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61358发布日期:2022-11-29 21:0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粉尘危害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粉尘危害检测是职业危害因数检测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部分作业人员活动范围较大,采用检测空间呼吸性粉尘的监测装置无法准确体现作业人员的接触量,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的实时监测,在准确掌握呼吸性粉尘接触量的基础上进行防治。目前对于作业人员的个体呼吸性粉尘检测通常采用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样器对作业人员进行一个工班(通常为8小时)的连续采样称重方式进行检测,但该方式操作繁琐,检测周期较长,在采样前后需要对滤膜进行烘干除静电操作,在滤膜运输过程中会出现粉尘脱落现象从而导致检测出现误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实现作业人员的跟踪监测及连续采样,客观反映作业环境的粉尘情况。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包括通过进尘通道2相互连接的呼吸性粉尘分离器1与呼吸性粉尘检测装置,呼吸性粉尘分离器1用于分离含尘气流中的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呼吸性粉尘浓度。
6.优选地,呼吸性粉尘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检测单元及其下方的恒流量控制系统12。
7.优选地,激光检测单元包括主控板3、光电传感器4、激光光源5、光学透镜组6、测量腔7、光学暗室8和凹面聚光镜11;
8.其中激光光源5和光学透镜组6依次设置在测量腔7的一边,光学暗室8设置在测量腔7另一边,激光光源5、光学透镜组6和光学暗室8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平行;所述光电传感器4设置在测量腔7上方,与入射光源成一定角度;光电传感器4与主控板3连接;所述凹面聚光镜11设置在测量腔7下方,汇聚更多的散射光到光电传感器上。
9.优选地,恒流量控制系统12包括相互连接的气体流量传感器13和恒流控制系统;其中气体流量传感器13还与主控板3连接。
10.优选地,恒流控制系统包括抽气泵15和恒流控制传感器14,恒流控制传感器14分别与主控板3、气体流量传感器13和抽气泵15连接,用于调节抽气泵15的转速。
11.优选地,激光检测单元封装在遮光腔体内。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作业人员工作环境的跟踪监测,实现对作业现场粉尘的连续采样,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作业现场粉尘的实际情况和作业人员的实际接尘水平,更有利于对作业人员接尘量进行测算从而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13.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
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14.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
15.图1为个体呼吸性粉尘连续监测装置结构图。
16.附图标记:1-呼吸性粉尘分离器;2-进尘通道;3-主控板;4-光电传感器;5-激光光源;6-光学透镜组;7-测量腔;8-光学暗室;9-进气口;10-出尘口ⅰ;11-凹面聚光镜;12-恒流量控制系统;13-气体流量传感器;14-恒流控制传感器;15-抽气泵;16-出尘口ⅱ;17-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8.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0.如图1所示为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监测装置结构图,该装置包括呼吸性粉尘分离器1和呼吸性粉尘检测装置,二者通过进尘通道2相连接,其中呼吸性粉尘分离器1为可拆卸更换设置。
21.呼吸性粉尘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检测单元和恒流量控制系统12。其中激光检测单元包括主控板3、光电传感器4、激光光源5、光学透镜组6、测量腔7、光学暗室8和凹面聚光镜11,其中光电传感器4与入射光源成一定角度,布置于测量腔7上方,和主控板3连接,凹面聚光镜11置于测量腔7下方,汇聚更多的散射光到光电探测器上,激光光源5、光学透镜组6和光学暗室8平行放置,三者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其中激光光源5和光学透镜组6位于测量腔7左边,光学暗室8位于测量腔7右边。整个激光检测单元封装在一个遮光腔体内,防止外部光
线干扰。恒流量控制系统12包括气体流量传感器13和恒流控制系统,气体流量传感器13分别与恒流控制系统和主控板3连接;恒流控制系统包括恒流控制传感器14和抽气泵15,恒流控制传感器14分别与抽气泵15、气体流量传感器13和主控板3连接,控制抽气泵的转速,使得流量始终稳定在设定值附近,从而保证抽气流量的恒定。
22.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为:抽气泵将含尘气流引入呼吸性粉尘分离器1中,将呼吸性粉尘分离出来,呼吸性粉尘通过进尘通道2从进气口9进入测量腔7,而后激光光源5、光学透镜组6、光学暗室8开始工作,主控板3通过光电传感器4采集的光电信号完成呼吸性粉尘的瞬时浓度测量,测量腔7中的粉尘在重力和抽气泵吸力的作用下,从出尘口ⅰ10排出,含尘气流中非呼吸性粉尘则从出尘口ⅱ16中排出,气体从出气口17排出。
2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进尘通道(2)相互连接的呼吸性粉尘分离器(1)与呼吸性粉尘检测装置;所述呼吸性粉尘分离器(1)用于分离含尘气流中的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呼吸性粉尘浓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性粉尘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检测单元及其下方的恒流量控制系统(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检测单元包括主控板(3)、光电传感器(4)、激光光源(5)、光学透镜组(6)、测量腔(7)、光学暗室(8)和凹面聚光镜(11);所述激光光源(5)和光学透镜组(6)依次设置在测量腔(7)的一边,光学暗室(8)设置在测量腔(7)另一边;所述激光光源(5)、光学透镜组(6)和光学暗室(8)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且平行;所述光电传感器(4)设置在测量腔(7)上方,与入射光源成一定角度;光电传感器(4)与主控板(3)连接;所述凹面聚光镜(11)设置在测量腔(7)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量控制系统(12)包括相互连接的气体流量传感器(13)和恒流控制系统;其中气体流量传感器(13)还与主控板(3)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系统包括抽气泵(15)和恒流控制传感器(14),恒流控制传感器(14)分别与主控板(3)、气体流量传感器(13)和抽气泵(15)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检测单元封装在遮光腔体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个体呼吸性粉尘浓度连续检测装置,属于粉尘危害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通过进尘通道相互连接的呼吸性粉尘分离器和呼吸性粉尘检测装置,其中呼吸性粉尘检测装置包括激光检测单元和恒流量控制系统,激光检测单元包括主控板、光电传感器、激光光源、测量腔等,用于粉尘浓度测量,恒流量控制系统包括气体流量传感器、抽气泵、恒流控制传感器等,用于控制检测装置的抽气流量。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作业人员工作的跟踪监测,能够连续对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进行采样,客观的反映了作业现场粉尘的实际情况。业现场粉尘的实际情况。业现场粉尘的实际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张强 颜鸽来 晏丹 董春阳 惠立锋 罗小博 隋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1
技术公布日:2022/11/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