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察窗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20972发布日期:2023-02-01 03:4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观察窗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探针台用的观察窗组件。


背景技术:

2.探针台主要用来对半导体或集成电路等电子器件进行测试,例如测试在特定气氛下电子器件的性能,或者不同温度下电子器件的性能。现有的探针台需要配备显微镜进行宏观观察,探针台包括壳体,壳体上端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处设置有观察窗,显微镜设置于观察窗上方,通过观察窗对内部测试中的电子器件进行实时观察。现有的观察窗一般包括外壳,外壳上设置于透明镜片,透明镜片上设置有压板,压板与外壳之间通过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螺钉进行固定连接。由于体积的限制,导所用致螺钉尺寸非常小,而且还要保证透明镜片与外壳之间的气密封性,因此螺钉的数量需求较多,才可以将透明镜片均匀压实密封。这就导致了透明镜片的拆装比较繁琐,而且螺钉的尺寸比较小,对于螺钉和螺纹孔的开孔都不容易,导致生产的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观察窗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拆装步骤繁琐、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观察窗组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观察窗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上端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透明镜片和环形压板,所述安装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压板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压板下端具有顶压透明镜片的压紧面,压板通过上述螺纹结构实现对透明镜片的压紧;压板与透明镜片之间和/或透明镜片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外壳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与壳体上端的观察口连接。
5.所述密封圈设置于透明镜片与外壳之间,压紧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径向贯穿压板的通槽。
6.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坡面以使压板的上端形成扩口结构。
7.所述坡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该组件配备有施力板,施力板具有至少两个与相应凹槽卡挚配合的卡挚部。
8.所述凹槽的数量为4个并沿周向均匀间隔,施力板的下端为“人”字形结构,“人”字形结构的两端形成卡挚部,施力板的上端形成施力部以供使用者手部施加旋拧力。
9.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外壳下端的第一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的上侧面为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的圆锥面,第一环形凸起与壳体上端观察口处设置的第二环形凸起沿外壳和观察口的贴合面上下对称设置,并通过卡箍锁紧连接。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个组件通过外壳向下端的链接结构与探针壳体的观察口连接,压板通过螺纹结构可拆连接于外壳上,通过旋拧压板实现对下方透明镜片的压紧和松开,压板下压透明镜片的同时密封圈被挤压,实现气密封。该结构不仅拆装步骤简单方便,而且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观察窗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是图1中粉尘收集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3.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观察窗组件的实施例,如图1-图3所示,包括外壳1,外壳的上端设置有安装腔11,安装腔内设置有透明镜片2和环形压板3。具体地,安装腔由设置于外壳上端的台阶槽形成。安装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12,压板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13,压板下端具有顶压透明镜片的压紧面,压板通过上述螺纹结构实现对透明镜片的压紧。为了保证观察窗组件的其密封性,透明镜片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4。
15.外壳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与壳体上端的观察口连接。具体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外壳下端的第一环形凸起9,第一环形凸起的上侧面为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的圆锥面10。第一环形凸起与壳体上端观察口处设置的第二环形凸起沿外壳和观察口的贴合面上下对称设置,并通过卡箍锁紧连接。具体地,外壳下端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9,探针台的壳体上端的观察口上设置有第二环形凸起,第二环形凸起的下侧面上也设置有圆锥面,壳体的下端与观察口贴合对接后,第一环形凸起上的圆锥面和第二环形凸起上的圆锥面沿贴合面上下对称设置。卡箍包括左侧卡箍和右侧卡箍,各侧卡箍上均设置有卡槽,左侧卡箍和右侧卡箍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栓。可以实现观察窗的快速拆装。
16.由于密封圈14设置于透明镜片与外壳之间,在压板下压顶紧固定透明镜片过程中,为了避免压板与安装腔之间存在密封气体以使无能顺利进行安装到底,因此在压紧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径向贯穿压板的通槽15,本实施例中通槽的数量为4个,并沿周向均匀间隔分布。压板上设置有坡面以使压板的上端形成扩口结构,坡面的设置可以扩大进光区域,不会影响显微镜进行观察。坡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4,该组件配备有施力板5,施力板具有至少两个与相应凹槽卡挚配合的卡挚部6。本实施例中,凹槽4的数量为4个并沿周向均匀间隔,两两相对设置,施力板5的下端为“人”字形结构,“人”字形结构的两端形成卡挚部,施力板的上端形成施力部7以供使用者手部施加旋拧力,使用十分方便。施力板上设置有穿绳孔8。
17.在使用时,通过旋拧压板实现压板的向下拧紧以及向上旋松,在压板旋紧末端以及压板旋松前端,需要借助施力板进行,施力板的两个卡挚部卡在相对设置的两个凹槽中,便于施力。在旋紧过程中,压板的压紧面顶压透明镜片,透明镜片挤压密封圈,固定透明镜片的同时实现观察窗的其密封性。
18.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凹槽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2个;通槽的数量也可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例如1个、2个或3个;密封圈也可以设置于压板与透明镜片之间;也可以在压板与透明镜片之间以及透明镜片与外壳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


技术特征:
1.一种观察窗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上端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透明镜片和环形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压板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压板下端具有顶压透明镜片的压紧面,压板通过上述螺纹结构实现对透明镜片的压紧;压板与透明镜片之间和/或透明镜片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外壳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与壳体上端的观察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设置于透明镜片与外壳之间,压紧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一个沿径向贯穿压板的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观察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坡面以使压板的上端形成扩口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观察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该组件配备有施力板,施力板具有至少两个与相应凹槽卡挚配合的卡挚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观察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数量为4个并沿周向均匀间隔,施力板的下端为“人”字形结构,“人”字形结构的两端形成卡挚部,施力板的上端形成施力部以供使用者手部施加旋拧力。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观察窗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外壳下端的第一环形凸起,第一环形凸起的上侧面为由内向外逐渐向下倾斜的圆锥面,第一环形凸起与壳体上端观察口处设置的第二环形凸起沿外壳和观察口的贴合面上下对称设置,并通过卡箍锁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观察窗组件。该组件包括外壳,外壳的上端设置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置有透明镜片和环形压板,安装腔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结构,压板上设置有外螺纹结构,压板下端具有顶压透明镜片的压紧面,压板通过上述螺纹结构实现对透明镜片的压紧;压板与透明镜片之间和/或透明镜片与外壳之间设置有密封圈;外壳的下端设置有连接结构,用于与壳体上端的观察口连接。整个组件通过外壳向下端的链接结构与探针壳体的观察口连接,压板通过螺纹结构可拆连接于外壳上,通过旋拧压板实现对下方透明镜片的压紧和松开,压板下压透明镜片的同时密封圈被挤压,实现气密封。该结构不仅拆装步骤简单方便,而且便于加工,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生产成本低。


技术研发人员:宋风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科探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9
技术公布日:2023/1/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