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0729发布日期:2022-12-14 02:52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


背景技术:

2.三相电能表现场校验原来的接线方式中电压接线是四芯护套导线,每根导线一端插接在现场校验仪电压输入口上,另一端为鳄鱼夹分别夹接在电能表端钮盒a相、b相、c相电压端和零线端,现场校验仪a、b、c相电流端电流钳形表接入方式接入电能表ia、ib、ic电流,有功脉冲线主要是一根两芯护套线,需要在现场校验仪到相应脉冲的输入口进行接线处理;另外一端鳄鱼夹分别夹接三相电能表有功校表高和公共地端。
3.三相智能电能表进行现场校验的过程中,电压、脉冲采样接线必须要使用鳄鱼夹,如果没有鳄鱼夹取电采样,那么现场校验电能表就无法进行。对于需要校验的三相智能电能表,在接入和拆除现场校验仪的接线过程中,必须要进行鳄鱼夹的使用,但是由于三相智能表表尾接线端子间距离小(端子之间仅有约2mm宽5mm高的绝缘隔板)、鳄鱼夹的金属齿口开口一般都在10mm以上,鳄鱼夹的重复使用,导致了三相电能智能表在夹接线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触电和短路风险;由于鳄鱼夹连接导线自身重力下垂的原因,在夹接线过程中还可能导致线头脱落的风险,造成质量低下、浪费时间的问题,因此成为不安全因素和影响接线效率的直接原因。
4.综上所述,常规接线方式分析存在如下问题:(1)信号线太多易发生互碰;(2)鳄鱼夹开口过大容易造成电表表尾盒中相间短路;(3)鳄鱼夹弹簧松弛夹子容易脱落;(4)接线太多容易发生错误接线,导致现场校验的效率比较低,安全风险大,使每校验一块表上下表接线费时多。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解决了常规接线方式现场校验的效率比较低,安全风险大,使每校验一块表上下表接线费时多的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包括上绝缘板,所述上绝缘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前绝缘板,所述前绝缘板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绝缘板,所述上绝缘板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椭圆槽、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所述椭圆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电能表固定螺丝,所述第一孔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孔槽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a相电压端、b相电压端、c相电压端和零线端,所述第二孔槽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孔槽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有功脉冲接线端。
7.优选的,所述椭圆槽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上绝缘板顶部的两侧。
8.优选的,所述a相电压端、b相电压端、c相电压端、零线端和有功脉冲接线端均是由弹簧顶针和插接口组成,所述弹簧顶针的顶端螺纹安装在插接口的底部。
9.优选的,所述插接口固定安装在第一孔槽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弹簧顶针的底端为香蕉插头,所述插接口的顶端为香蕉插座。
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接线盒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且成本低制作方便,确能有效的解决班组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接线盒接线是对原电能表校验接线方式的一种改革,随着电网智能化、操作高效化的发展,针对现场校验任务不断增加,这也是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创新,电表校验安全接线盒接线方式的创新,技术改进难度小,现实操作性极强,并便于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标号:11、上绝缘板;12、前绝缘板;13、下绝缘板;14、椭圆槽;15、第一孔槽;16、第二孔槽;2、电能表固定螺丝;31、a相电压端;32、b相电压端;33、c相电压端;34、零线端;35、有功脉冲接线端;36、弹簧顶针;37、插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16.由图1-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绝缘板11,上绝缘板1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前绝缘板12,前绝缘板12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绝缘板13,上绝缘板1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椭圆槽14、第一孔槽15和第二孔槽16,椭圆槽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电能表固定螺丝2,第一孔槽1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第一孔槽15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a相电压端31、b相电压端32、c相电压端33和零线端34,第二孔槽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二孔槽16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有功脉冲接线端35,椭圆槽1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上绝缘板11顶部的两侧,a相电压端31、b相电压端32、c相电压端33、零线端34和有功脉冲接线端35均是由弹簧顶针36和插接口37组成,弹簧顶针36的顶端螺纹安装在插接口37的底部,插接口37固定安装在第一孔槽15的内部,弹簧顶针36的底端为香蕉插头,插接口37的顶端为香蕉插座。
