27.在对工件3进行焊接前需要移开检测单元二,因此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检测单元二平移的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包括气缸三31、与气缸三31的输出端连接的移动平台32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导轨组件33,检测单元二设置于移动平台32上,移动平台32滑动设置于导轨组件33上;导轨组件33包括设置于机架1上的滑轨以及设置于移动平台32上的滑槽,机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滑槽脱落的挡块34。
28.工作原理:使用时,人工手动将工件3放置于定位销11上,气缸一12推动检测顶板13以及定位销11向上移动,直至工件3到达待焊接位置处,位移传感器2记录此移动距离为h1,接着伸缩机构推动检测单元二移动检测单元一的正上方,气缸二22推动检测帽21移动到位后,位移传感器2记录此移动距离为h2,两个位移传感器2分别将h1和h2的信息输送至plc,plc计算差值h,其中h=h2-h1,若h在人工设定允许偏差值h0范围内,记录为装件合格,
机器人可以过来焊接,若超过h0范围,则记录为不合格,并发出对应警报,提示人工干预处理,比如检查装件或更换零件等。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至少包括一组检测单元一和检测单元二;检测单元一包括定位销以及驱动定位销移动的气缸一;检测单元二包括检测帽以及驱动所述检测帽移动的气缸二;所述气缸一和所述气缸二上均设有位移传感器,两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定位销和检测帽的移动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气缸一的输出端设置有检测顶板,所述定位销设置于所述检测顶板上,所述检测顶板通过导向杆与限位板连接,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检测端位于所述限位板的移动路径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带动所述检测单元二平移的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气缸三、与所述气缸三的输出端连接的移动平台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导轨组件,所述检测单元二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所述移动平台滑动设置于所述导轨组件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滑轨以及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的滑槽,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滑槽脱落的挡块。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的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配合的导向块,所述导向杆贯穿所述导向块并与位于所述气缸一下方的所述限位板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底托边梁的工件检测机构,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至少包括一组检测单元一和检测单元二;检测单元一包括定位销以及驱动定位销移动的气缸一;检测单元二包括检测帽以及驱动所述检测帽移动的气缸二;所述气缸一和所述气缸二上均设有位移传感器,两个所述位移传感器分别用于检测定位销和检测帽的移动距离;本实用新型通过位移传感器来分别检测定位销和检测帽的移动距离,通过PLC计算结果并与预设数据对比,来判断工件的装件是否合格,从而有效防止出现工件漏装、错装、未安装到位等情况,解决了因人工装件错误而造成的原材料浪费、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生产成本增加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 王浩 林晓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英尼格玛工业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4
技术公布日:2022/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