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5405发布日期:2023-04-20 02:30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碳循环监测,具体涉及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1、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生物圈中的碳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在水的参与下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细菌等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生物体内的碳水化合物一部分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储存的能量。

2、现有的碳循环监测装置在野外监测时,因为地势环境的影响,装置所需求的电量不足,而接通电缆线给监测装置供电成本则太高,监测装置需要搜集气体进行监测,然而外界的气体没有经过过滤,夹带的颗粒物及灰尘较多,长时间的检测容易使装置内部夹带灰尘较多,从而影响装置的检测性能,因此对于现有碳循环监测装置的改进,设计一种新型碳循环监测装置以改变上述技术缺陷,提高整体碳循环监测装置的实用性,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顶部设置有气体过滤箱,所述气体过滤箱顶部设置有进气弯头,所述进气弯头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气体过滤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室,所述进气弯头下方且位于第一气室内设置有进气风扇,所述气体过滤箱内部且位于第一气室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室,所述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设置有灰尘过滤网,所述承载平台顶部且位于气体过滤箱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分析箱,所述二氧化碳分析箱背侧设置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设置有太阳能板块。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承载平台底部四周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底部设置有破土锥。

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电动伸缩杆来调节装置的高度以及平衡性,通过破土锥来固定装置。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承载平台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外侧设置有盖板。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控制面板来更好操作电动伸缩杆的升降,盖板则保护控制面板不受外界影响从而损坏。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承载平台背侧设置有蓄电池。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蓄电池来储存太阳能板块转换的电量,保证装置的长时间使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二氧化碳分析箱顶部设置有信号器。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信号器将分析的信息情况传导到实验室,使信息传递的更快更便捷。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二氧化碳分析箱正面设置有操作面板,所述二氧化碳分析箱一侧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上设置有单向阀。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操作面板来操控二氧化碳分析箱,更加简单,通过排气口将分析完的气体排出,通过单向阀使气体排出的同时,外界气体不能够进入,以免影响二氧化碳分析箱的分析情况。

1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气体过滤箱和二氧化碳分析箱之间管道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调节支架、太阳能板块和蓄电池的设计,太阳能板块将吸收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调节支架则将太阳能板块调整到太阳照射最好的角度,以便太阳能板块的吸收转换,转化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以便阴雨天气时吸收不到太阳能,导致装置无法使用。

1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气体过滤箱的设计,气体过滤箱顶部设置有进气弯头,进气弯头内部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将气体中夹带的大颗粒物阻挡在外,气体过滤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室,进气弯头下方且位于第一气室内设置有进气风扇,进气风扇将外界气体吸入,气体过滤箱内部且位于第一气室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室,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之间设置有灰尘过滤网,经过灰尘过滤网将气体中的灰尘过滤,经过过滤的气体在通过管道进入二氧化碳分析箱内分析,从而让二氧化碳分析箱内部长时间的保持干净,内部仪器不受灰尘的影响,从而长时间的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包括承载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1)顶部设置有气体过滤箱(2),所述气体过滤箱(2)顶部设置有进气弯头(201),所述进气弯头(201)内部设置有过滤网(202),所述气体过滤箱(2)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室(203),所述进气弯头(201)下方且位于第一气室(203)内设置有进气风扇(204),所述气体过滤箱(2)内部且位于第一气室(203)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室(205),所述第一气室(203)和第二气室(205)之间设置有灰尘过滤网(206),所述承载平台(1)顶部且位于气体过滤箱(2)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分析箱(3),所述二氧化碳分析箱(3)背侧设置有调节支架(4),所述调节支架(4)上设置有太阳能板块(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1)底部四周均设置有电动伸缩杆(101),所述电动伸缩杆(101)底部设置有破土锥(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1)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103),所述控制面板(103)外侧设置有盖板(10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平台(1)背侧设置有蓄电池(1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分析箱(3)顶部设置有信号器(3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分析箱(3)正面设置有操作面板(302),所述二氧化碳分析箱(3)一侧设置有排气口(303),所述排气口(303)上设置有单向阀(30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过滤箱(2)和二氧化碳分析箱(3)之间管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碳循环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循环监测装置,包括承载平台,所述承载平台顶部设置有气体过滤箱,所述气体过滤箱顶部设置有进气弯头,所述进气弯头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气体过滤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气室,所述进气弯头下方且位于第一气室内设置有进气风扇,所述气体过滤箱内部且位于第一气室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室,所述二氧化碳分析箱背侧设置有调节支架,所述调节支架上设置有太阳能板块,太阳能板块将吸收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调节支架则将太阳能板块调整到太阳照射最好的角度,以便太阳能板块的吸收转换,转化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以便阴雨天气时吸收不到太阳能,导致装置无法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许功蓉,段洪伟,赵国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环联新(北京)环境保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