17.本实施例中,两个椭圆槽14的位置与电能表尾盒中的插孔之间的位置相对应,采用接线盒方式,进行校验时步骤只需旋紧电能表固定螺丝2顶部的表盖螺丝,减少原接线方式所需步骤,与此同时,避免了鳄鱼夹子在电能表检定接线中引起的接错线、夹子脱落、互碰短路等影响电能表检定过程的现象,根本上解决了人工重复夹、拆鳄鱼夹的接线方式带来的重复劳动和安全风险,用接线器接线方式对三相智能电表进行接线,
[0018]“挂、拆”累计时间比原接线方式缩短62%,提高了工作效率,如表1所示,数据在杆上计量箱、室内计量柜、箱变内等不同高度、空间宽度和采光条件下测得。
[0019]
表1接线、拆线的步骤时间对比表(单位:s)
[0020]
[0021][0022]
工作原理:设计中把电能表现场校验仪与电能表连接电压接线及脉冲接线的鳄鱼夹替换为香蕉插头,使其与设计的电压和脉冲接口上的香蕉插座相匹配,而结构中的香蕉插座上端需要连接三相校验仪中对应的插头,而另一端则通过多个弹簧顶针36与电能表表尾盒三相电压端子连接,在安装接线盒固定到智能电能表表尾接线端的同时,多个弹簧顶针36会直接将电压输出端子与脉冲功能输出端子一起顶住,同时使这两端形成密切电气连接,以此来实现电压采样和脉冲输出信号样本的目的。
[0023]
实施步骤:
[0024]
首先将插接口37的香蕉插座上端连接三相校验仪中对应的插头,然后再将电能表的尾部拆除,然后将接线盒放置在尾盒上,通过拧动电能表固定螺丝2顶部的表盖螺丝,即可将接线盒固定,固定的同时,多个弹簧顶针36会直接将电压输出端子与脉冲功能输出端子一起顶住,同时使这两端形成密切电气连接,以此来实现电压采样和脉冲输出信号样本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包括上绝缘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板(11)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前绝缘板(12),所述前绝缘板(12)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绝缘板(13),所述上绝缘板(11)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椭圆槽(14)、第一孔槽(15)和第二孔槽(16),所述椭圆槽(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电能表固定螺丝(2),所述第一孔槽(15)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孔槽(15)的内部分别固定安装有a相电压端(31)、b相电压端(32)、c相电压端(33)和零线端(34),所述第二孔槽(1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孔槽(16)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有功脉冲接线端(3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槽(1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上绝缘板(11)顶部的两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a相电压端(31)、b相电压端(32)、c相电压端(33)、零线端(34)和有功脉冲接线端(35)均是由弹簧顶针(36)和插接口(37)组成,所述弹簧顶针(36)的顶端螺纹安装在插接口(37)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口(37)固定安装在第一孔槽(15)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顶针(36)的底端为香蕉插头,所述插接口(37)的顶端为香蕉插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安全接线盒,涉及三相智能电能表现场校验技术领域,包括上绝缘板,所述上绝缘板的前侧固定安装有前绝缘板,所述前绝缘板背面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绝缘板,所述上绝缘板的顶部分别开设有椭圆槽、第一孔槽和第二孔槽;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接线盒结构简单,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且成本低制作方便,确能有效的解决班组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接线盒接线是对原电能表校验接线方式的一种改革,随着电网智能化、操作高效化的发展,针对现场校验任务不断增加,这也是为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创新,电表校验安全接线盒接线方式的创新,技术改进难度小,现实操作性极强,并便于大范围推广使用。推广使用。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万帅 杨顺好 毛单单 钟林志 王凯 钟林峰 郭婷婷 陈雪梅 高世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威远县供电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8
技术公布日:2022/12/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