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与流程

文档序号:33877844发布日期:2023-04-20 06:5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与流程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


背景技术:

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存量房总量已经超过200多亿平方米,但由于工期压力等原因,建筑地下防水施工质量不尽如人意,大量的地下车库、地下室等建筑存在渗漏水问题,不仅给业主生活带来不便,同时,渗漏水还会腐蚀钢筋,使建筑结构受损,严重威胁建筑结构安全。目前,建筑行业在解决渗漏问题时,通常使用聚氨酯类、丙烯酸盐类注浆液进行注浆堵漏的方法,由于该方法价格低廉、方便快捷,逐渐成为地下渗漏治理的最常用解决方案;目前市场上注浆堵漏工艺繁多,各个流派在原理上各执一词,堵漏效果时好时坏,经过多年演变仍未形成具有业内广泛认可的施工工艺。

2、传统的的注浆堵漏效果是通过项目回访验证,但注浆堵漏成功率受到结构变形率大小、是否干湿交替、水压大小等的影响,无法破拆墙体观察注浆液状态,也无法准确评估注浆工艺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模拟地下室侧墙渗漏水原理,便于观察注浆完成后注浆液在不同龄期的性状演变情况,包括溢出、扩展、固化和收缩情况的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包括用于模拟注浆堵漏工艺的钢筋混凝土墙体,装配固定于钢筋混凝土墙体一侧的蓄水槽,位于蓄水槽上远离钢筋混凝土墙体一侧的观察窗,所述蓄水槽上设置进料孔、出料孔、进水口和出水口,蓄水槽通过进料孔和出料孔注入和排出玻璃微珠,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进行注水和排水。

4、进一步的,还包括可移动底座,所述可移动底座主要由脚轮和槽钢支架组成,所述脚轮固定于槽钢支架底面两端,槽钢支架设置两个,对称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墙体下方。

5、进一步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是分多次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6、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是分3次以上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7、进一步的,所述蓄水槽主要由槽钢蓄水框、透明压罩以及方钢管压框组成,所述槽钢蓄水框是由槽钢焊接而成的口字形框架,槽钢槽口向外,所述槽钢蓄水框通过固定夹具或者双头螺栓与钢筋混凝土墙体装配固定,所述透明压罩通过方钢管压框以及固定夹具压紧固定于槽钢蓄水框远离钢筋混凝土墙体的一侧,所述槽钢蓄水框上侧的槽钢底面开进料孔和进水口,所述槽钢蓄水框下侧的槽钢底面开出料孔和出水口。

8、进一步的,所述方钢管压框为由方钢管焊接而成的栅条框结构,其包括框架以及位于框架内的竖向方钢管,竖向方钢管均匀分布于框架内,竖向方钢管的两端与框架的上下内侧面焊接连接,相邻竖向方钢管之间的空隙以及竖向方钢管和框架之间的空隙构成观察窗。

9、优选的,所述透明压罩是钢化玻璃压罩。

10、优选的,所述固定夹具是c型夹紧钳。

11、进一步的,所述槽钢蓄水框与钢筋混凝土墙体之间设置密封圈或者填充密封材料,所述透明压罩和槽钢蓄水框之间设置密封圈或者填充密封材料。

12、优选的,所述密封材料是硅酮胶。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可以模拟地下室侧墙渗漏水原理,同时可观察注浆完成后墙体迎水面的灌浆液在不同龄期的性状演变情况,本实用新型采用穿透墙体的注浆方式时可以观察浆液在墙体迎水面的扩展情况,采用非穿透墙体注浆方式时可以观察浆液在缝隙中溢出情况,也可对模型墙体钻芯取样,观察浆液在墙体缝隙中的固化以及收缩情况,为优选注浆工艺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15、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模拟注浆堵漏工艺的钢筋混凝土墙体(1),装配固定于钢筋混凝土墙体(1)一侧的蓄水槽(3),位于蓄水槽(3)上远离钢筋混凝土墙体(1)一侧的观察窗,所述蓄水槽(3)上设置进料孔(38)、出料孔(37)、进水口(35)和出水口(34),蓄水槽(3)通过进料孔(38)和出料孔(37)注入和排出玻璃微珠,通过进水口(35)和出水口(34)进行注水和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移动底座,所述可移动底座主要由脚轮(4)和槽钢支架(2)组成,所述脚轮(4)固定于槽钢支架(2)底面两端,槽钢支架(2)设置两个,对称设置于钢筋混凝土墙体(1)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1)是分多次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墙体(1)是分3次以上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墙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3)主要由槽钢蓄水框(30)、透明压罩(32)以及方钢管压框(31)组成,所述槽钢蓄水框(30)是由槽钢焊接而成的口字形框架,槽钢槽口向外,所述槽钢蓄水框(30)通过固定夹具或者双头螺栓与钢筋混凝土墙体(1)装配固定,所述透明压罩(32)通过方钢管压框(31)以及固定夹具(33)压紧固定于槽钢蓄水框(30)远离钢筋混凝土墙体(1)的一侧,所述槽钢蓄水框(30)上侧的槽钢底面开进料孔(38)和进水口(35),所述槽钢蓄水框(30)下侧的槽钢底面开出料孔(37)和出水口(3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方钢管压框(31)为由方钢管焊接而成的栅条框结构,其包括框架(310)以及位于框架(310)内的竖向方钢管(311),竖向方钢管(311)均匀分布于框架(310)内,竖向方钢管(311)的两端与框架(310)的上下内侧面焊接连接,相邻竖向方钢管(311)之间的空隙以及竖向方钢管(311)和框架(310)之间的空隙构成观察窗(312)。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压罩(32)是钢化玻璃压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33)是c型夹紧钳。

9.根据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蓄水框(30)与钢筋混凝土墙体(1)之间设置密封圈或者填充密封材料(36),所述透明压罩(32)和槽钢蓄水框(30)之间设置密封圈或者填充密封材料(3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材料(36)是硅酮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验证墙体注浆堵漏工艺方法的道具模型,包括用于模拟注浆堵漏工艺的钢筋混凝土墙体,装配固定于钢筋混凝土墙体一侧的蓄水槽,位于蓄水槽上远离钢筋混凝土墙体一侧的观察窗,所述蓄水槽上设置进料孔、出料孔、进水口和出水口,蓄水槽通过进料孔和出料孔注入和排出玻璃微珠,通过进水口和出水口进行注水和排水。本技术可观察注浆完成后墙体迎水面的灌浆液在不同龄期的性状演变情况,采用穿透墙体的注浆方式时可以观察浆液在墙体迎水面的扩展情况,采用非穿透墙体注浆方式时可以观察浆液在缝隙中溢出情况,也可对模型墙体钻芯取样,观察浆液在墙体缝隙中的固化以及收缩情况,为优选注浆工艺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李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方雨虹民用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9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